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毒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环境毒理学
  • 申哲民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2336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178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毒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环境毒理学的发展1

1.2 环境毒理学的内涵1

1.3 环境毒理学的应用3

第2章 自然环境毒理学与健康6

2.1 健康与环境的关系6

2.2 环境生命元素平衡与健康8

2.2.1 生命元素9

2.2.2 生命元素的地域分异与平衡11

2.3 与化学因素有关的地方病12

2.3.1 克山病12

2.3.2 大骨节病14

2.3.3 硒的地域分异16

2.3.4 碘缺乏病24

2.3.5 地方性氟中毒26

2.4 健康长寿35

2.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36

2.4.2 长寿人口的地理分布特征36

2.4.3 饮水-土壤-粮食-人发中富含有益健康的生命元素38

2.4.4 长寿老人的人群分布及其社会环境因素39

第3章 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41

3.1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来源及其迁移转化42

3.1.1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来源42

3.1.2 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54

3.2 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来源及其迁移转化70

3.2.1 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来源70

3.2.2 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77

3.3 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来源及其迁移转化86

3.3.1 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86

3.3.2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90

第4章 污染物在食物网中的迁移转化100

4.1 污染物的生物迁移机理100

4.1.1 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中的迁移过程100

4.1.2 污染物生物性迁移方式103

4.1.3 物质通过生物膜方式迁移转化109

4.2 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机理111

4.2.1 植物对污染物的摄取112

4.2.2 生物体对污染物的吸收115

4.2.3 生物体对污染物的分布与贮存123

4.3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毒性作用及机理129

4.3.1 水域生态环境129

4.3.2 生物对水体污染物的吸收与转化131

4.3.3 水污染物的毒性作用和机理134

4.3.4 水体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37

4.4 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毒性作用及机理141

4.4.1 氮氧化物141

4.4.2 二氧化硫143

4.4.3 一氧化碳147

4.4.4 氟化物149

4.4.5 光化学烟雾151

4.4.6 大气颗粒物153

4.4.7 室内空气污染158

第5章 生物转化与生物毒性评价161

5.1 生物转化161

5.1.1 生物转化的意义161

5.1.2 生物转化过程162

5.1.3 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173

5.2 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与机理177

5.2.1 相关概念177

5.2.2 化学毒物一般毒性作用的机理179

5.3 环境致突变作用183

5.3.1 致突变作用的基本概念183

5.3.2 致突变作用的分类和后果187

5.4 影响致毒作用的因素190

5.4.1 环境毒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190

5.4.2 外在环境因素194

5.4.3 内在机体因素195

5.4.4 联合毒性作用的类型与评定196

5.5 临床医学检查199

5.5.1 毒物接触史199

5.5.2 临床表现200

5.5.3 实验室检查202

5.5.4 其他检查203

5.6 生物毒性评价的方法203

5.6.1 剂量—效应、反应关系曲线203

5.6.2 急性毒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207

5.6.3 慢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215

5.7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活性220

5.7.1 概述220

5.7.2 分子结构的定量描述220

5.7.3 QSAR/QSPR的变量选择和建模方法230

第6章 化学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237

6.1 安全性评价237

6.2 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240

6.2.1 概念的提出及发展历史240

6.2.2 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步骤241

6.3 风险评价模型252

6.3.1 非致癌物所致健康危害的风险模型252

6.3.2 基因毒物质风险评价模型253

6.4 实例分析:POPs和铀的风险评价模型255

6.4.1 三峡库区重庆段江水中POPs健康风险评价255

6.4.2 铀的风险评价模型260

第7章 重金属的环境毒理学263

7.1 概述263

7.1.1 金属与人体的关系263

7.1.2 环境中金属污染的来源264

7.1.3 环境中金属的迁移与转化265

7.1.4 金属的代谢267

7.1.5 重金属对健康的危害273

7.2 汞274

7.2.1 汞污染的来源与汞的生物富集274

7.2.2 汞的理化性质275

7.2.3 汞的代谢276

7.2.4 汞的毒理作用277

7.2.5 汞的环境卫生标准280

7.3 镉280

7.3.1 镉污染的来源280

7.3.2 镉的理化性质281

7.3.3 镉的代谢281

7.3.4 镉的毒理作用283

7.3.5 镉的环境卫生标准285

7.4 铅286

7.4.1 铅污染的来源286

7.4.2 铅的理化性质286

7.4.3 铅的代谢287

7.4.4 铅的毒理作用288

7.4.5 铅的环境卫生标准291

7.5 铬291

7.5.1 铬污染的来源291

7.5.2 铬的理化性质292

7.5.3 铬的代谢292

7.5.4 铬的毒理作用293

7.5.5 铬的环境卫生标准296

7.6 砷297

7.6.1 砷污染的来源297

7.6.2 砷的理化性质298

7.6.3 砷的代谢298

7.6.4 砷的毒理作用299

7.6.5 砷的环境卫生标准306

7.7 其他金属306

7.7.1 铝306

7.7.2 镍307

7.8 重金属在人体内的联合作用308

7.9 专题—人体对重金属的摄入量计算309

7.9.1 背景介绍—重金属进入人体的途径309

7.9.2 实例计算310

第8章 有机污染物的环境毒理学315

8.1 农药的毒性315

8.1.1 典型农药的化学结构及性质316

8.1.2 农药进入环境的途径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24

8.1.3 农药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327

8.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毒性338

8.2.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338

8.2.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生物效应344

8.2.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迁移转化及其毒性作用345

8.2.4 实例分析:二噁英类的毒性作用348

8.3 石油和溶剂的毒性358

8.3.1 有机溶剂的毒性358

8.3.2 石油溶剂的作用机制363

8.4 新型有机污染物370

8.4.1 持久性有毒卤代烃370

8.4.2 个人护理品373

第9章 环境物理因素的毒理学377

9.1 电磁辐射377

9.1.1 电磁辐射强度的表征377

9.1.2 电磁辐射源378

9.1.3 电磁辐射的危害378

9.1.4 电磁辐射安全风险评价382

9.2 电离辐射385

9.2.1 电离辐射强度的表征387

9.2.2 电离辐射的危害388

9.2.3 电离辐射的案例及防护393

9.3 非电离辐射395

9.3.1 红外辐射395

9.3.2 紫外辐射396

9.3.3 可见光与激光397

附表399

参考文献402

索引4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