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论
  • 吴洪成,田谧,李晨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4712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19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635页
  • 主题词:教材-历史-研究-中国-近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晚清时期的教科书1

第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科书3

第一节 传统教科书的延续,改革派批判传统教科书的主张4

一、鸦片战争时期传统教科书概述5

二、开明地主阶级批判传统教科书的主张6

第二节 西方传教士的译书活动与教科书的更生12

一、西方传教士的东来与译书活动12

二、教会学校的登陆与近代教科书的萌芽13

第三节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教科书16

一、太平天国对旧教科书内容的抨击16

二、太平天国对传统教科书的改造17

三、太平天国教科书的主要内容23

第二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科书31

第一节“中体西用”的课程观与洋务学堂的西学教科书31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产生32

二、张之洞《劝学篇》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课程观32

三、洋务学堂的西学教科书36

第二节 洋务派的译书机构与教科书39

一、京师同文馆的译书活动与教科书39

二、江南制造局的译书活动与教科书41

第三节 近代教科书的诞生45

一、“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成立的历史背景46

二、“学校教科书委员会”的教科书编译活动47

三、中华教育会、广学会的教科书编译活动55

四、其他西方传教士编译的教科书60

五、教会编译教科书活动评价61

第三章 维新运动时期的教科书65

第一节 维新运动时期教科书的更新66

一、维新思想的高涨与西学知识的传播66

二、维新派办学活动中的教科书68

第二节 出版机构与新式学堂编译教科书71

一、官书局72

二、商务印书馆72

三、南洋公学译书院73

四、近代学堂编辑教科书77

五、学堂编辑教科书活动评价90

第三节 留日学生编译教科书的活动93

一、由“西书”到“东书”——译书风向的转变93

二、留日学生编译教科书的状况97

三、留日学生编译教科书的历史影响101

第四章 清末新政与宪政时期的教科书(上)105

第一节 清末新学制对教科书的规定105

一、《教育世界》关于编译教科书的舆论宣传105

二、新学制有关编写教科书的条例109

第二节 京师大学堂编译书局编译的教科书110

一、京师大学堂编译书局的成立110

二、京师大学堂编译书局的成果115

三、京师大学堂编译书局教科书编译活动的评价116

第三节 民营出版机构编辑教科书的活动117

一、民营出版机构编辑教科书的历史背景118

二、商务印书馆120

三、其他出版机构134

四、民营出版机构编辑教科书活动的评价142

第四节 学部对教科书的审定143

一、教科书审定制的由来143

二、学部审定教科书的实况147

第五节 清末代表性的几类教科书156

一、国文教科书156

二、历史教科书158

三、英文教科书163

四、音乐教科书167

第五章 清末新政与宪政时期的教科书(下)169

第一节 学部编译图书局与部编教科书(一)169

一、学部编译图书局的成立169

二、学部编译图书局编辑的教科书173

三、学部编译图书局编辑教科书受到的批评177

四、学部编译图书局对教科书编辑的整顿及其成效181

第二节 学部编译图书局与部编教科书(二)183

一、清末宪政与学部编译图书局的教科书编审活动183

二、简易识字学塾的设立与教科书编写185

三、学部编译图书局编辑的国民教育教科书190

第二编 民国时期的教科书195

第六章 民国早期的教科书197

第一节 新教育宗旨的颁布与教科书197

一、新教育宗旨的制定对教科书的影响197

二、修订清末教科书203

三、审查教科书205

第二节 民营出版机构教科书的编辑活动206

一、中华书局206

二、商务印书馆210

三、开明书店212

第三节 复古主义教育思潮与教科书的回归213

第四节 五四运动与教科书216

一、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冲击下的教科书218

二、国语运动与白话文教科书的诞生226

第七章 民国后期的教科书(上)234

第一节“三民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与教科书235

一、“三民主义教育”方针对教科书的规范235

二、出版机构编辑的教科书239

第二节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余波与教科书244

第三节 白话文教科书的推进247

第四节 教科书的管理体制251

第五节 教科书编写的特点255

一、强烈的社会时代性255

二、教科书内容体例的科学性与现代性258

三、民营出版机构对教科书的突出贡献262

四、文、理科教科书编写比例的失衡266

第八章 民国后期的教科书(下)268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教科书268

一、“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与教科书269

二、抗日战争时期教科书的供给275

三、战时教科书编写的特点281

第二节 国民政府“复员时期”的教科书287

一、教育政策与教科书287

二、教科书编写的新特点289

第三编 日本侵华时期沦陷区奴化教育的教科书297

第九章 日本侵华时期沦陷区奴化教育的教科书概述299

第一节 沦陷区奴化教育方针与教科书300

一、沦陷区奴化教育的方针300

二、沦陷区奴化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307

第二节 沦陷区奴化教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审定318

一、日伪政权对教科书的删改及编纂318

二、华北伪政权、汪伪政权审定、篡改教科书321

三、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教科书举例325

第三节 沦陷区奴化教育教科书的内容分析327

一、教科书的设计以殖民者的利益为中心327

二、教科书的内容具有浓厚的封建道德伦理性及日本文化色彩328

第十章 蒙疆沦陷区奴化教育的教科书331

第一节 蒙疆伪政权奴化教育方针及课程设置332

一、蒙疆伪政权的建立332

二、蒙疆沦陷区的奴化教育方针335

三、蒙疆沦陷区奴化教育的学校课程设置337

第二节 蒙疆沦陷区奴化教育教科书的编审活动343

一、蒙疆沦陷区原教科书的禁用与新教科书的编写343

