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东部中 新元古界地质学与油气资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东部中 新元古界地质学与油气资源](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4521550.jpg)
- 孙枢,王铁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7923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65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583页
- 主题词:中新世-地质学-中国-文集;中新世-油气资源-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东部中 新元古界地质学与油气资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中—新元古代地层层序与划分3
第1章 全球新元古代沉积地层研究现状3
1.1 引言3
1.2 新元古代地球历史特征3
1.3 新元古代地层划分沿革6
1.4 新元古代地层学研究现状与展望11
1.5 全球新元古代沉积地层的发育特征与对比14
参考文献19
第2章 中国东部中—新元古代地层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进展25
2.1 引言25
2.2 华北中元古代地层的底界年龄新标定28
2.3 蓟县剖面缺失1.2 ~1.0Ga的Pt?地层29
2.4 青白口系骆驼岭组和景儿峪组在地层柱中的位置31
2.5 华南地区江南造山带年代学进展32
2.6 扬子克拉通“南华系”41
2.7 华南地区新元古代年代学新认识42
2.8 结论与讨论45
参考文献45
第3章 燕辽裂陷带中—新元古界地层序列和划分51
3.1 引言51
3.2 地层研究沿革53
3.3 地层序列57
3.4 地层划分依据73
3.5 《中国地层表(试用稿)》尚存问题78
3.6 新的建议82
3.7 基本结论和存在问题85
参考文献86
第4章 华南埃迪卡拉纪(震旦纪)生物地层学研究进展89
4.1 引言89
4.2 岩石地层序列89
4.3 碳同位素地层学特征90
4.4 微体古生物群特征及微化石生物地层序列91
4.5 宏体生物群特征及其生物地层序列93
4.6 生物地层序列与年代地层格架建立97
4.7 结论97
参考文献98
第二篇 中—新元古代地层、生-储-盖层发育与沉积背景107
第5章 华南新元古代地层、生-储-盖层发育与沉积环境107
5.1 引言107
5.2 新元古代地层框架与构造背景109
5.3 青白口纪沉积盖层的发育特征及区域对比110
5.4 南华系发育特征、划分与对比114
5.5 震旦系发育特征、地层划分与对比119
5.6 新元古代油气生-储-盖层的发育状况128
参考文献130
第6章 元古宙氧化-还原分层海洋与烃源岩的生物地球化学背景136
6.1 引言136
6.2 古海洋氧化-还原代指标137
6.3 元古宙古海洋的氧化-还原142
6.4 氧化-还原分层的前寒武纪海洋144
6.5 元古宙烃源岩及生物地球化学背景147
参考文献150
第7章 燕辽裂陷带中—新元古界层序地层、沉积相及生-储-盖组合配置研究158
7.1 区域地质概况158
7.2 层序地层学格架159
7.3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178
7.4 层序地层格架内生-储-盖组合189
7.5 结论191
参考文献192
第8章 南华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与沉积背景195
8.1 引言195
8.2 南华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196
8.3 南华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对比200
8.4 南华北地区中—新元古代沉积环境讨论204
8.5 南华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生烃潜力分析204
参考文献204
第9章 前寒武纪烃源岩特征与发育背景浅析207
9.1 引言207
9.2 烃源岩分布及特征208
9.3 烃源岩发育的规律与可能机制211
9.4 几个重要问题的讨论214
参考文献216
第三篇 中—新元古代沉积盆地发育的地质构造背景与岩浆活动221
第10章 元古宙中期(约1800~1300Ma)全球伸展盆地及其与哥伦比亚超大陆演化的关系221
10.1 引言221
10.2 西伯利亚古陆元古宙中期盆地223
10.3 印度温迪彦(Vindhyan)盆地228
10.4 北澳大利亚麦克阿瑟(McArthur)等盆地229
10.5 北美贝尔特(Belt)盆地232
10.6 波罗的(Baltica)古陆元古宙中期盆地233
10.7 华北克拉通元古宙中期盆地235
10.8 哥伦比亚超大陆聚散过程及其对中元古代盆地性质的制约239
10.9 结论242
参考文献242
第11章 华北元古宙的多期伸展与裂谷事件245
11.1 引言245
