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宁维卫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5386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康教育-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3
第一章 做心理健康的大学生3
第一节 心理健康对成才的意义3
一、呵护心灵,走健康成才之路3
二、培育积极心态,应对竞争社会5
三、培养健全人格,做有魅力的大学生6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7
一、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核心7
二、探索自我,做最好的我10
三、管理情绪,做乐观豁达的我11
四、塑造坚毅品质,做坚强的我12
五、学会竞争与合作,做精彩的我13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4
一、自我分裂与统一14
二、情绪动荡起伏15
三、交往需要16
四、性意识与性困惑17
五、高水平思维与社会阅历缺失19
第四节 影响大学生成才的身体因素20
一、健体有益于健心20
二、身体形象与阳光自我21
三、性冲动与性升华21
第五节 影响大学生成才的社会心理因素22
一、培育法律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22
二、遵守道德规范,培养诚信品质24
三、勇于创新,激发心智潜能26
思考题26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27
第一节 心理咨询的概念与功能27
一、洞悉心理咨询27
二、心理咨询可以排除心理困惑30
三、心理咨询可以增强心灵的智慧32
四、心理咨询可以丰富人生的体验33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特点与程序33
一、发展性心理咨询可以整合心灵成长的力量34
二、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流程35
三、朋辈心理咨询36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39
一、短期心理咨询目标39
二、长期心理咨询目标40
思考题43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危机应对44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概念和识别44
一、识别心理障碍44
二、克服心理障碍45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46
一、跨越适应障碍47
二、突破焦虑障碍,将压力转变为动力49
三、战胜抑郁障碍,寻求生命的价值53
四、超越人格障碍,寻求自我完善55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预防57
一、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57
二、心理训练与情感体验59
三、心理冲突与心理疏导60
第四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61
一、关注心理危机62
二、识别心理危机63
三、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64
思考题65
第四章 生命教育66
第一节 生命的真谛66
一、心灵对生命全程的允诺66
二、做有生命价值感的“全人”68
第二节 生命价值的提升70
一、爱自己,也是爱他人70
二、创造生命价值,活出精彩人生72
三、树立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和价值观75
四、提高生存能力,提升生命质量77
第三节 生命教育活动79
一、感恩行为80
二、角色体验与沟通理解81
三、欣赏生命,赞美生命83
思考题84
第二篇 自我探索与潜能提升87
第五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87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87
一、自我意识是统领人格发展的“司令部”87
二、“三个我”的分裂与统一89
第二节 认识与评价自我90
一、自我认知偏差91
二、印象整饰94
三、寻觅真实的自我96
第三节 完善与发展自我101
一、持续关注自我101
二、全面认识自我103
三、完全接纳自我103
四、积极激励自我106
思考题107
第六章 学习能力与发展108
第一节 大学生的学习特点108
一、做学习的主人108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110
三、培育探究的意识112
四、在实践中获得真知113
第二节 常见的学习问题114
一、张弛有度,消除学习疲劳114
二、调控学习焦虑,增强学习效能115
三、兴趣是集中注意力的关键117
第三节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能118
一、为自己加油,学会自我激励118
二、目标定向合理,一步一个脚印120
三、正确归因,把握成长的规律123
四、克服困难,增强自我效能感123
第四节 认知风格、情绪、意志与学习效能提升124
一、了解认知风格,扬长避短124
二、积极情绪是学习的助力128
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129
第五节 记忆与学习效能提升130
一、有效学习的关键是把握记忆规律130
二、学而时习之133
第六节 时间管理与学习效能提升135
一、时间管理有助于更有效地支配时间135
二、做善于分配时间的学习者136
思考题138
第七章 创新潜能激发139
第一节 创新的本质139
一、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最活跃的因素139
