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 和孩子一同幸福成长的心理魔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 和孩子一同幸福成长的心理魔法
  • 胡春光著 著
  • 出版社: 青岛:青岛出版社
  • ISBN:978755521194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家庭教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 和孩子一同幸福成长的心理魔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调节心理的魔法——认知疗法5

第一章 读懂孩子心理的秘诀5

第二章 调节父母和孩子心理的魔法——认知疗法5

什么是认知疗法?5

认知疗法的原理5

习惯性思维8

核心信念9

实例:认知疗法改变了我的不合理情绪10

实例:运用认知疗法,我两周改掉了坏脾气12

认知疗法应用:学会三种思维,坦然面对挫折13

如何做到真正的坚强14

三种思维1:坏事变好事15

三种思维2:很正常,没什么16

三种思维3:顺其自然17

三种思维是阿Q精神吗?18

三种思维的应用:如何应对批评、输赢、压力和焦虑20

如何让孩子坦然面对批评20

如何让孩子能够输得起21

如何应对压力:做你能做的事情,其他的顺其自然22

如何减少育儿焦虑24

第二篇 改变家庭教育的理念26

第一章 您在压抑孩子吗?26

看似爱孩子,实则在压抑孩子26

播下压抑的种子,收获苦涩的果实28

实例:孩子从天使、仇人到宝贝的改变28

实例:孩子很乖,却是因为被压抑30

为什么感觉写的是自己?32

最常见的压抑方式:严厉或过于严格33

严厉或过于严格也是溺爱和包办33

实例:严厉,给孩子带来了几十年的痛苦33

不严厉就教育不好孩子吗?35

实例:严厉就像抗生素36

压抑孩子:出来混的,早晚要还的37

家传的是幸福还是痛苦?38

第二章 理解、尊重、接纳的中庸之道39

理解、尊重、接纳的教育模式39

实例:理解、尊重,魔术般改变了孩子的性格40

男孩和女孩教育方式需要不同吗?40

理解、尊重、接纳的中庸之道41

孩子的第一面:有自我成长的力量41

孩子的第二面:需要我们的帮助42

实例:理解尊重之后,我和孩子都开心了44

实例:改正了错误,我还是你的好妈妈46

实例:理解尊重的道理我明白,为什么做不到?48

第三章 放下对优秀和成绩的过度执着50

家庭教育的最大障碍:过于执着50

放下对优秀和成绩的过度执着52

努力去做,对结果顺其自然52

孩子需要我们温和的坚持和帮助54

期待孩子考上好大学,但对结果顺其自然55

学习成绩不好,不是漆黑一片56

实例:放下对分数的执着57

实例: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58

以幸福为出发点期待孩子优秀58

实例:要心理健康的平凡孩子还是精神压抑的优秀孩子?58

以幸福为出发点期待孩子优秀61

重视孩子当下的幸福62

不要因为优秀而损害了幸福63

期待孩子优秀,如果平凡也顺其自然63

实例:幸福的锤子打碎的是什么?64

实例:只要幸福,平凡也可以64

放低期望,降低要求66

第四章 家庭教育是一场修行68

家庭教育之道在于中庸68

家庭教育要讲究策略69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69

因材施教: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70

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71

顺其自然,静待花开,不要太勉强71

避开育儿的陷阱74

孩子最大的敌人——别人家的孩子74

局部最优不等于全局最优75

我是对的,就要坚持吗?76

兴趣班,是坚持还是放弃?77

扬长避短还是扬长补短78

有时可以允许孩子“逃避”79

励志过度,害人不浅79

从检查作业看家庭教育的学问80

现在教育孩子为什么这样难?81

家庭教育是一场修行82

第五章 良好的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84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有效的前提84

