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环境扫描 市场机会分析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企业环境扫描 市场机会分析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4498650.jpg)
- 林建山 著
- 出版社: 环球经济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环境扫描 市场机会分析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市场机会之评量1
第一节 机会评量之必要性3
第二节 机会评量程序4
第三节 环境变动与管理行动8
第二章 生态环境观念11
第一节 对环境之基本认知13
一、市场环境之四层次13
二、与环境之互动关系14
第二节 环境威胁16
一、环境威胁之定义16
二、五个案例18
三、威胁之分析方法20
第三节 行销机会22
一、行销机会之定义22
二、行销机会之分析23
三、机会之把握24
第三章 环境扫瞄27
第一节 发展趋势29
第二节 与经营定向之融合34
第四章 经济环境37
第一节 动态分析39
一、雷达动态分析图39
二、主要检核指标40
第二节 市场规模分析77
一、所得分布状况77
二、平均每人所得78
三、国民生产毛额89
第三节 经济本质分析94
一、国家之自然禀赋94
(一)自然资源94
(二)地形95
(三)气候96
二、经济活动本质97
(一)罗斯陶之五阶段论97
(二)主流产业97
(三)产业关联100
三、基础建设100
(一)运输101
(二)能源104
(三)通信104
(四)商业设施106
四、都市化程度106
(一)城乡差异106
(二)都市化与消费型态107
五、其他经济特征109
(一)通货膨胀109
(二)政府角色109
(三)外人投资110
第五章 科技环境111
第一节 科技竞争113
第二节 科技之市场效应114
第三节 PP革命——因休闲活动而崛起117
第四节 科技威胁120
第五节 科技之生产力效应121
第六节 科技预测123
一、德飞法123
二、总合描述法123
三、长期趋势外推法123
第六章 竞争环境125
第一节 竞争态势分析127
第二节 竞争本质变迁128
第三节 新竞争者之侦测129
第四节 中韩港星日之竞争力比较130
第七章 人口环境137
第一节 人口环境指标139
第二节 全球人口趋势140
一、高速成长140
二、开发中国家人口膨胀141
(一)非洲地区142
(二)中国大陆142
三、向都市集中144
四、高龄化倾向145
五、未来发展特质146
第三节 我国人口趋势149
一、人口成长149
二、性比率与年龄结构149
(一)性比率149
(二)年龄结构149
三、劳动力、就业人口与就业结构151
四、教育与职训155
五、女性的新角色155
六、婚姻状况与户数、户量157
七、人口迁徙与分布158
第八章 社会文化环境161
第一节 社会文化与市场机会163
一、社会文化之概念163
二、行销之文化面165
三、文化形成市场机会166
第二节 文化之构面168
一、FIT三层面理论168
二、文化分析170
三、PMS 10种主要活动171
四、市场分析七要素177
第三节 物质文化177
一、对生活方式之冲击178
二、先决条件179
三、市场机会181
第四节 语言文化183
一、开启文化的钥匙183
(一)情报与沟通184
(二)社会多样化185
二、沟通的桥梁187
第五节 审美观念188
一、设计188
二、色彩189
三、音乐190
四、品牌名称190
第六节 教育191
一、教育程度差距191
二、对行销工作影响193
第七节 宗教信仰194
一、万物有灵论194
二、印度教195
三、佛教196
四、回教与神道教197
五、基督教198
六、宗教与经济活动198
第八节 社会组织200
一、亲属关系200
二、地缘关系200
三、其他型态社会组织201
第九节 态度与价值观202
一、对行销活动的态度203
二、对成就的态度203
三、态度与消费行为204
第十节 美国价值观之演变204
一、偏好休闲206
二、享乐主义207
三、追摹导向208
四、安全感需要210
五、逆文化倾向211
第九章 政治法令环境215
第一节 政治环境217
一、政府扮演之角色218
(一)参与者218
(二)规范者219
二、意识型态219
(一)意识型态之冲突220
(二)国家主义221
三、政治安定性221
(一)政治不稳定指标222
(二)政策稳定性与赓续性224
四、国际关系225
第二节 政治环境之评估226
一、产品之政治敏感度227
二、市场之政治敏感度229
(一)外在因素229
(二)企业本身因素230
第三节 法律环境之节制力量231
第四节 美国有关行销活动立法235
一、反托拉斯法案237
二、食品药物法237
三、FTC法案238
四、克来登法案239
五、罗宾逊—派门法案240
六、零售价格维持法案242
七、反合并法案244
八、资讯公开及信用保护法245
九、其他律法246
第五节 国际法247
一、FCN与租税条款247
二、IMF与GATT248
三、国际贸易法规委员会249
四、国际标准组织249
五、专利250
六、商标251
七、国际性航空组织252
第六节 国外法律253
一、法律制度差异253
(一)习惯法254
(二)成文法254
(三)回教法系254
二、国外法律环境与行销组合255
(一)产品255
(二)订价256
(三)通路258
(四)促销258
第七节 国际争端与国际仲裁259
一、法律争端之裁定259
二、国际争端之求偿261
三、仲裁程序263
第十章 策略性环境侦测体系265
第一节 环境侦测体系之组织267
一、决策者之独立决策268
二、侦测小组268
三、环境侦测委员会268
四、专人或专责小组268
五、企业规画幕僚268
六、同业共同组成侦测单位269
七、国家层次之侦测机构269
第二节 策略性环境侦测体系270
一、侦测体系目标270
二、资讯来源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