11.2 华北克拉通的古元古代末—新元古代主要裂谷与沉积地层246
11.3 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与物源258
11.4 主要的岩浆活动262
11.5 华北克拉通多期裂谷事件及其地质意义274
11.6 结论276
参考文献277
第12章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元古代沉积盆地演化287
12.1 引言287
12.2 区域地质背景288
12.3 地层格架289
12.4 沉积特征290
12.5 不整合面分析292
12.6 构造意义294
参考文献297
第13章 华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构造演化301
13.1 引言302
13.2 华南前新元古代结晶基底302
13.3 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304
13.4 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构造演化307
13.5 华南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演化的关系317
参考文献319
第14章 燕辽裂陷带中元古界下马岭组辉长辉绿岩岩床成岩机制与侵入时间325
14.1 区域地质背景325
14.2 辉长辉绿岩岩床的岩石学329
14.3 地球化学特征332
14.4 成岩年龄:斜锆石年代学336
14.5 燕辽裂陷带1400~1300Ma基性火成岩成岩机制339
参考文献341
第15章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华北克拉通烃源岩发育的耦合关系343
15.1 引言343
15.2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事件在华北克拉通的响应344
15.3 燕辽裂陷带宣龙坳陷下马岭组烃源岩的发育背景350
15.4 超大陆裂解与烃源岩发育的耦合关系358
15.5 结论362
参考文献362
第四篇 中—新元古界油气富集成藏、保存条件与资源前景371
第16章 全球与中国东部中—新元古界油气资源371
16.1 引言371
16.2 全球中—新元古界的油气资源372
16.3 中国东部中—新元古界油气资源385
16.4 结论397
参考文献398
第17章 燕辽裂陷带中元古界烃源层与油源401
17.1 引言401
17.2 中元古界烃源层段403
17.3 有机质类型与热演化413
17.4 中元古界油苗、沥青的烃源分析417
17.5 结论429
参考文献430
第18章 冀北坳陷中元古界油气成藏史重建433
18.1 引言434
18.2 石油地质背景434
18.3 冀北坳陷中—新元古界地层沉积-埋藏史重建437
18.4 冀北坳陷中—新元古界地层热演化史442
18.5 结论446
参考文献447
第19章 辽西坳陷中—新元古界生-储-盖组合与油气成藏条件分析449
19.1 引言449
19.2 区域地质背景450
19.3 辽西坳陷中元古界具备大规模成藏基本条件450
19.4 中—新元古界油苗原生性与古老地层油气勘探新领域464
19.5 晚期成藏利于油气资源的保存465
19.6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探讨467
参考文献468
第20章 南华北地区中—新元古界含油气性分析469
20.1 引言469
20.2 区域地质概要469
20.3 中—新元古界含油气性分析483
20.4 结论与讨论491
参考文献492
第21章 南华北地区下寒武统马店组烃源层研究497
21.1 引言497
21.2 马店组地质时代和岩性特征498
21.3 沉积-构造环境和分布特征502
21.4 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503
21.5 烃源岩有效性分析506
参考文献507
第22章 四川盆地及邻区震旦系含气性与勘探前景510
22.1 引言510
22.2 震旦系天然气勘探概况与成果510
22.3 南华纪地质事件与油气生成513
22.4 陡山沱组黑色页岩——扬子克拉通潜在的烃源层515
22.5 灯影组储层特征及其分布517
22.6 油气成藏问题521
22.7 勘探前景及勘探目标524
参考文献525
第23章 四川盆地震旦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勘探前景分析527
23.1 震旦系天然气勘探历史回顾527
23.2 地质构造背景与地层划分沿革529
23.3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研究533
23.4 油气运聚特征539
23.5 四川盆地震旦系天然气勘探前景539
参考文献541
第24章 川西北龙门山前山带沥青脉的石油地质特征542
24.1 引言542
24.2 特殊的地质背景543
24.3 沥青脉的分布与特征545
24.4 沥青理化性质和品位550
24.5 沥青物质来源探讨551
24.6 大沥青脉的成因机制557
参考文献558
附录 主题词分类索引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