先理顺关系,再寻求改变85

重视孩子的感受87

实例:我的话让人听了确实不好受啊88

实例: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88

爱孩子,就让孩子感受到“爱”而不是“恨”88

促使孩子“合作”而不是“听话”89

实例: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合作?90

夫妻关系也需要理解尊重和接纳90

父母需要在孩子面前保持一致吗?92

如何处理与长辈的关系93

实例:为什么我和妈妈总吵架?93

实例:如何理解尊重婆婆?94

第三篇 家庭教育的常见困惑97

第一章 是坚持规则还是顺应孩子?97

应对孩子要求的三个原则97

适当满足,适当拒绝97

先说好,再说不102

约定的执行要有弹性104

孩子是否会得寸进尺?106

实例:我不再为孩子要东西而心烦108

顺应孩子心理,孩子更合作108

实例:孩子高兴了,事情就好办了109

实例:顺应孩子是好心情的开始110

实例:顺应孩子,让我和孩子关系更好了110

先说好,再说不,更加适合于青春期的孩子110

实例:顺应,让我们幸福满溢111

实例:顺应孩子的选择111

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要有弹性113

规则最好是约定114

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要有弹性114

为什么严格、坚定执行规则不好?116

充分理解尊重之后,可以坚决执行约定118

养育需要学会妥协119

先说不,再说好120

育儿新主张:跟随内心,顺其自然121

要按时喂奶吗?121

是否应该多抱孩子?122

强势可以建立威信吗?122

给孩子最大的自由吗?122

吃饭一定要专心吗?123

育儿不要太精细123

第二章 放下对生活习惯的执着125

生活习惯可以随性自在些125

生活习惯真的那么重要吗?125

好习惯培养不用急127

有些习惯,长大了自然会改变的128

放下执着,是快乐的开始128

习惯重要还是孩子的感受重要?129

努力去培养好习惯,对结果顺其自然130

培养习惯要讲究方法131

好习惯,有时只能慢慢等待132

按时入睡还是顺其自然?132

培养自理能力,但不必太勉强135

对孩子的自理能力不要太执着135

适当培养自理能力还是需要的135

顺其自然地去培养自理能力136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必着急137

不必急着分床睡137

刚上学,作业不必急着让孩子独立完成139

有时喂饭也无妨140

有时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小朋友间的矛盾140

静等“独立性”花开141

有时需要帮助孩子应对困难141

内心的独立比独立的习惯更重要141

一定要天天洗澡吗?142

不要逼孩子打招呼143

第三章 理解、理解、再理解144

宽容、接纳的基础在于理解144

孩子的某些问题表现很正常,没什么144

实例: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自私的帽子145

孩子不大度很正常145

孩子有时丢三落四是正常的146

实例:孩子其实不是在欺骗父母146

孩子的某些攀比心理很正常147

实例:孩子人来疯是可以理解的148

孩子说话不算数有时是正常的149

如何看待孩子的虚荣150

怎么理解孩子幸灾乐祸150

如何应对孩子说脏话150

孩子某些问题表现有原因——找原因,想办法151

孩子粗心怎么办?151

实例:孩子为什么会打小朋友?154

实例:孩子为什么不爱上幼儿园?154

实例:孩子为什么会缠人?155

实例:孩子为什么会尿频?156

孩子起床困难怎么办?156

孩子生活中磨蹭怎么办?157

实例:孩子不喜欢弹钢琴怎么办?159

实例:孩子“不可理喻”的行为也是有原因的162

孩子的某些问题表现是父母造成的163

孩子为什么不知道感恩?163

孩子为什么敏感脆弱?164

孩子为什么会骂父母?165

实例:孩子为什么会夜惊?166

跟孩子别扭就是在教孩子跟你别扭168

孩子为什么会逆反?169

姐姐为什么要抢弟弟的玩具?171

如何让孩子不撒谎171

实例:孩子偷偷拿钱怎么办?173

如何预防网络成瘾?176

孩子为什么会无理取闹?179

实例:孩子为什么咬妈妈、打妈妈?182

孩子不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184

