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世纪青少年百科全书 11 教育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21世纪青少年百科全书 11 教育卷
  • 童一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台海出版社
  • ISBN:780141114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青年读物 少年读物 世界史 历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1世纪青少年百科全书 11 教育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教育基础2

一、教育基本常识2

什么是教育2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4

教育方针6

教育目的7

教育功能8

教育投资9

大教育观10

教育评价的原则10

中国教育水平状况12

二、教育的种类13

正规教育13

义务教育13

初等教育14

中等教育15

高等教育15

五大教育16

终身教育17

社会教育18

继续教育18

社区教育19

三、关于学校的知识21

中国最早的学校21

校园文化22

什么是大学23

什么是学院23

学位的分级24

中学与普通中学25

中等专业学校26

全日制学校与二部制学校26

“母校”的来历26

世界最早的高等学府27

我国被列入世界主要学校的学校27

四、课外、校外教育28

课外活动28

雷锋精神教育29

审美教育31

生活教育32

节假日活动教育33

消费教育34

出行教育34

学生球迷教育35

“希望工程”教育36

五、社会教育36

爱国主义教育36

国情教育38

共产主义教育40

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42

国际主义教育43

情操教育4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44

革命传统教育45

集体主义教育45

法制教育46

环境教育48

国防教育50

青春期教育51

六、教育管理53

教学质量管理53

教师管理54

学生管理56

教学设备管理57

教育投资管理59

教育行政管理60

国际教育管理61

国内教育63

一、中国教育史63

“三代”教育63

汉代私学64

魏晋南北朝教育66

隋唐官学教育68

宋代教育69

明清国子监71

“五四”新文化运动73

新学制的诞生74

“壬戌”学制的改革与调整75

科学教育76

毛泽东教育思想78

邓小平教育观79

二、中国学校教育81

什么是学校教育81

我国学校教育体系82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83

课程内容84

课程结构85

教学原则86

教学方法88

电化教学90

学校考试92

考试方法93

教师的素质95

三、中国考试制度的演变97

科举制以前的官吏选拔制度97

唐朝的科举考试99

宋代科举制度101

中落的元代科举102

明代的科举制度104

清代的童试106

清代乡试、会试、殿试107

清代的武科考试109

科举制的废除110

科举废除后进士与举人的产生111

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112

普通高中会考制度116

高中毕业会考后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实施方案(试行)117

现行标准化考试118

四、21世纪的中国教育120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120

教材、教学方法改革121

高等院校文科专业设置改革123

高等院校招生改革124

农村教育改革——“燎原计划”125

学校管理改革126

电化教育观念现代化128

未来教育发展趋势129

教育现代化129

现代教育改革的四大趋势131

国外教育133

一、外国教育史133

古希腊教育(上)——斯巴达教育133

古希腊教育(下)——雅典教育134

古罗马教育(上)——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教育138

古罗马教育(下)——罗马帝国时期教育139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140

英国教育141

法国教育143

德国教育145

美国教育148

前苏联教育150

日本教育152

二、国外学校教育154

国外中小学学制发展史154

国外现行学制156

国外普及义务教育情况157

外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158

外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159

国外课程改革160

国外学校中的道德教育改革161

国外中等教育结构及其改革162

三、国外教育改革164

国外中小学课程改革164

国外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166

教学技术现代化168

四、国外著名教育方法169

柏拉图的阶段教学法169

皮亚杰的活动教育法170

弗赖内教学法171

合作教学法172

“学生中心”教学法174

昆体良的教学方法176

第斯多惠的教学方法178

杜威的教学方法179

超前学习教学法179

创造教学法182

微型教学法183

问题讨论教学法184

五、国外教育宝鉴185

蒙田的“儿童教育”185

巴雷拉的“青年教育”187

洛克的“父母与孩子”理论188

米斯卡瓦伊赫的“男孩”教育190

“柏拉图学园”管理模式191

适合每个个体的学习方法192

黛尔蒙德的“一个人教一个人”方法193

新西兰的“迎头赶上”方案194

“学习的团体”模式195

素质教育198

一、素质教育常识198

素质的涵义198

素质的基本特征199

素质教育的基本涵义200

素质教育的本质201

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203

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关系204

中国素质教育的渊源205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206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206

文化科学素质教育207

身体素质教育208

心理素质教育208

审美素质教育209

劳动素质教育210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212

应试教育的涵义212

应试教育的弊端213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215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215

四、素质教育与学校教育217

素质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217

素质教育与教学的关系218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219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221

进行电教说课,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222

五、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223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石223

终身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自身素质225

终身教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225

终身教育要求社会教育发挥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226

终身教育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227

家庭教育229

一、家庭教育基础知识229

家庭教育是什么229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力军229

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231

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条件232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233

家庭教育新课题——独生子女教育235

二、家庭教育教什么237

做人教育238

健康教育239

开发智力242

培养环境适应性242

培养基本生存能力与自理自立能力244

三、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246

教育孩子应当首先了解孩子246

采用鼓励教育方法247

重视言传身教248

做好孩子的导师249

做孩子的好朋友250

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251

批评孩子要讲究方法253

对孩子抱有合理的期望254

针对孩子智商进行针对教育255

要尊重孩子256

正确处理与孩子的冲突257

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258

正确处理孩子与电视的关系259

四、国外家庭教育261

日本家庭教育261

新加坡家庭教育262

欧美家庭教育263

港、澳、台地区的家庭教育264

五、名人教子故事265

陆游教子“四戒”265

黄兴教子“笃实”266

鲁迅理解儿童268

朱德教育子女做普通劳动者270

叶圣陶教育子女“至诚至善至美”271

董必武重视身教与言教272

刘少奇的既“管”又“放”法274

侯宝林教育侯耀文争取做个艺术家275

船王董浩云教育董建华要自找苦吃278

邓子恢教子点谪280

江泽民教孙子“毛头”拣米粒281

李光耀与孩子“沟通”281

成才之路285

一、学会求知285

学习的涵义285

学习的内容286

明确学习目的287

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290

读书先立志291

学会自立292

合理运筹时间292

科学用脑294

家庭藏书295

二、聪明秘诀296

培养观察力296

增强记忆力299

开拓思维力301

发挥想象力303

集中注意力306

开发创造力308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309

三、障碍门诊310

“志向迷茫”的表现及其调整310

“自以为是”的表现及其调整311

“自卑忧虑”的表现及其调整312

“焦躁不安”的表现及其调整313

“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其调整314

“不良习惯”的表现及其调整316

“懒散成性”的表现及其调整318

“基础薄弱”的表现及其调整319

“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及其调整320

“观念偏颇”的表现及其调整321

四、名人成才之路323

正视逆境的司马迁323

郑板桥读书法324

朱熹读书法325

献身数学的苏步青326

惜时如金的鲁迅327

挑战权威的华罗庚328

坚忍不拔的高士其328

毛泽东的“四多”读书法330

勤于思考的高斯330

自学成才的爱迪生331

专心钻研的牛顿332

善于观察的法布尔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