二、开掘创新潜能,创造美好人生140
第二节 创新与人格完善142
一、创新是成功的必备品质142
二、人人都具有创新潜能143
三、创新者的人格特征145
第三节 创新潜能的开发与激活146
一、突破思维定势的头脑风暴146
二、探求多种答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148
三、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协调149
思考题150
第八章 人格发展与完善151
第一节 人格概述151
一、展示独特精彩的你151
二、探究人格形成的观点153
三、健康人格更有利于成就自己的事业156
第二节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缺陷158
一、自我矛盾与自我缺陷158
二、极端化情绪思维159
三、自视甚高与阅历缺失159
四、多元价值观冲击160
五、知易行难与知难行易161
第三节 大学生人格异常及评估162
一、人格异常是危及健康的“杀手”162
二、人格评估是把握心理健康的关键163
第四节 健康人格塑造165
一、健康人格的特征与内涵165
二、塑造人格的方法与途径167
思考题169
第三篇 心理调适与社会适应173
第九章 性与心理健康173
第一节 性成熟对青年成长的价值173
一、性的丰富内涵173
二、性别角色的社会化174
三、大学生性心理的一般特征175
四、性成熟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影响177
第二节 性欲求与性道德178
一、性不是可耻的178
二、性冲动的控制179
三、人类性道德的尺度180
四、性禁锢与性放纵181
第三节 大学生的性问题183
一、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困扰183
二、边缘性行为185
三、性心理障碍186
第四节 性教育与健康成长188
一、正确的性知识188
二、性道德教育189
三、安全性行为191
四、差异化性教育192
思考题193
第十章 大学生爱情观与幸福人生194
第一节 爱情的本质194
一、爱并不仅仅是感觉194
二、超越激情之爱197
三、寻觅真正的爱198
第二节 大学生的恋爱问题200
一、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200
二、爱情攀比是被物化了的爱202
三、“恋爱光环”的迷感203
四、爱也是一种尊重204
第三节 正确择偶观的培育208
一、爱情价值观是选择的关键208
二、择偶的重要原则210
三、相互促进,增强爱情的动力211
四、事业是爱情的奠基石211
思考题212
第十一章 人际交往与发展213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意义213
一、人际交往是青年社会化的必由之路213
二、在交往中扮演社会角色214
三、在交往中提高沟通能力215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217
一、交往需要是成长的新动力217
二、异性交往是成长的新课题218
三、交往多样化是跨入社会前的准备220
第三节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222
一、内心封闭是人际沟通的藩篱222
二、以“小我”为中心是脆弱的“我”223
三、轻视与敌意是心灵沟通的毒素225
四、嫉妒是伤害友情的利刃226
第四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227
一、多沟通有助于克服认知偏差227
二、换位思考,促进相互理解231
三、赞扬,也要讲方式方法232
四、做人的底线,学会说“不”233
五、阳光心态,展示爱的品质234
思考题236
第十二章 大学生职业心理的发展237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的特点237
一、职业心理发展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任务237
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发展的关键239
三、职业心理素质是现代人的必备品质240
第二节 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244
一、职业心理发展贯穿人生的全程244
二、科学规划大学生活247
三、身心健康与心态决定成败249
四、关注社会,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250
第三节 自我探索与择业设计250
一、自我探索是成功择业设计的关键250
二、择业设计是人生的重大规划254
三、求职与面试技巧是展示真实的自我256
思考题260
第十三章 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261
第一节 压力与挫折261
一、压力也有积极作用261
二、压力管理与调控262
三、让挫折变为人生的历练264
第二节 大学生对压力的管理265
一、压力的认知评价265
二、压力的应对信念267
三、压力的情绪调节268
第三节 压力应对训练方案270
一、放松心灵的技巧270
二、情绪宣泄与管理273
三、内心力量的增强274
四、自我形象的提升276
五、沟通与角色扮演277
思考题278
第十四章 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279
第一节 闲暇活动与心理健康279
一、克服消极休闲279
二、培养健康心理281
三、加强闲暇教育282
第二节 文体活动与心理健康284
一、感受美妙音乐,净化心灵284
二、阅读健康书籍,开掘心智285
三、进行体育锻炼,塑造健康体魄286
四、跟随韵律舞蹈,促进身心健康288
第三节 网络活动与心理健康288
一、网络生活的双面性288
二、加强时间管理,预防网络成瘾289
三、网络文化可以培育积极情操292
四、加强自我管理,构筑健康上网方式293
思考题294
主要参考文献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