图书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驾驶与制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苗吉祥,姜大庆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8586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164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城市铁路-铁路车辆-驾驶术-职业教育-教材;城市铁路-铁路车辆-车辆制动-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驾驶与制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运行安全与行车组织基础1
第一节 行车安全管理基础概念1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特点1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宗旨1
三、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2
四、行车不安全因素的控制3
五、运行规则和行车安全规章的基本意义4
第二节 行车信号5
一、信号基础5
二、行车标志6
三、视觉信号8
四、听觉信号11
五、进站信号机的设置12
六、出站信号机的设置13
七、进路色灯信号机14
八、通过信号机的设置15
九、遮断信号机的设置15
十、预告信号机的设置16
十一、调车色灯信号机的设置17
十二、驼峰色灯信号机17
十三、驼峰辅助信号机17
十四、驼峰复示信号机18
十五、复示信号机的设置18
十六、接近信号机18
十七、信号机显示距离18
第三节 行车事故处理规则19
一、行车事故分类及规则19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行车事故的内容19
三、事故车辆破损范围界定及相关名词说明21
第四节 行车组织基础22
一、行车组织基本要求22
二、运行列车的控制27
三、行车闭塞法30
四、客流组织的基本要求34
第五节 列车救援操作规定37
一、列车故障救援的基础要求37
二、司机与行车调度员的联系方法39
三、列车救援方法40
四、救援运行进路确认和速度要求41
第六节 乘务人员及乘客心理分析41
一、乘务人员心理分析41
二、乘客心理分析43
第二章 车辆结构45
第一节 车体类型结构45
第二节 车体结构45
一、底架45
二、侧墙47
三、车顶47
四、端墙48
第三节 车辆底架设备49
第四节 驾驶室结构50
第五节 客室车厢结构53
第三章 车门结构55
第一节 车门的类型55
第二节 车门编号及结构56
一、车门编号56
二、客室塞拉式车门57
三、客室内藏嵌入式车门59
四、客室端门60
五、驾驶室侧门60
六、紧急疏散门61
第三节 车门控制系统及操作61
一、电控气动门控制系统61
二、电控电动门控制系统61
三、车门控制系统功能62
四、车门的正常操作62
五、车门应急操作63
六、车门障碍物检测64
七、故障模式65
第四章 车辆连接装置66
第一节 车辆连接装置的分类及结构66
一、全自动车钩67
二、半自动车钩68
三、半永久牵引杆68
第二节 车钩联挂和解钩操作68
一、密接式车钩的联挂与解钩操作68
二、全自动车钩联挂和解钩操作69
三、列车救援的车钩联挂操作70
第三节 贯通道装置结构特点71
第五章 转向架72
第一节 转向架概述72
第二节 转向架基本组成73
一、构架73
二、轮对装置73
三、轴箱装置74
四、弹性悬架装置75
五、转向架传动部分78
六、中央牵引装置79
七、转向架制动装置79
八、其他设备82
第三节 转向架预防性维护主要项目82
一、转向架外观检查82
二、车轴外观检查82
三、车轮检查83
四、轴箱外观检查84
五、构架检查84
六、传动部件检查84
七、一系悬架检查85
八、减振器检查85
九、空气弹簧外观检查85
十、抗侧滚扭杆外观检查85
十一、中央牵引装置外观检查85
十二、制动部件检查86
十三、电刷磨耗检查86
第六章 制动系统87
第一节 制动系统概述87
一、城轨车辆制动系统的特点87
二、城轨车辆的制动方式87
三、城轨车辆的制动程序87
第二节 空气制动系统88
一、空气制动系统的组成88
二、空气制动的结构原理88
三、空气压缩机结构原理90
四、制动管路系统的组成95
五、空气制动系统的控制方式96
第三节 电制动系统101
一、再生制动101
二、电阻制动101
第四节EP2002制动控制系统102
一、EP2002制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102
二、EP2002制动控制系统的作用原理104
三、EP2002制动控制系统的优点和缺点108
第七章 采暖和空调系统110
第一节 车辆空调系统概述110
第二节 空调机组111
一、空调机组的结构111
二、空调机组主要技术参数112
三、全封闭式的螺杆式制冷压缩机114
四、空调机组制冷系统原理114
五、驾驶室空调系统116
第三节 通风系统116
一、通风机组的结构116
二、通风系统的通风方式118
第四节 采暖120
第五节 空调系统的调节及控制121
一、运转前的检查121
二、运转确认122
三、空调系统的控制模式及其操作122
第八章 列车通信系统126
第一节 乘客信息系统(PIS)126
第二节CCTV系统128
一、车载CCTV系统的基本结构128
二、CCTV系统的主要功能128