对于道德问题也需要理解和接纳184

有些道德问题是正常的,可以理解184

美德对自己是有益的186

美德培养不要靠惩罚186

先顺应心理,再要求品质187

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188

为什么不要惩罚孩子?189

如何不惩罚就让孩子写字认真?192

第四章 放下对溺爱和娇惯的恐惧193

宠爱孩子危害真的那么大吗?193

何妨让孩子撒撒娇195

顺应心理与溺爱的区别196

实例:顺应心理让女儿乖巧懂事197

第四篇 和孩子一同幸福成长的心理魔法200

第一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200

无条件接纳孩子200

如何才能从心里接纳孩子?200

接纳孩子的一切201

无条件接纳还是有条件接纳?202

父母也要接纳自己!202

育儿先育己,不要过头了204

接纳自己,接纳孩子204

接纳无所不在205

实例:我只想找回健康快乐的孩子206

学会“共情”、同理心207

孩子是贪得无厌,不知感恩的吗?208

第二章 行为主义心理学方法211

孩子的“问题行为”是如何形成的?211

体验结果,改变孩子的行为211

学会体验式说服212

代币法——星星榜215

巧用“游戏”改变孩子216

实例:在放手体验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217

多鼓励、少批评、不惩罚217

鼓励、鼓励再鼓励218

鼓励要具体、实事求是220

你喜欢被严厉批评吗?223

我们的忠言、良药最好裹上糖衣224

第三章 父母如何调节好自己的情绪226

父母如何能减少自己的火气226

去除过度的执着,学会放下227

理解孩子,改变我们的认知,火气就少了228

实例:孩子的行为是有原因的229

实例:每天反省自己,改变认知230

实例:不发火,靠忍耐和下决心是不行的231

实例:六字真言让我调节好了情绪232

孩子磨蹭时如何不发火?234

实例:调节好情绪,就稳住了局面235

实例:吾日三省吾身236

实例:反省自己,改变认知,就不发脾气了237

快要发火时怎么办239

发火了,就要及时向孩子道歉241

第四章 如何讲道理、沟通242

怎样讲道理孩子才爱听242

不同时期,讲道理的方式不同242

讲道理,需要“化整为零、打游击战”243

孩子都是“顺毛驴”243

讲道理不如“找原因、想办法”244

关系铁了,道理就好讲了245

情绪糟糕时少讲道理245

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这样对他“有利”245

体验是最好的说服246

沟通的秘诀247

先理解肯定对方,再提出自己的看法247

态度要平和248

考虑对方的感受249

如何与老师沟通249

理解心理的不由自主性250

奇妙的认知咒语251

意志品质和能力的培养252

责怪孩子没有意志力用处不大252

注意力的关键是兴趣253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253

第五章 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254

情绪的奥妙254

情绪有生理的基础254

改变认知,就改变了情绪256

为什么愤怒的情绪会把我们变成魔鬼?256

孩子发脾气,我们是不理,还是倾听、安慰、哄哄?257

孩子发脾气的“罪魁祸首”可能是我们259

孩子有情绪时,不要太较真260

不过于执着于对错,学会给孩子面子260

暂时顺应孩子的要求,先处理情绪261

实例:先关注情绪,再关注对错261

冷处理还是冷暴力262

孩子发脾气怎么办?264

如何理解接纳孩子的脾气264

“孩子越发脾气,我越不理”,行不行?265

顺应孩子的心理,是否会让他脾气越来越大?266

孩子发脾气管理全攻略266

实例:孩子哭闹怎么办?267

实例:孩子过于追求完美,经常发脾气怎么办?267

实例:小魔鬼是怎么样渐行渐远的269

实例:改变孩子的紧张焦虑从父母的改变开始273

第六章 如何调适孩子的性格276

改变孩子的性格,从父母的改变开始276

实例:我改变了,孩子的性格就有了很大的变化278

改变孩子的性格要顺势而为280

各种性格特质各有优劣280

有时孩子的性格需要完善281

改变性格不可勉强281

改变性格要顺势而为282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也有偏颇之处282

