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量学基础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计量学基础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4465495.jpg)
- 李东升主编;郭天太,赵军副主编;陶容,姚燕,尹招琴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46500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计量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量学基础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计量学研究的意义1
一、社会发展对计量的需求1
二、有关计量、测量、测试的概念1
三、计量学2
四、计量学主要研究的内容2
五、计量学研究的新领域——产业计量3
第二节 我国计量体系的现状4
一、我国计量事业的兴起4
二、计量在我国的发展5
第三节 国际计量体系的形成与发展8
一、国际计量体系的形成8
二、国际计量体系及组织机构9
三、校准和测量证书的互认协议(MRA)11
四、国际计量体系近期的重大变革13
思考题与习题14
第二章 量和单位15
第一节 量和量值15
一、量15
二、量值16
第二节 量制和量纲17
一、量制17
二、量纲18
第三节 测量单位和单位制19
一、测量单位19
二、单位制21
三、国际单位制21
第四节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简介26
一、长度单位——米(m)26
二、质量单位——千克(kg)27
三、时间单位——秒(s)28
四、电流单位——安培(A)28
五、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K)28
六、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29
七、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29
第五节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30
一、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30
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特点31
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使用31
四、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适用范围32
思考题与习题33
第三章 计量法规与法制管理34
第一节 我国的计量法规体系及法制管理34
一、我国的计量法规体系34
二、我国的计量监督管理体制35
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管理37
四、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39
五、计量检定的法制管理39
六、测量标准的建立及法制管理41
七、计量器具产品的法制管理43
第二节 商品量的计量监督管理47
一、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47
二、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48
第三节 计量技术法规51
一、计量技术法规的发展和现状51
二、计量技术法规的分类51
三、计量技术法规的应用53
第四节 国际计量技术文件54
一、OIML国际建议和国际文件54
二、采用国际建议和国际文件的原则55
思考题与习题57
第四章 计量技术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58
第一节 计量技术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58
一、计量技术机构的基本要求58
二、对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校准、检测工作公正性的要求58
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59
四、资源的配备和管理60
第二节 计量技术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60
一、计量标准、测量设备量值溯源的实施60
二、检定、校准、检测的运行61
三、内部审核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64
四、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64
思考题与习题64
第五章 测量数据处理66
第一节 测量误差的处理66
一、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66
二、测量误差的处理原则68
三、计量器具误差的表示与评定75
第二节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78
一、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78
二、统计技术的应用80
三、评定不确定度的一般步骤82
四、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与表示83
第三节 测量结果的处理和报告89
一、有效位数及数字修约规则89
二、测量结果的表示和报告90
思考题与习题92
第六章 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94
第一节 检定、校准和检测概述94
一、检定94
二、校准95
三、检测95
四、检定、校准与检测的区别与联系95
第二节 计量检定、校准、检测的实施96
一、计量器具检定的种类96
二、计量检定、校准、检测工作的实施96
第三节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检定规程及校准规范97
一、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97
二、计量检定规程99
三、计量校准规范101
第四节 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103
一、证书、报告的类型103
二、证书、报告的管理104
三、计量检定印、证104
第五节 计量检定和校准实例105
一、计量检定实例105
二、计量校准实例106
思考题108
第七章 计量标准的建立、考核及使用109
第一节 计量基准与计量标准109
一、计量基准109
二、计量标准110
三、标准物质111
第二节 计量标准的建立113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依据和条件113
二、建立计量标准的准备工作113
三、计量标准的命名规则114
第三节 计量标准的考核115
一、计量标准的考核要求及有关技术问题116
二、计量标准的考核程序和考评方法121
第四节 计量标准的使用124
一、计量标准的使用要求124
二、计量标准的保存和维护124
三、计量标准器或主要配套设备的更换125
四、计量标准的封存、撤销、恢复使用126
五、计量标准的技术监督126
思考题与习题126
第八章 比对、测量审核和期间核查128
第一节 比对128
一、比对的概念及作用128
二、比对的实施128
三、比对结果的评价134
四、比对结果举例134
第二节 测量审核135
一、测量审核的概念及作用135
二、测量审核的实施135
第三节 期间核查137
一、期间核查的概念及作用137
二、期间核查的实施138
三、核查结果处理和标准保存140
思考题与习题141
第九章 物理计量(一)142
第一节 几何量计量142
一、几何量计量的基本概念142
二、几何量计量的基准原理143
三、几何量计量的传递和溯源145
第二节 温度计量151
一、温度计量的基本概念151
二、国际温标的规定154
三、温度计量的基准原理155
四、温度计量的传递和溯源158
五、温度计量的发展160
第三节 力学计量162
一、力学计量的基本概念162
二、力学计量的基准原理163
三、力学计量的传递和溯源166
第四节 电磁学计量166
一、电磁学计量的基本概念166
二、电磁学计量单位的复现和实物计量基准168
三、电磁学计量的传递和溯源173
思考题与习题178
第十章 物理计量(二)180
第一节 光学计量180
一、光学计量的基本概念180
二、光学量计量基准184
三、光学量的传递与溯源185
第二节 声学计量190
一、声学计量的基本概念190
二、空气声计量191
三、超声计量194
四、水声计量195
第三节 电子学计量197
一、电子学计量的基本概念197
二、电子学计量标准198
三、电子学计量的量值传递203
四、电子学计量动态205
第四节 时间频率计量206
一、时间频率计量的基本概念207
二、时间频率基准208
三、时间频率计量技术211
四、时间频率量值的传递214
五、时间频率计量的发展217
第五节 电离辐射计量220
一、电离辐射计量的基本概念220
二、电离辐射量计量技术223
三、电离辐射量的量值传递228
思考题与习题229
第十一章 化学计量230
第一节 化学计量及其任务230
一、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230
二、化学计量的特点与任务231
第二节 化学计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31
一、物理化学计量231
二、分析化学计量232
第三节 化学计量的传递与溯源237
一、化学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准方法237
二、物理化学计量仪器的检定与校准237
三、分析化学计量仪器的检定与校准238
第四节 化学计量的发展240
一、新测量方法与技术240
二、化学计量面临的挑战和任务241
思考题与习题242
第十二章 计量新领域243
第一节 能源计量技术243
一、能源计量的定义243
二、能源计量的意义243
三、能源计量单位244
四、能源计量器具246
五、新能源发展中的计量问题246
第二节 食品及药品安全计量247
一、食品计量248
二、药品安全计量250
思考题与习题252
附录 部分相关计量法律法规目录253
参考文献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