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孙中山评传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林家有,张磊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7527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68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孙中山评传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与近代化的先驱1
第一章 满怀爱国与变革激情的青少年25
第一节 “贫困之农家子”25
一、背山望海的故乡——翠亨25
二、孙、中山的家世与童年30
第二节 从山乡走向世界37
一、前往檀香山37
二、开始接受西方教育42
第三节 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51
一、赴香港求学——“借医术为入世之媒”51
二、“四大寇”结盟密谋反清70
三、辗转澳门、广州悬壶济世74
第四节 两次投书——政治生涯初试80
一、致函乡邑绅耆试行社会改革80
二、上书李鸿章受挫立志革命87
第二章 开拓民主革命的道路95
第一节 以“强迫”手段“锄去恶劣政府”95
一、孙中山改良思想的萌发95
二、孙中山革命思想的酝酿102
第二节 兴中会的建立——走向共和的第一步105
一、兴中会建立的前因105
二、兴中会在檀香山首创108
三、香港兴中会总会机关的成立114
四、兴中会与会党118
第三节 革命“战争事业”的发端——“乙未广州之役”123
一、广州起义的背景123
二、广州起义的运作126
三、广州起义的影响133
第四节 流亡异域——“伦敦被难”与新的求索136
一、流亡异域的困顿137
二、命悬一线的被囚141
三、走出禁锢后的探究147
第五节 振奋人心的惠州起义152
一、与康党合作的因果152
二、惠州起义的谋划158
三、惠州起义的失败与积极作用164
第六节 迎接“新世纪的曙光”171
一、革命高潮的酝酿171
二、兴中会对保皇会的反击175
三、革命团体相继建立184
第三章 为创建独立、民主和富强的共和国而奋斗192
第一节 民主革命与近代化政纲的形成192
第二节 “革命之中枢”——中国同盟会的成立208
一、招集同志“合成大团”208
二、同盟会的成立212
三、同盟会组织的发展219
四、同盟会的内部分歧222
第三节 同保皇派的论战227
一、《民报》及发刊词227
二、在东京开展两条道路的大论战232
三、论战在东南亚地区的继续244
第四节 持续的反清武装斗争249
一、制订《革命方略》249
二、同盟会发动的萍浏醴起义255
三、策划领导两广和云南起义259
四、庚戌广州新军起义前后267
五、发动广州辛亥“三·二九”之役273
第五节 武昌起义和南京临时政府的组建281
一、武昌起义的爆发281
二、在美国和欧洲的活动289
三、组建南京临时政府299
四、南北议和与“让位”310
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国政治的制度性转型317
第四章 捍卫共和制度的“艰难顿挫”342
第一节 从“社会革命”到“二次革命”342
第二节 组建中华革命党与反袁斗争347
第三节 回天无力——两次护法运动354
第四节 《孙文学说》与“有志竟成”362
一、《孙文学说》与人文精神的新构建362
二、“鼓动风潮”再接再厉367
三、“心理建设”方略的内涵和特征370
第五节 《实业计划》与“再造民国”建设蓝图384
一、《实业计划》的制订384
二、实业建设的方案391
三、《实业计划》的重大意义401
第六节 《民权初步》与重行革命的政治启蒙409
一、《民权初步》的撰写409
二、《民权初步》中的“社会建设”414
三、《民权初步》撰写的意蕴418
第五章 联俄联共的决策422
第一节 国际无产阶级支持国共两党合作422
一、共产国际和苏俄对华政策的需要422
二、共产国际、苏俄推动中国共产党制订联合战线政策443
三、中国共产党“三大”的召开和统一战线政策的确立448
四、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和中国国民党态度的转变460
第二节 孙中山联俄的决策468
一、联俄的原因468
二、联俄的目的505
第三节 孙中山联共的决策519
一、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需要519
二、联共政策的确立534
三、联共改组国民党的目的544
第四节 扶助农工的决策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