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运用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汽车运用工程
  • 鲁植雄主编;赵国柱,侯占峰,宛传平副主编;邓晓亭,邱威,王海青,顾宝兴,张大成,韩英,李和,高强参编;陈南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9515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汽车工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汽车运用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汽车运用基础1

1.1 汽车运用条件1

1.1.1 社会经济条件1

1.1.2 气候条件1

1.1.3 道路条件2

1.1.4 运输条件3

1.1.5 汽车运行技术条件5

1.2 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6

1.2.1 容载量与质量利用6

1.2.2 汽车的使用方便性7

1.2.3 汽车动力性9

1.2.4 汽车燃料经济性10

1.2.5 汽车环保性10

1.2.6 汽车通过性10

1.2.7 汽车行驶安全性11

1.2.8 汽车的乘坐舒适性11

1.3 汽车运输效率的评价指标11

1.3.1 汽车运输效率的统计指标11

1.3.2 汽车利用程度的评价指标13

1.3.3 汽车运输生产效率的评价指标15

1.3.4 汽车的运输成本18

思考题18

第2章 汽车动力性19

2.1 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19

2.2 汽车的驱动力和行驶阻力20

2.2.1 汽车的驱动力20

2.2.2 汽车的行驶阻力22

2.2.3 汽车行驶方程式28

2.3 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力28

2.3.1 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28

2.3.2 汽车的附着力29

2.4 汽车动力性分析31

2.4.1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31

2.4.2 动力特性图33

2.4.3 功率平衡图34

2.5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35

2.5.1 汽车结构参数对动力性的影响35

2.5.2 使用因素对汽车动力性的影响37

2.6 汽车动力的合理使用37

2.6.1 汽车平均技术速度37

2.6.2 汽车合理拖载40

2.7 汽车动力性的试验43

2.7.1 汽车动力性指标43

2.7.2 汽车动力性试验方法44

思考题47

第3章 汽车燃料经济性49

3.1 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49

3.1.1 百公里燃油消耗量49

3.1.2 其他评价指标55

3.1.3 汽车燃油消耗量标准57

3.2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59

3.2.1 利用万有特性图与汽车功率平衡图进行燃油消耗量的计算59

3.2.2 利用定额计算法进行汽车运行燃油消耗量的计算61

3.2.3 利用试验法进行燃料消耗量的计算62

3.3 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分析63

3.3.1 影响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因素63

3.3.2 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的措施66

3.4 汽车燃料消耗量的试验69

3.4.1 汽车燃料消耗量测试原理69

3.4.2 汽车燃料消耗量的道路试验72

3.4.3 燃料消耗量的室内试验74

思考题75

第4章 汽车行驶安全性76

4.1 交通事故与交通安全76

4.1.1 交通事故76

4.1.2 交通安全78

4.1.3 安全行驶79

4.2 汽车制动性79

4.2.1 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80

4.2.2 影响汽车制动性的因素85

4.2.3 汽车制动性的试验87

4.2.4 汽车制动性的标准91

4.3 汽车操纵稳定性94

4.3.1 轮胎的侧偏特性95

4.3.2 汽车稳态转向特性97

4.3.3 汽车纵向稳定性100

4.3.4 汽车侧向稳定性101

4.3.5 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因素104

4.3.6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试验105

4.4 汽车被动安全性109

4.4.1 汽车事故分析109

4.4.2 被动安全性的评价方法115

4.4.3 内部被动安全性116

4.4.4 外部被动安全性120

4.4.5 汽车被动安全性的试验121

思考题122

第5章 汽车通过性124

5.1 汽车通过性的评价指标124

5.1.1 间隙失效124

5.1.2 汽车轮廓通过性125

5.1.3 汽车支承通过性127

5.2 汽车通过性的影响因素128

5.2.1 结构因素对汽车通过性的影响128

5.2.2 使用因素对汽车通过性的影响132

5.3 汽车通过性的试验133

5.3.1 通过性试验的主要内容133

5.3.2 土壤强度的测定134

5.3.3 土壤三轴试验136

思考题137

第6章 汽车舒适性138

6.1 汽车行驶的平顺性138

6.1.1 汽车振动及其传递途径138

6.1.2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140

6.1.3 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的途径144

