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临床心理学
  • 程灶火主编;刘新民,李功迎,赵静波副主编;陈敏,程灶火,风林普,李功迎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9874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63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688页
  • 主题词:医学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临床心理学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学科性质1

二、职业活动2

三、专业队伍5

四、工作场所6

五、美国职业伦理7

六、中国的职业伦理8

第二节 临床心理学简史14

一、临床心理学根基14

二、临床心理学诞生15

三、临床心理发展18

第二章 临床心理评估22

第一节 概述22

一、基本概念22

二、基本技术23

三、基本特征24

四、测验分类25

五、心理评估的作用25

第二节 标准化结构式访谈26

一、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26

二、DSM-Ⅳ定式临床访谈27

三、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28

第三节 智力测验29

一、比内智力量表29

二、韦氏智力量表30

三、本土化智力测验31

四、简易智力测验32

第四节 人格测验33

一、罗夏测验34

二、主题统觉测验35

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36

四、艾森克人格问卷38

第五节 神经心理测验39

一、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39

二、成套记忆测验40

第六节 临床评定量表41

一、症状评定量表41

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44

三、其他相关量表46

第三章 临床心理治疗48

第一节 概述48

一、基本概念48

二、发展简史49

三、主要体系49

四、基本技术50

五、基本过程51

第二节 精神分析52

一、基本概念52

二、基本理论52

三、发展简史53

四、主要体系和治疗目标54

五、特别治疗技术54

六、适应证和禁忌证55

第三节 行为治疗与矫正55

一、基本概念55

二、基本理论56

三、发展简史57

四、主要体系与治疗目标58

五、特别治疗技术58

六、适应证和禁忌证60

第四节 认知行为治疗61

一、基本概念61

二、基本理论61

三、发展简史62

四、主要体系和治疗目标62

五、特别治疗技术63

六、适应证和禁忌证64

第五节 人本咨询64

一、基本概念64

二、基本理论65

三、发展简史65

四、主要体系和治疗目标66

五、特别咨询技术67

六、适应证和禁忌证68

第六节 中国本土化心理治疗68

一、悟践心理疗法69

二、钟氏认知领悟疗法71

三、心理疏导疗法73

四、道家认知疗法75

第四章 社交焦虑障碍79

第一节 概述79

一、流行病学调查资料80

二、病因和病理机制研究81

第二节 临床表现86

一、害怕86

二、焦虑87

三、回避87

四、自知力87

五、认知反应87

六、社会功能损害87

第三节 评估与诊断87

一、SAD诊断标准88

二、诊断性评估89

三、标准化评估91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98

五、治疗方案选择100

六、一例特殊社交焦虑障碍101

第四节 药物治疗103

一、SSRI和SNRI类药物103

二、苯二氮?和抗惊厥药物104

三、其他药物104

四、共病患者的治疗104

五、儿童和青少年SAD的治疗105

六、换药、增效和维持治疗策略105

第五节 心理治疗105

一、CBT治疗SAD的基本假设106

二、心理治疗前准备107

三、CBT治疗110

第五章 强迫障碍116

第一节 概述116

一、流行病学调查117

二、病因和病理机制119

第二节 临床表现125

一、强迫理念125

二、强迫行为126

三、情绪反应126

四、生理反应126

五、认知反应126

六、症状特征和内在联系126

七、一些特殊的强迫症状127

第三节 评估与诊断127

一、强迫症的诊断标准128

二、诊断性评估129

三、标准化评估130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133

五、治疗方案选择134

六、一位强迫症患者的自述135

第四节 药物治疗138

一、药物选择138

二、药物作用机制139

三、药物副作用139

四、药物剂量139

五、治疗方案140

第五节 心理治疗141

一、ERP治疗OCD141

二、治疗前评估143

三、治疗前准备144

四、强化治疗148

五、家庭随访150

六、巩固疗效,防止复发151

第六节 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151

一、难治性强迫症的概念和标准151

二、难治性强迫症的药物治疗152

三、难治性强迫症的心理治疗153

四、难治性强迫症的物理治疗153

五、难治性强迫症的手术治疗154

第六章 广泛性焦虑障碍156

第一节 概述156

一、流行病学调查资料156

二、病因和病理机制研究157

第二节 临床表现160

一、焦虑和烦恼160

二、运动性不安161

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61

四、高度警觉161

第三节 评估与诊断161

一、GAD诊断标准161

二、临床评估162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166

四、治疗方案选择170

第四节 药物治疗171

一、抗焦虑药171

二、抗抑郁药171

三、β-受体阻滞剂171

第五节 心理治疗171

一、支持性心理治疗172

二、认知行为治疗172

三、精神动力学治疗173

四、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174

第七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178

第一节 概述178

一、流行病学调查180

二、PTSD病因182

三、PTSD发病机制184

