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河北省集约用海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曾昭春,李志伟,梁永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9672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海洋环境-生态环境-环境影响-研究-河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河北省集约用海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河北省海域概况与集约用海3
第1章 河北省海域概况3
1.1 地理概况与区位条件3
1.2 自然环境状况4
1.2.1 地质地貌4
1.2.2 海域气候4
1.2.3 水文条件5
1.2.4 海洋生物6
1.3 海洋环境质量现状7
1.3.1 海水环境质量7
1.3.2 海洋沉积物质量10
1.3.3 海洋生物质量11
1.4 滨海湿地13
第2章 海洋资源现状15
2.1 海域空间资源15
2.1.1 岸线资源15
2.1.2 滩涂资源16
2.1.3 浅海资源17
2.1.4 海岛资源18
2.1.5 土地资源19
2.2 港址资源19
2.2.1 港址资源数量19
2.2.2 综合型港址资源19
2.2.3 渔港资源20
2.3 海洋油气资源21
2.4 海洋水产资源21
2.4.1 海洋捕捞21
2.4.2 海水养殖24
2.5 滨海旅游资源25
2.5.1 旅游资源的类型25
2.5.2 滨海旅游资源的分布27
2.5.3 滨海旅游资源的特点27
第3章 沿海区域社会经济状况29
3.1 海洋经济29
3.1.1 海洋经济发展基础29
3.1.2 海洋经济发展现状30
3.1.3 海洋经济发展历程32
3.1.4 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36
3.2 主要海洋产业37
3.2.1 海洋渔业38
3.2.2 海洋盐业43
3.2.3 海洋交通运输业47
3.2.4 海洋船舶业51
3.2.5 海洋化工业53
3.2.6 海水利用56
3.2.7 海洋工程建筑业58
3.2.8 滨海旅游业58
3.2.9 海洋油气业62
3.2.10 海洋产业发展基本特征63
3.3 社会发展64
3.3.1 沿海地区人口64
3.3.2 沿海地区城镇化74
第4章 河北省海域污染状况77
4.1 陆源排污状况77
4.1.1 主要江河污染物入海情况77
4.1.2 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状况88
4.2 海上污染源97
4.2.1 海水养殖97
4.2.2 油气开采98
4.2.3 海洋倾倒99
4.2.4 海上溢油污染事故99
4.3 河北省海域污染状况变化100
4.3.1 2010年海域污染状况100
4.3.2 2011年海域污染状况102
4.3.3 2012年海域污染状况103
4.3.4 河北省海域污染状况的变化104
第5章 主要集约用海区域及其概况106
5.1 集约用海的定义及研究区域的选择106
5.1.1 曹妃甸工业区106
5.1.2 沧州渤海新区107
5.2 曹妃甸集约用海区域概况109
5.2.1 地理概况109
5.2.2 地形地貌110
5.2.3 气象气候112
5.2.4 海洋水文114
5.2.5 海水化学118
5.2.6 地质构造118
5.2.7 规划及实施情况118
5.2.8 经济发展状况126
5.3 沧州渤海新区集约用海区域概况126
5.3.1 地理概况126
5.3.2 地形地貌126
5.3.3 气象气候127
5.3.4 海洋水文128
5.3.5 海水化学129
5.3.6 地质构造129
5.3.7 规划及实施情况130
5.3.8 经济发展状况133
第二篇 集约用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37
第6章 集约用海区域开发历程137
6.1 区域用海海岸线的演变137
6.1.1 海岸线确定技术方法137
6.1.2 区域用海海岸线的变化过程141
6.1.3 海岸线变化特征144
6.1.4 重点集约用海区域岸线变化145
6.2 区域围填海活动的演变148
6.2.1 围填海遥感识别方法148
6.2.2 区域围填海活动变化过程152
6.2.3 围填海活动的演进特征155
6.2.4 重点集约用海区域围填海活动155
6.3 区域海域使用的现状及其演变157
6.3.1 河北省海域使用现状157
6.3.2 海域使用结构布局162
6.3.3 海域使用状况演进过程分析167
6.3.4 海域使用的特点及存在问题178
第7章 集约用海对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的影响180
7.1 集约用海区域海水环境质量的变化180
7.1.1 曹妃甸工业区180
7.1.2 沧州渤海新区183
7.1.3 集约用海对海水环境质量的影响188
7.2 集约用海区域沉积物环境质量的变化189
7.2.1 曹妃甸工业区189
7.2.2 沧州渤海新区193
7.2.3 集约用海对海域沉积物环境质量的影响196
7.3 集约用海区域海洋生物质量的变化197
7.3.1 曹妃甸工业区197
7.3.2 沧州渤海新区198
7.3.3 集约用海对海洋生物质量的影响200
第8章 集约用海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201
8.1 集约用海区域浮游植物资源状况201
8.1.1 曹妃甸工业区201
8.1.2 沧州渤海新区203
8.1.3 集约用海对浮游植物资源的影响204
8.2 集约用海区域浮游动物资源状况205
8.2.1 曹妃甸工业区205
8.2.2 沧州渤海新区208
8.2.3 集约用海对浮游动物资源的影响210
8.3 集约用海区域底栖生物资源状况210
8.3.1 曹妃甸工业区210