6.1.4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试验145

6.2 汽车的空气调节性能与居住性148

6.2.1 汽车的空气调节性能148

6.2.2 汽车居住性149

6.2.3 汽车空气调节的性能试验149

思考题152

第7章 汽车环保性153

7.1 汽车排气公害153

7.1.1 汽车污染源153

7.1.2 汽车主要污染物的产生与危害154

7.1.3 汽车排放标准158

7.1.4 汽车排放试验规范161

7.2 汽车噪声公害165

7.2.1 汽车噪声的来源165

7.2.2 汽车噪声限值167

7.2.3 噪声测量仪器168

7.2.4 噪声试验168

7.3 汽车电磁干扰公害170

7.3.1 汽车内部的电磁噪声170

7.3.2 汽车外部的电磁噪声171

思考题172

第8章 汽车户籍管理与税费173

8.1 汽车户籍管理173

8.1.1 汽车注册登记173

8.1.2 汽车核发证件174

8.1.3 汽车异动登记178

8.1.4 汽车登记的工作程序181

8.2 汽车的年检与审检182

8.2.1 汽车年检与审检的分类182

8.2.2 汽车年检与审检的主要内容185

8.3 汽车税费186

8.3.1 车辆购置税187

8.3.2 车船税187

8.3.3 通行费和过渡费188

8.3.4 公路运输管理费189

8.3.5 汽车保险费189

思考题193

第9章 汽车运行材料的合理使用194

9.1 汽车燃料的合理使用194

9.1.1 车用汽油的合理使用194

9.1.2 车用柴油的合理使用197

9.1.3 汽车新能源201

9.2 润滑材料的合理使用203

9.2.1 发动机油的合理使用203

9.2.2 汽车齿轮油的合理使用206

9.2.3 汽车润滑脂的合理使用208

9.3 车用工作液209

9.3.1 汽车制动液的合理使用209

9.3.2 冷却液的合理使用212

9.3.3 汽车液压油的合理使用215

9.3.4 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的合理使用216

9.4 轮胎的合理使用217

9.4.1 轮胎胎侧标记217

9.4.2 轮胎的选择220

9.4.3 轮胎合理使用的措施222

思考题227

第10章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228

10.1 汽车在走合期的使用228

10.1.1 汽车的走合期228

10.1.2 走合期的使用特点228

10.1.3 汽车走合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229

10.2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230

10.2.1 低温条件对汽车使用的影响230

10.2.2 改善汽车低温使用性能的主要措施233

10.3 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235

10.3.1 高温条件对汽车使用的影响235

10.3.2 改善汽车高温条件使用性能的主要措施237

10.4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238

10.4.1 高原山区对汽车使用的影响238

10.4.2 改善汽车高原山区使用性能的主要措施240

10.5 汽车在坏路或无路条件下的使用243

10.5.1 坏路或无路条件对汽车使用的影响244

10.5.2 改善汽车坏路或无路使用性能的主要措施245

10.6 汽车合理拖挂247

10.6.1 汽车组织拖挂运输的可能性247

10.6.2 确定拖挂质量的原则248

10.6.3 汽车拖挂后对总成寿命的影响248

10.6.4 汽车拖挂后的驾驶特点248

10.6.5 汽车拖挂应注意的问题250

思考题250

第11章 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251

11.1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与影响因素251

11.1.1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分类251

11.1.2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外观症状251

11.1.3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252

11.1.4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影响因素254

11.2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256

11.2.1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的类型256

11.2.2 汽车技术状况的渐发性变化过程257

11.2.3 汽车技术状况的突发性变化过程257

11.3 汽车技术状况的分级260

11.3.1 二手车的汽车技术状况等级261

11.3.2 营运车的汽车技术状况等级261

思考题262

第12章 汽车使用寿命264

12.1 汽车损耗264

12.1.1 有形损耗264

12.1.2 无形损耗265

12.2 汽车使用寿命的评价标准266

12.2.1 汽车使用寿命的分类266

12.2.2 汽车经济使用寿命的评价标准266

12.3 汽车折旧269

12.3.1 等速折旧法269

12.3.2 快速折旧法269

12.4 汽车更新272

12.4.1 最小平均用法确定更新周期272

12.4.2 低劣化数值法确定更新周期273

12.4.3 应用现值及投资回收系数估算法确定更新周期274

12.4.4 面值法276

12.5 汽车报废277

12.5.1 按规定使用年限进行强制报废277

12.5.2 按行驶里程进行引导报废277

思考题278

参考文献2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