第二节 临床表现187

一、核心症状187

二、共病现象187

三、儿童PTSD特殊症状187

第三节 诊断及评估188

一、诊断标准188

二、诊断性评估189

三、标准化评估189

四、鉴别诊断192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192

第四节 药物治疗193

一、抗抑郁药物193

二、抗焦虑、失眠药物193

三、针对攻击、激越或精神病性症状的药物193

四、抗癫痫药194

第五节 心理治疗194

一、治疗前评估194

二、治疗前准备197

三、暴露治疗197

第八章 睡眠障碍203

第一节 概述203

一、流行病学资料204

二、睡眠-觉醒相关神经解剖结构206

三、睡眠-觉醒的神经生理机制207

四、正常睡眠的心理生物学模型210

五、睡眠障碍病因和机制212

第二节 临床表现218

一、核心症状218

二、心理症状219

三、躯体症状219

第三节 评估与诊断219

一、分类与诊断标准219

二、诊断性评估221

三、标准化评估223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226

五、治疗方案选择228

六、失眠症心理治疗案例228

第四节 药物治疗230

一、治疗失眠的药物230

二、几种有效失眠治疗药物介绍231

三、失眠症药物治疗相关问题236

第五节 心理治疗237

一、失眠症心理治疗技术237

二、治疗前准备工作238

三、失眠症的综合心理治疗240

第九章 恐惧障碍和惊恐发作245

第一节 恐惧障碍245

一、概述245

二、流行病学调查246

三、病因学研究246

四、心理机制研究247

五、恐惧症的临床表现250

六、恐惧症患者的自白251

七、评估与诊断252

八、药物治疗256

九、心理治疗256

十、预防258

第二节 惊恐发作258

一、概述258

二、流行病学调查259

三、病因学研究260

四、心理机制研究263

五、惊恐发作的临床表现267

六、评估与诊断268

七、鉴别诊断269

八、药物治疗270

九、心理治疗271

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274

第十章 抑郁障碍277

第一节 概述277

一、流行病学调查277

二、病因和病理机制279

第二节 临床表现282

一、典型表现282

二、常见症状283

第三节 评估与诊断284

一、抑郁症诊断标准284

二、标准化评估287

三、鉴别诊断296

第四节 药物治疗297

一、药物治疗原则297

二、抗抑郁药物治疗的种类299

第五节 心理治疗301

一、方法选择与治疗效果301

二、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302

三、治疗过程304

第十一章 躯体形式障碍310

第一节 概述310

一、流行病学调查资料312

二、病因与病理机制研究314

第二节 临床表现317

一、躯体变形障碍318

二、疼痛障碍319

三、躯体化障碍320

四、疑病症321

五、转换性障碍322

第三节 评估与诊断323

一、躯体形式障碍诊断标准323

二、临床访谈326

三、问卷调查327

四、人格评估327

五、资料重组与确定治疗方案327

六、典型案例328

第四节 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328

一、药物治疗328

二、心理治疗328

三、心理治疗过程331

第十二章 分离(转换)性障碍334

第一节 概述334

一、分离[转换]性障碍概念的演变334

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336

三、病因和病理机制研究336

第二节 临床表现341

一、分离性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341

二、转换性障碍(躯体化障碍)342

三、特殊表现形式343

第三节 评估与诊断343

一、分离[转换]性障碍的诊断标准343

二、诊断性评估346

三、标准化评估348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351

五、治疗方案选择353

六、典型案例——Anna O案例355

第四节 药物治疗356

一、精神药物治疗356

二、中医药物治疗356

第五节 心理治疗356

一、暗示疗法356

二、催眠疗法357

三、精神分析疗法357

第十三章 成瘾行为370

第一节 概述370

一、成瘾行为分类370

二、网络成瘾的概念371

三、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373

四、网络成瘾的原因375

五、网络成瘾的病理机制381

第二节 临床表现384

一、网络成瘾的特征表现384

二、网络成瘾的伴随症状385

三、网络成瘾的分类387

第三节 评估与诊断389

一、不同研究者的诊断标准389

二、网络成瘾的评估393

三、网络成瘾的鉴别诊断394

四、治疗方案选择397

五、一位网瘾患者的治疗经历398

第四节 药物治疗400

一、药物治疗的意义400

二、药物治疗选择400

第五节 心理治疗402

一、网瘾的认知与行为治疗402

二、网瘾的系统家庭疗法403

第六节 网瘾治疗的临沂模式403

一、机构设置403

二、治疗模式405

第十四章 进食障碍417

第一节 概述417

第二节 进食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418

一、进食障碍418

二、厌食症419

三、贪食症420

四、进食障碍的预后420

第三节 进食障碍的分类与诊断421

一、主要类型421

二、诊断要点422

第四节 进食障碍的病因与理论模型422

一、生物学模型423

二、心理学模型425

三、社会模型428

四、家庭模型432

五、整合模型434

第五节 进食障碍的治疗原则434

一、个别化处理原则434

二、急性与慢性处理相结合原则435

三、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原则435

四、综合性处理原则435

第六节 进食障碍的预防435

一、预防的意义与原则435

二、进食障碍预防的理论模型437

三、互联网在预防中的作用439

第十五章 性障碍441

第一节 概述441

一、性障碍研究的历史441

二、性障碍的类别446

第二节 性身份障碍447

一、概述447

二、原因与机制447

三、临床表现448

四、性身份障碍的诊断449

五、性身份障碍的心理评估451

六、性身份障碍的治疗452