实例:如何改变孩子倔强、爱发脾气的性格283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286

什么样的养育会让孩子不自信?286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288

实例:鼓励,让孩子变得自信290

实例:如何改变孩子脆弱敏感的性格?291

如何让孩子做到宽容292

如何改变孩子急躁的性格?294

第五篇 心理问题早知道296

第一章 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296

如何让孩子爱和小朋友玩296

不必逼迫孩子克服害怕297

孩子口吃怎么办299

孩子自慰怎么办300

如何预防孩子同性恋的倾向301

强迫症的相关行为302

实例:孩子抑郁了怎么办?305

小心“被”精神病306

第二章 孩子貌似“多动症”怎么办307

这些是多动症吗?307

实例:自我、随性是多动的一个原因308

实例:有效沟通有助于改变多动309

实例:鼓励和帮助能减少多动310

第三章 抽动症的治疗311

实例:为了拯救你,我的宝贝,妈妈甘愿付出一切311

抽动症是怎么回事儿?312

抽动症的本质是什么?313

抽动症的成因313

如何逐渐改善抽动症状314

用三种思维减轻父母的焦虑314

吃药是否有用315

实例:顺应心理,孩子的抽动好了315

实例:改变教育方式,改变孩子敏感的性格316

第六篇 孩子学习需要我们的帮助320

适度帮助孩子学习320

好孩子是鼓励和帮助出来的320

为什么孩子的学习需要帮助321

先加辅助,逐渐放手322

“网络游戏”的教育理念很高明324

孩子不爱写作业,管还是不管?325

放手别太快325

实例:是“帮助”还是“管”?325

“不管”是为了“管”326

适当督促还是需要的327

辅导孩子如何做到情绪平和?327

放下对于学习的过度执着327

接纳中国教育的现状327

小学的学习,慢就是快328

接纳孩子学习的现状329

接受能力的现状330

六字真言:很正常,没什么330

看到孩子的进步330

实例:作业从“不管”走向“适当地管”331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332

如何做会破坏兴趣332

进步和成就感是兴趣最好的老师334

引导孩子体会学习的乐趣338

抓住孩子学习兴趣的敏感点338

辅导孩子学习的几个主张339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340

先考虑兴趣再考虑习惯342

努力培养好习惯,但要慢慢来344

学习态度不好是因为兴趣、信心等有问题345

严格要求要像“热水泡脚”345

先宽松些,慢慢提高要求和标准345

如何让孩子欣然接受严格的要求346

考试的技巧及心理调节348

实例:试卷分析是个宝349

实例:孩子写作业磨蹭、不专心怎么办350

实例:如何不再为孩子写作业而抓狂?353

实例:孩子获得了最快进步奖357

第七篇 陪孩子安然走过青春期360

警报拉响:孩子进入青春期了360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想法361

如何进行青春期家庭教育362

实例:先去理解理解和接纳孩子362

实例:降低要求,多顺应孩子的心理363

实例:如何应对青春期孩子的情绪363

学会妥协,不较真364

实例:少去干涉孩子365

实例:体验是最好的说服365

青春期沟通的秘诀367

沟通是倾听、交流,而不是辩论367

先理解和肯定孩子的想法,再提出自己的意见368

实例:顺应孩子,他高兴了,就愿意沟通了370

恋爱的那些事儿371

实例:亲子关系是安然度过青春期的关键372

实例:顺应心理,让我们安然度过青春期374

实例:走出逆反的漩涡376

逆反期:“不管”是为了“管”376

实例:一位旅日华人妈妈的咨询故事378

实例:尖子、浪子、金不换380

用慢慢等待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381

给孩子一个不走歪路的理由382

第八篇 顺应学生心理,教育更顺利384

亲其师,信其道384

幼儿教育也需要理解和接纳384

有了好的师生关系,管理就容易了385

如何让教育不成为一场盛大的暗恋387

如何让捣蛋鬼变得合作3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