二、蒙疆伪政权对教科书的审定346

三、蒙疆沦陷区教科书的发行348

第三节 蒙疆沦陷区奴化教育教科书的特点350

一、教科书的设计以殖民者的需要为中心350

二、教科书内容渗透宗主国殖民奴化思想351

第十一章 华北沦陷区奴化教育的教科书354

第一节 华北伪政权的建立与奴化教育方针的制定354

一、华北伪政权的建立354

二、奴化教育方针的制定356

第二节 华北沦陷区奴化教育的学校课程设置358

一、日语课程359

二、封建复古课程362

三、军事训练课程364

四、农业职业课程367

五、课外活动368

第三节 华北沦陷区奴化教育教科书的审编活动369

一、华北伪政权审定教科书370

二、华北伪政权编写教科书373

第四节 华北沦陷区奴化教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78

一、教科书的设计以日本侵略者的意图为取向378

二、教科书充斥封建文化以加强奴化思想渗透379

三、教科书内容编写以日本化为取向380

第五节 华北沦陷区学校师生反抗日伪奴化教育教科书的斗争381

第十二章 汪伪政权统辖奴化教育的教科书385

第一节 汪伪政权的奴化教育方针与学校课程385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奴化教育方针与学校课程386

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奴化教育方针与学校课程389

第二节 汪伪政权统辖的奴化教育教科书编审状况392

一、原有教科书的删改393

二、奴化教育教科书的编审395

第三节 汪伪政权统辖奴化教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99

第四节 汪伪政权统辖奴化教育教科书的后果405

一、奴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毒害学生的心灵405

二、破坏我国教育事业,阻断文化进程406

三、削弱民众的抗日意识,消磨抵抗外来侵略的斗志406

第四编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教科书409

第十三章 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411

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教科书412

一、农村革命根据地教科书概述412

二、农村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编写原则420

三、农村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特点421

第二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科书430

一、陕甘宁边区的教科书431

二、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科书442

第三节 解放区的教科书459

一、普通教育的教科书460

二、干部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教科书467

三、解放区教科书的特点471

第十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科书47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科书的编写背景477

一、巩固新政权的时代呼唤478

二、教育发展的自身诉求478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科书的发展概要479

一、除旧布新,积极探索479

二、以俄为师,充分借鉴483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典型教科书的比较分析485

一、教科书的编写意旨485

二、教科书的编写内容486

三、教科书的编写组织488

四、教科书的封面设计及排版样式488

五、教科书的编写意义及编写价值489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科书的编写特点及基本经验489

一、教科书编写的主要特点490

二、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经验493

第十五章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教科书496

第一节独立探索编写教科书497

一、编写教科书的社会背景497

二、教科书嬗变概述497

第二节 调整提高统编教科书501

一、第三套全国通用的教科书502

二、各地自编补充教科书和乡土教科书506

第三节 稳步调整编写教科书507

一、教科书的编写设计508

二、教科书的编写理念508

三、教科书的编写特点508

四、教科书的内容变革508

第四节 持续平缓重修教科书513

第五节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教科书的编写特色及启示514

一、教科书的编写特色514

二、教科书的编写启示515

第十六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科书517

第一节 编写教科书的新探索518

第二节 自编教科书的活动520

一、暂用教科书阶段521

二、试用教科书阶段527

第三节 编写教科书活动的整顿532

一、《语文》教科书534

二、《历史》教科书534

三、外语教科书535

四、数学教科书536

五、《物理》《化学》和《农业基础知识》536

六、艺术教科书537

第四节“开门办学”编写教科书538

一、“批林批孔”运动538

二、“开门办学”539

三、“批林批孔”时期教科书的编写特点543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教科书545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教科书545

一、教科书建设的背景分析545

二、教科书的恢复和编写探索552

三、新教科书的特色554

第二节 改革开放大发展时期的教科书560

一、教科书的发展走向561

二、教科书的创新——“八套半”教科书的出现564

三、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新突破570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新时期的教科书57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新时期的教科书573

一、教育政策的嬗变对教科书的影响574

二、教科书的调整和改革579

三、教科书演变的主要特点584

四、教科书内容、体例的调整589

第二节21世纪教科书的演变及展望596

一、教育变革对教科书的影响596

二、21世纪教科书的新特征602

三、未来教科书改革的展望607

参考文献613

后记6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