第三节 性偏好障碍453

一、概述453

二、原因与机制454

三、临床表现455

四、诊断457

五、治疗460

六、其他461

第四节 性指向障碍462

一、概述462

二、原因及机制464

三、临床表现466

四、诊断466

五、治疗467

第五节 性强迫468

一、概述468

二、原因及机制469

三、社会学类别470

四、临床类型与表现471

五、性强迫的后果474

六、处理与治疗477

第六节 性成瘾477

一、性成瘾的概述477

二、性成瘾的原因478

三、临床表现479

四、性成瘾的诊断480

五、性成瘾的治疗480

第七节 性功能障碍481

一、概述481

二、男性性功能障碍482

三、女性性功能障碍488

第十六章 学习障碍494

第一节 概述494

一、历史演变494

二、流行病学调查495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495

第二节 临床表现497

一、阅读障碍497

二、数学障碍498

三、书写障碍498

四、情绪和行为问题498

五、神经心理功能损害498

第三节 评估与诊断499

一、诊断标准499

二、诊断性评估500

三、标准化评估501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504

第四节 综合干预措施506

一、药物治疗507

二、支持性心理干预507

三、一般神经心理干预508

四、特殊神经心理矫正程序509

五、不同类型学习障碍的干预510

第十七章 多动障碍512

第一节 概述512

一、流行病学研究513

二、病因和病理机制研究514

第二节 临床表现518

一、原发症状518

二、继发症状518

第三节 诊断与评估519

一、多动障碍诊断标准519

二、与正常儿童好动的鉴别521

三、多动障碍共病522

四、标准化评估523

第四节 治疗528

一、行为治疗528

二、音乐治疗530

三、多动障碍心理治疗个案531

四、教育干预538

五、药物治疗542

六、整体治疗方式543

第十八章 孤独障碍545

第一节 概述545

一、历史演变545

二、流行病学资料546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546

第二节 临床表现547

一、社会交往障碍547

二、言语交流障碍548

三、兴趣范围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548

四、感知觉反应异常549

五、智能障碍549

六、早期症状549

第三节 评估与诊断550

一、孤独障碍的诊断标准550

二、诊断性评估552

三、标准化评估553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558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559

第四节 药物治疗559

一、药物治疗原则559

二、常用药物560

第五节 教育训练561

一、应用行为分析疗法561

二、孤独症以及相关障碍儿童治疗教育课程562

三、人际关系训练法562

四、感觉统合治疗562

第十九章 品行障碍564

第一节 概述564

一、流行病学调查资料564

二、病因与病理机制565

第二节 临床表现567

一、临床症状567

二、病程与预后568

第三节 评估与诊断569

一、诊断标准569

二、诊断性评估570

三、标准化评估57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76

五、治疗方案选择577

第四节 药物治疗577

一、抗精神病药577

二、中枢神经兴奋药577

三、心境稳定剂577

四、抗抑郁药577

第五节 心理治疗578

一、常用心理治疗方法578

二、父母管理训练实例578

第二十章 人格障碍582

第一节 概述582

一、流行病学调查资料583

二、病因和病理机制研究584

第二节 临床表现587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587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587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588

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588

五、边缘型人格障碍589

六、表演型人格障碍589

七、自恋型人格障碍589

八、回避型人格障碍590

九、依赖型人格障碍590

十、强迫型人格障碍590

第三节 评估与诊断591

一、人格障碍的评估591

二、人格障碍的诊断599

第四节 药物治疗601

一、人格障碍的药物治疗策略601

二、人格障碍的药物治疗概述601

三、精神药物在人格障碍中应用的相关研究602

第五节 心理治疗609

一、认知-行为疗法609

二、辩证行为疗法610

三、家庭疗法611

四、其他心理疗法612

五、人格障碍案例分析612

第二十一章 婚姻问题616

第一节 概述616

一、婚姻问题的流行病学资料616

二、婚姻问题产生的原因617

第二节 临床表现618

一、婚姻问题的表现618

二、婚姻问题的阶段619

第三节 婚姻问题分类与诊断620

一、婚姻问题分类的认识620

二、婚姻问题的分类620

三、婚姻问题的评估624

第四节 婚姻治疗632

一、婚姻治疗的原则633

二、婚姻治疗形式634

三、婚姻治疗模式634

四、婚姻治疗的过程638

五、婚姻治疗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639

六、婚姻治疗的效果639

七、夫妻婚姻治疗个案640

第二十二章 心身疾病643

第一节 概述643

一、基本概念643

二、心身疾病和心身医学的发展644

三、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646

四、心身疾病的范围647

五、心身疾病的特征648

第二节 致病因素与发病机制649

一、精神动力学观点649

二、认知行为学观点650

三、内分泌学观点651

四、生物学观点651

五、免疫学观点652

第三节 评估与诊断652

一、临床评估652

二、心理评估653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656

第四节 治疗与预防657

一、药物治疗657

二、心理治疗657

三、治疗方案659

四、心身疾病的预防6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