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华语圈文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华语圈文学史
  • (日)藤井省三著;贺昌盛译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13889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中文-文学史-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华语圈文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关于华语圈现代文学的研习1

1.文学、市场经济及其与国家的关系1

2.东亚民众的共同经验3

第一章 清末民初(19世纪末期—1910年代中期)——租界城市上海的诞生与“帝都”东京的体验8

1.从上海县到租界城市、高杉晋作眼中的上海8

2.报刊业的出现与近代学校体制11

3.从洋务运动到变法运动、夏目漱石所看到的上海14

4.“新小说”的出现与日本留学热16

5.革命派的抬头与留学生鲁迅的内心审视21

第二章 五四时期(1910年代后期—1920年代后期)——“文化之城”北京与文学革命24

1.北京的复兴与北京大学24

2.胡适的纽约之恋26

3.文学革命、芥川龙之介所见之北京30

4.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易卜生的《玩偶之家》31

5.沙龙与媒体36

6.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的新兴“智识阶级”批判42

第三章 狂热的1930年代(1928—1937)——国民革命后的老上海46

1.北伐战争后共和国的统一、金子光晴眼中的上海46

2.娱乐巨著《啼笑因缘》和上海新感觉派及左翼农村小说52

3.地方色彩的文学与“京派”周作人的谱系54

4.左翼作家联盟与国防文学论战60

5.文人的丑闻——鲁迅的《两地书》与女演员阮玲玉的遗书61

第四章 成熟与革新的1940年代(1937—1949)——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65

1.沦陷区的女性作家们——张爱玲与梅娘65

2.大后方的新兴“文化城”——重庆、桂林和昆明68

3.解放区的人民文学——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与《白毛女》70

4.室伏克拉拉所见之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时期75

第五章 毛泽东时代(1949—1979)80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7年80

2.“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与文学之死——郑义的“两种文革”论84

3.记者大宅壮一眼中的“文化大革命”87

第六章 邓小平时代及以后(1980年代至今)——“北京风波”与经济高速发展90

1.抗诉的伤痕文学与巴金的《随想录》90

2.现代主义与红卫兵一代的复出——高行健和《今天》派诗人92

3.大江健三郎与郑义、莫言的共鸣98

4.“北京风波”与移民文学100

5.改革开放的加速与上海的重新崛起102

6.后邓小平时代的社会和文学105

第七章 香港文学史概说116

1.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边缘文化”的时代116

2.从“文化大革命”到香港回归——香港身份认同的萌芽与诗人也斯119

3.从《香港短篇小说选》追溯战后香港文学史122

4.李碧华的《胭脂扣》——无轨电车与妓女的幽灵125

5.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前后128

6.粤语与香港电影及武侠小说130

第八章 台湾文学史概说135

1.荷兰统治时期与郑氏统治时期135

2.清朝统治时期的科举文化体制136

3.落后的媒体境况与“台湾民主国”的失败138

4.日据时期的日语“国语”体制140

5.旧式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北京话”国语体制145

6.“美丽岛事件”的冲击与“台湾意识”的勃兴148

7.百花争妍的现代文学150

8.作为“混融文化”的台湾文学157

第九章 日本人对现代中国的解读——20世纪中国文学阅读史161

1.战前对鲁迅的接受161

2.东京外语小组对同时代文学的接受163

3.东京大学中文系与中国文学研究会166

4.战后现代文学的研究与翻译167

5.香港文学169

6.台湾文学170

第十章 村上春树与华语圈——日本文学跨越国界之时172

1.东亚的“村上之子”172

2.顺时针回转传播的“村上现象”173

3.现代都市成熟的标志(Merkmal)176

4.现代日本文学对于汉语圈的深切关注178

5.镜像映射中的海峡两岸暨香港——版本研究的可能性182

附录184

村上春树的汉语翻译——日本文化本土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变革184

华语圈文学史年表196

译后记2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