三、CCTV系统操作128
第三节 车载电台及列车广播129
一、车载电台的构成及作用129
二、司机控制单元(DCP)构成129
三、司机控制单元的功能129
四、列车广播操作130
第九章 列车控制与监控系统132
第一节 列车控制系统132
一、ATC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32
二、ATC系统原理133
三、ATC车载设备系统构成133
四、列车驾驶模式136
第二节 列车信息和监控系统137
一、TIMS的描述137
二、列车操作管理功能描述138
第十章 列车驾驶141
第一节 司机的基本要求141
第二节 出勤、退勤及交接班142
一、出勤142
二、退勤142
三、交接班142
第三节 停车场内调车及试车作业143
一、停车场内调车作业143
二、停车场内试车作业143
三、正线试车作业144
四、洗车作业144
第四节 正线驾驶作业145
一、巡道作业145
二、区间运行145
三、进站作业145
四、车站停车及开关门作业146
五、出站作业146
六、折返作业146
七、广播报站147
第五节出、入停车场作业148
一、列车检查148
二、出场作业149
三、入场作业149
第六节 工作纪律及非正常作业150
一、工作纪律150
二、非正常作业151
第七节 轻轨列车操作及驾驶152
一、轻轨车辆驾驶室布置152
二、列车控制功能155
三、运行准备157
四、牵引及制动操作160
第八节 地铁列车操作及驾驶164
一、地铁车辆驾驶室布置164
二、列车性能参数170
三、列车驾驶模式171
四、驾驶操作172
五、驾驶模式之间的转换175
第十一章 列车故障处理176
第一节 排除故障基本知识176
一、车辆故障产生的原因分析176
二、故障处理的思路和技巧176
三、故障处理的一般原则178
四、故障处理程序178
第二节 电客车故障应急处理指南179
一、车门故障处理179
二、制动故障处理180
三、牵引故障处理182
四、TIMS故障处理183
五、车载ATC设备故障处理183
六、司机故障处理单项操作时间标准185
第三节 地铁列车常见故障处理186
一、一般故障的处理186
二、车门故障处理188
三、制动类故障处理190
四、牵引系统故障处理192
五、安全疏散门故障时的处理方法193
六、显示屏故障时的处理方法193
七、无法激活蓄电池的原因193
八、驾驶台开锁后无法升弓的原因193
九、部分自动开关名称与跳闸的现象194
十、车辆塞门位置和功能196
第十二章 动力制动和电磁制动199
第一节 动力制动的必要性、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要求199
一、动力制动的必要性199
二、动力制动的基本原理199
三、动力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200
第二节 再生制动电路200
一、直流再生制动电路200
二、再生制动时的电流控制201
三、直-交电路的再生制动201
第三节 电阻制动电路203
一、电阻制动电路的电流控制203
二、制动电阻器箱204
第四节 电磁制动204
一、磁轨制动204
二、电磁涡流制动205
第十三章 供气系统207
第一节 空气压缩机组207
第二节 空气干燥器208
一、单塔式空气干燥器209
二、双塔式空气干燥器210
第三节 风缸及其他空气管路部件211
一、风缸211
二、其他空气管路部件211
第十四章 制动控制系统215
第一节 制动控制系统的组成215
一、电子制动控制单元215
二、空气制动控制单元216
三、电气指令单元218
第二节 制动控制策略219
一、恒制动率控制219
二、空气制动滞后控制219
第十五章 基础制动装置222
第一节 单元制动机222
一、PC7Y型单元制动机222
二、PC7YF型单元制动机224
第二节 闸瓦226
一、闸瓦的分类226
二、铸铁闸瓦226
三、合成闸瓦226
第三节 盘式制动229
第十六章 防滑原理和防滑控制231
第一节 防滑控制的必要性231
第二节 防滑控制技术的发展231
一、防滑装置的发明232
二、国内外防滑系统研究现状232
第三节 防滑控制的机理分析232
一、黏着机理232
二、蠕滑理论233
三、车轮滑行的形成234
第四节 防滑控制系统235
一、防滑系统的基本结构236
二、防滑控制依据238
三、防滑系统的基本要求240
四、防滑控制系统应用比较241
第十七章KBWB模拟式电气指令制动系统243
第一节 概述243
第二节 空气制动系统构成244
一、供风单元244
二、微机制动控制单元245
三、空气制动控制单元246
四、防滑控制单元251
五、基础制动装置252
第三节 列车制动力分配253
第四节 制动控制过程253
一、输入信号253
二、控制原理255
三、控制过程255
第五节KBWB模拟式电气指令制动系统的特点256
第十八章EP2002制动系统257
第一节 概述257
一、系统特点257
二、系统组成257
第二节EP2002阀258
一、智能阀258
二、RIO阀259
三、网关阀260
四、EP2002阀的气动结构260
第三节EP2002制动系统网络结构262
一、半列车CAN总线网络结构262
二、单节车CAN总线网络结构263
三、EP2002制动系统的制动管理及工作逻辑263
第四节EP2002制动系统的控制过程和作用原理264
一、常用制动264
二、快速制动264
三、紧急制动264
四、停放制动265
五、保压制动265
六、防滑保护功能265
第五节EP2002制动系统的优缺点266
一、EP2002制动控制系统的优点266
二、EP2002制动控制系统的缺点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