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批判性思维 原书第10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批判性思维 原书第10版
  • (美)布鲁克·诺埃尔·摩尔,理查德·帕克著;朱素梅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8565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思维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批判性思维 原书第10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究竟什么是批判性思维1

1.1 信念和断言5

1.1.1 客观断言和主观断言5

1.1.2 事实与观点7

1.1.3 道德主观主义7

1.2 论题9

1.3 论证10

1.4 认知偏差13

1.5 “真”和“知识”20

1.6 批判性思维所能做的和不能做的22

第2章 两类推理25

2.1 论证:基本特征25

2.1.1 “结论”作为“前提”26

2.1.2 未表达的前提和结论27

2.2 两种论证28

2.2.1 演绎论证28

2.2.2 非演绎论证29

2.2.3 排除合理怀疑31

2.3 演绎、非演绎和未表达前提31

2.4 “衡平推理”和最佳解释推理34

2.5 哪些表达不是前提、结论或论证35

2.5.1 图像35

2.5.2 “如果……那么……”所连接的句子36

2.5.3 对事实的罗列36

2.5.4 A因为B37

2.6 道德、情感和逻辑37

2.7 理解论证的技术39

2.7.1 澄清论证的结构39

2.7.2 透过各种装饰性的表达来识别论证42

2.8 评估论证43

第3章 清晰的思维、批判性思维与清晰的写作45

3.1 模糊47

3.2 歧义50

3.2.1 语义歧义51

3.2.2 组合歧义51

3.2.3 语形歧义53

3.3 抽象56

3.4 定义术语57

3.4.1 定义的目的58

3.4.2 定义的种类59

3.4.3 定义的注意事项60

3.5 论文写作61

3.5.1 练习写作63

3.5.2 论文写作的误区64

3.5.3 有说服力的写作65

3.5.4 多元化社会中的写作65

第4章 可信性68

4.1 断言及其来源69

4.2 评估断言的内容71

4.2.1 断言与我们的个人观察相冲突吗71

4.2.2 断言与我们的背景信息相冲突吗75

4.3 评估信息来源的可信性78

4.3.1 利益相关方78

4.3.2 体貌及其他特征79

4.3.3 专业性81

4.4 可信性与新闻媒体84

4.4.1 媒体所有权的合并85

4.4.2 政府对信息的操纵85

4.4.3 媒体的偏见86

4.4.4 电台访谈节目88

4.4.5 电视辩论节目88

4.4.6 互联网89

4.5 广告93

第5章 通过修辞进行说服:常见的修辞技巧99

5.1 修辞技巧Ⅰ100

5.1.1 委婉语和粗直语100

5.1.2 闪烁其词102

5.1.3 贬抑104

5.2 修辞技巧Ⅱ106

5.2.1 刻板印象107

5.2.2 暗示107

5.2.3 加载问题109

5.3 修辞技巧Ⅲ109

5.3.1 嘲笑/讽刺109

5.3.2 夸张110

5.4 修辞技巧Ⅳ111

5.4.1 修辞性定义和修辞性解释111

5.4.2 修辞类比和令人误解的比较113

5.5 替代证明和重复118

5.5.1 替代证明118

5.5.2 重复119

5.6 通过视觉形象进行说服119

第6章 更多修辞技巧:心理及相关谬误124

6.1 诉诸情感的谬误125

6.1.1 源自愤怒的“论证”125

6.1.2 威吓手段127

6.1.3 其他基于情感的谬误129

6.2 诉诸其他心理因素的谬误134

6.2.1 转移注意力/烟幕弹135

6.2.2 众所周知137

6.2.3 合理化140

6.3 以错制错141

第7章 更多谬误144

7.1 诉诸人身的谬误144

7.1.1 人身攻击型诉诸人身145

7.1.2 自相矛盾型诉诸人身146

7.1.3 因人废言型诉诸人身147

7.1.4 毒化井水148

7.1.5 因人纳言谬误148

7.2 生成谬误149

7.3 稻草人谬误150

7.4 虚假的两难境地151

7.4.1 完美主义谬误154

7.4.2 划界谬误155

7.5 滑坡论证156

7.6 错置举证责任158

7.7 乞题162

第8章 演绎论证Ⅰ:范畴逻辑166

