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京华论丛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六十周年纪念文集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京华论丛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六十周年纪念文集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497863.jpg)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京华论丛”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6451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369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513页
- 主题词:社会科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京华论丛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六十周年纪念文集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3
一 中国古代文学3
近百年中国文化艺术中杜甫的潜在影响&廖仲安3
《洪范》晚出新证&牛鸿恩8
论贾母&段启明22
历史的沉思《桃花扇》解读&张燕瑾38
论杜甫“有神”说的美学渊源&王新霞52
试论关汉卿的“色目情结”关剧《窦娥冤》别解&侯会63
梅尧臣散文简论&李勤印74
释《诗经·小雅·节南山》“有实其猗”及“勿罔君子”王引之说平议&邓小军83
汉赋源于《周礼》“六诗”之赋&鲁洪生96
咏歌与吟诵中国早期诗歌体式生成问题研究&赵敏俐115
文体意识、创作经验与《文心雕龙》研究&左东岭138
上官婉儿主持诗坛的意义&吴相洲149
语录体与宋代诗学&马自力156
《西厢记》明清刊本演变述略&汪龙麟168
干宝生平事迹新考&张庆民182
《赋海大观》价值初探兼与《历代赋汇》比较&踪凡204
西子经典形象与祓禊之俗及魏晋隋唐的女性观&刘航217
试论袁宗道对公安派的开创之功&雍繁星228
《文心雕龙·诸子》篇“庄周述道以翱翔”释义&张敏杰239
柳宗元对势、时和舆论的思考&李青杉251
“以古文为时文”的创作形态及文学史意义&刘尊举258
文人心态的退缩与晚明小品的消亡&梁娟278
河汾之学几个问题新探&郭丽288
入云深处亦沾衣论《红楼梦》中的茗烟形象&黄翠华302
二 文艺理论315
中国走向近现代的启蒙先驱纪念李贽诞辰四百八十五周年忌辰四百一十周年&张建业315
新诗:呼唤自由的精神对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的几点思考&吴思敬338
文学与社会关系的重建论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文学转型&王光明351
大院顽主的荒唐岁月与成圣之路都梁《血色浪漫》解读&陶东风374
外位性理论与巴赫金文艺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邱运华391
回归感性意义日常生活美学论纲之一&王德胜405
僧祐及其与刘勰之关系考述&陶礼天416
新时期文论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引进与移植&邹华440
于以表情,爱著斯诗“魏晋文学自觉说”与“抒情传统说”平议&王南452
对待立义与中国文论话语形态的建构&夏静466
福柯在中国&汪民安483
1980年前后的走私录音机:消费、电子媒介与文化变迁&徐敏492
经典文体与文体的经典化&贾奋然511
以鬼神之魅,增人文之美文艺的装神弄鬼时代与文艺美学的美学把脉&魏家川523
知识制度与中国文论生产从嘉庆壬戌年会试事件说起&胡疆锋535
阿多诺:作为詹姆逊的幽灵否定辩证法阐释中的晚期马克思主义逻辑&孙士聪553
《古文观止》选文研究&李颖568
三 汉语言文字学579
四论古今字&洪成玉579
以“容器-内容”意象图式为认知底蕴的语言形式和修辞现象&张炼强586
中型语文词典加强释义理据性的思考&赵丕杰605
试论改体造字法&刘庆俄616
面向语言处理的计算与认知取向&周建设623
论汉字结构之新框架&黄天树633
论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合流为北京话ts、ts‘、s的合流方式&冯蒸647
上古汉语后附性“者”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洪波656
汉语儿童主观化表达发展的个案研究&张云秋 王悦婷673
关于语义的分类&司玉英694
儿童早期词汇-语义系统的形成与发展&邹立志701
北京话姓氏的儿化现象&江海燕716
宋代结构助词“底”(的)的新兴用法及其来源&刘敏芝727
自由逻辑中的存在问题&冯艳738
试论现代汉语的组合式命名&刘贤俊749
也谈动词“提”言说义的来源&王丽玲766
联绵字诸说研究&王伟丽775
北方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类型学考察&李子鹤787
《韵诠》与早期韵图模式&李红803
金文字际关系辨正五则&陈英杰814
试论“豕”字的上古韵部归属&张富海832
释甲骨金文中的“将”字兼说古文字“将”之流变&王子杨837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新见的“羔”字&莫伯峰845
文例对纠正卜辞误读的重要作用&刘影850
清华简《尹诰》“一德”论析&姚苏杰857
下册869
四 中国现当代文学869
试说诗家夏仁虎并略及其词作与骈散文&王景山869
莫言对司马迁的承续与对话&张志忠885
中国当代书画家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质&陈亚丽903
在阐释与抵抗阐释张力下的鲁迅遗产&王家平913
论早期新诗中的宗教印痕&张桃洲930
三自传:自我陈述与中国想象凌叔华、韩素音、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李宪瑜944
文本间性和自然的神谕:女诗人笔下意象的生态诗学内涵以爱斐儿、徐红为例&孙晓娅959
20世纪80年代以降台湾女性小说欲望书写的得与失&艾尤980
隐微修辞:以沦陷北平为论域(1937~1945)&袁一丹994
五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009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难题举要&林精华1009
遮蔽自我的“症候”表达论伍尔夫的家传小说《到灯塔去》&易晓明1024
韦利与翟理斯在英国诗学转型期的一场争论与反思&李冰梅1039
后现代语境下的历史、叙事与文学&庄美芝1055
论“话语的秩序”福柯话语理论的一次重要转折&黄华1069
洞察与体悟论唐纳德·金的日本小说批评&冯新华1077
作为概念的诗歌试论鲁宾施泰因“概念主义诗歌”的后现代诗学特征&刘胤逵1090
六 语文教育学1105
语文教学系统方法论纲&饶杰腾1105
语文教育的悖论及出路&朱贻渊1118
探索者的回归和创造&刘占泉1127
“春”的体验与感悟《满井游记》解读&史大明1135
从杜威的经验观探析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王倩1145
七 影视文学1159
全球化背景下国产商业大片的本土接受&凌燕1159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国家形象&胡谱忠1173
光影世界中的台湾原住民:从被塑造的客体到以主体的身份自我呈现&于丽娜1183
论转型期中国戏剧的“定位”&徐震1196
《龙门飞甲》:武侠视听新纪元与蔡崇辉谈3D摄影创作&程马志远 张磊1209
八 文秘学1221
对全国国有档案馆网布局问题的思考&杨霞1221
论“因为”“所以”单用时的选择倾向与使用差异&王忠玲1230
比较法视角下我国著作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之构建&陈霞1245
高等秘书教育职业化与秘书的可持续发展探析&高凯山 张轶楠1255
九 文化产业管理1263
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阶段性、转型与特征&包晓光1263
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及其实施路径——兼论师范院校媒介素养教育师资的培养问题&李艳1277
明星形象的价值再探讨与进化阶段划分&徐海龙1284
跨学科背景下文化产业的教学与研究&秦勇1296
数字技术发展对我国广告公司的影响研究&郭嘉1303
新闻客户端的内容观、运营观与产品观——解析网易新闻客户端的运作模式&罗赟1316
十 书法教学1323
中国书法史上的三次飞跃&曹利华1323
倪瓒画款书法的基调与流变&何学森1335
十一 教学改革1347
以学生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牛亚君1347
建构主义理论给高校职业规划课程教学的启示&姚志红1353
如何加大“学生投入”——关于“教学双推进计划”的一点思考&周颖1358
通识教育语境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陈晨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