8.3.2 沧州渤海新区213
8.3.3 集约用海对底栖生物资源的影响216
8.4 集约用海区域游泳动物资源状况217
8.4.1 曹妃甸工业区217
8.4.2 沧州渤海新区219
8.4.3 游泳动物资源的年际间变化220
8.4.4 集约用海对游泳动物资源的影响222
8.5 集约用海区域潮间带生物资源状况223
8.5.1 曹妃甸工业区223
8.5.2 沧州渤海新区224
8.5.3 集约用海对潮间带生物资源的影响226
8.6 集约用海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226
第9章 集约用海区域地形地貌的变化228
9.1 集约用海区域滨海湿地景观的变化228
9.1.1 滨海湿地遥感监测分类系统228
9.1.2 河北省滨海湿地时空变化分析228
9.1.3 河北省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232
9.1.4 重点集约用海区域滨海湿地的变化236
9.1.5 结论239
9.2 集约用海区域水文与冲淤环境变化240
9.2.1 水文与冲淤环境现状240
9.2.2 集约用海实施后水文与冲淤环境状况241
9.2.3 集约用海区域水文与冲淤环境变化247
9.2.4 集约用海区域水文与冲淤环境变化机制分析261
第10章 集约用海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264
10.1 敏感区定义及其类型264
10.1.1 环境敏感区定义264
10.1.2 环境敏感区的筛选264
10.2 自然保护区264
10.2.1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5
10.2.2 黄骅古贝壳堤自然保护区272
10.2.3 乐亭石臼坨诸岛海洋自然保护区273
10.3 产卵场与珍稀物种分布区274
10.3.1 文昌鱼分布区274
10.3.2 鱼类产卵场284
第11章 集约用海区域海洋灾害的变化286
11.1 地质灾害286
11.1.1 海水入侵286
11.1.2 海岸侵蚀288
11.1.3 土壤盐渍化289
11.1.4 地面沉降290
11.2 海洋气象灾害291
11.2.1 风暴潮灾害291
11.2.2 海浪291
11.2.3 海冰292
11.3 海洋生物灾害292
11.3.1 河北省近岸海域赤潮灾害293
11.3.2 河北省海域赤潮形成的影响因素297
第12章 集约用海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300
12.1 集约用海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300
12.1.1 集约用海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影响300
12.1.2 集约用海对海洋环境质量的影响301
12.1.3 集约用海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302
12.1.4 集约用海对滨海湿地的影响303
12.1.5 集约用海对区域海域水动力环境的影响304
12.1.6 集约用海对海洋灾害的影响305
12.1.7 集约用海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306
12.2 集约用海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307
12.2.1 水环境质量下降,海洋环境污染严重307
12.2.2 海洋生物资源衰退307
12.2.3 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重,赤潮加剧308
12.2.4 生境持续退化,海洋生态服务功能下降309
12.2.5 海洋开发不合理,敏感区遭受破坏310
第三篇 集约用海评价313
第13章 重点区域集约用海对海洋资源影响评估313
13.1 评价指标体系313
13.1.1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313
1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15
13.1.3 评价指标与计算方法316
1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322
13.2.1 曹妃甸区域集约用海资源优势322
13.2.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323
13.3 曹妃甸区域集约用海对海洋资源影响评估方法325
13.3.1 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325
13.3.2 评价方法326
13.3.3 影响程度判据326
13.4 曹妃甸区域集约用海对海洋资源的影响评估结果327
第14章 重点区域集约用海的适宜性评估328
14.1 集约用海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328
14.1.1 评价的原则328
1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29
14.1.3 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330
14.2 集约用海适宜性评价模型336
14.2.1 集约用海适宜性计算方法336
14.2.2 权重确定方法337
14.2.3 阈值确定337
14.2.4 等级划分337
14.3 曹妃甸区域集约用海适宜性评价结果337
14.3.1 指标数据来源337
14.3.2 曹妃甸区域集约用海适宜性评估指标量化结果343
14.3.3 评价结果344
结语346
参考文献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