8.1 直言判断167

8.1.1 文恩图168

8.1.2 转换成标准形式170

8.1.3 对当方阵174

8.2 三种关于直言判断的运算176

8.2.1 换位176

8.2.2 换质177

8.2.3 换质位178

8.3 直言三段论180

8.3.1 用文恩图检验三段论的有效性183

8.3.2 含有未表达前提的直言三段论186

8.3.3 实际生活中的三段论187

8.3.4 用规则检验三段论的有效性189

第9章 演绎论证Ⅱ:真值函数逻辑193

9.1 真值表和真值函数符号194

9.1.1 判断变元194

9.1.2 真值表194

9.2 用符号表达复合判断201

9.2.1 “如果”与“仅当”201

9.2.2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204

9.2.3 “除非”205

9.2.4 “或者……或者……”205

9.3 真值函数论证模式(简略版)206

9.3.1 三种常见的有效论证模式206

9.3.2 三种谬误:无效的论证形式210

9.4 真值函数论证212

9.4.1 真值表法213

9.4.2 简化真值表法217

9.5 演绎219

9.5.1 第一组规则:有效论证的基本模式220

9.5.2 第二组规则:真值函数的等值式225

9.5.3 条件证明230

第10章 关于非演绎推理的批判性思维236

10.1 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统计三段论)238

10.2 从特殊到一般的论证(基于样本的归纳概括)239

日常生活中基于样本的归纳概括242

10.3 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基于类比的非演绎论证245

10.3.1 基于类比的非演绎论证的运作方式245

10.3.2 类比的其他用途249

10.4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251

10.5 误差幅度和置信水平的日常提示词253

10.6 非演绎推理中的谬误及相关问题255

10.6.1 仓促概括255

10.6.2 传闻证据256

10.6.3 以偏概全256

10.6.4 自荐样本的谬误257

10.6.5 有倾向性的问题258

10.6.6 弱类比259

10.6.7 模糊的概述261

第11章 因果解释264

11.1 两种解释265

11.1.1 物理因果解释265

11.1.2 行为因果解释266

11.2 充分解释:一个相对的概念267

11.2.1 至关重要的可检验性268

11.2.2 无法检验的解释268

11.2.3 循环解释270

11.2.4 不必要的复杂性270

11.3 形成假说271

11.3.1 求异法272

11.3.2 求同法273

11.3.3 因果机制和背景知识274

11.3.4 最佳诊断方法276

11.4 普遍的因果陈述278

11.5 验证因果假说279

11.5.1 对照的因果实验279

11.5.2 避免在人群中检验因果假说的替代方法282

11.5.3 非实验的因果研究282

11.5.4 非实验的果因研究283

11.5.5 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283

11.6 因果推理中的错误283

11.6.1 体检中的混淆因果285

11.6.2 忽视统计回归286

11.6.3 缺乏否证,所以得证287

11.6.4 诉诸传闻287

11.6.5 混淆解释和辩解288

11.7 法律上的因果联系288

第12章 道德、法律与美学推理292

12.1 价值判断293

12.1.1 道德与非道德294

12.1.2 道德推理的两个原则295

12.1.3 道德原则297

12.1.4 形成特定的道德价值判断298

12.2 道德推理中的主要视角299

12.2.1 后果论300

12.2.2 义务论道义论302

12.2.3 道德相对主义304

12.2.4 宗教相对主义305

12.2.5 宗教绝对主义306

12.2.6 德性伦理306

12.3 道德慎思307

12.4 法律推理309

法律的证成:四个视角310

12.5 美学推理312

12.5.1 八个美学原则312

12.5.2 用美学原则来判断美学价值314

12.5.3 评价美学评论:相关性与真实性315

12.5.4 为什么进行美学推理317

术语表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