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沙遗址 阳光地带二期地点发掘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金沙遗址 阳光地带二期地点发掘报告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978750105196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10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651页
  • 主题词:巴蜀文化-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发掘报告-成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沙遗址 阳光地带二期地点发掘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地理环境3

第二节 历史沿革5

第三节 考古历程7

一 金沙遗址考古概述7

1.第一阶段:初始期10

2.第二阶段:兴盛期10

3.第三阶段:整理期11

二 发掘经过11

三 整理经过16

第二章 综述17

第一节 地层综述17

一VT2310~VT5310北壁17

二VT3901~T3930、ⅧT3901~T3902西壁18

三VT4501~T4508、ⅧT4501~T4510西壁19

第二节 遗物综述19

一 陶器21

1.尖底杯21

2.尖底盏23

3.尖底盂25

4.尖底罐26

5.高领罐26

6.束颈罐28

7.钵31

8.钵形器31

9.豆31

10.尊31

11.尊形器31

12.杯形器32

13.壶形器32

14.簋形器32

15.筒形器33

16.盒形器33

17.壶33

18.瓶34

19.盆34

20.瓮36

21.缸37

22.器盖38

23.盔形器39

24.陶臼39

25.坩埚39

26.纺轮40

27.支柱41

28.器座42

29.器纽43

30.器耳44

31.器底44

32.圈足器45

33.圈足46

34.袋足47

35.豆柄48

二 玉石器48

(一)玉器48

1.玉斧48

2.玉锛48

3.玉料半成品48

(二)石器49

1.石斧49

2.石斧半成品49

3.石锛49

4.石凿49

5.耳玦50

6.磨石50

7.石芯50

8.石料50

三 铜器50

1.铜刀50

2.铜刻刀50

3.铜凿50

4.铜蝉51

5.铜剑51

6.铜镞51

第三章 地层堆积52

第一节第⑥层出土遗物52

一 陶器52

1.尖底杯55

2.高领罐55

3.束颈罐61

4.钵64

5.钵形器66

6.尊形器66

7.壶形器67

8.簋形器67

9.筒形器(罐)69

10.壶69

11.盆71

12.瓮74

13.缸78

14.器盖81

15.盔形器82

16.坩埚82

17.纺轮83

18.支柱84

19.器座85

20.器纽85

21.器耳86

22.器底87

23.圈足器89

24.圈足89

25.袋足93

26.豆柄94

二 玉石器94

1.玉斧94

2.石凿94

三 铜器94

铜镞94

第二节第⑤层出土遗物95

一 陶器95

1.尖底杯97

2.尖底盏99

3.尖底盂100

4.高领罐100

5.束颈罐107

6.钵形器116

7.尊116

8.尊形器116

9.簋形器118

10.盒形器121

11.壶121

12.瓶124

13.盆124

14.瓮128

15.缸136

16.器盖141

17.盔形器143

18.陶臼144

19.坩埚144

20.纺轮145

21.支柱147

22.器座149

23.器纽150

24.器耳152

25.器底154

26.圈足器156

27.圈足157

28.袋足162

29.豆柄163

30.器流164

二 玉石器164

1.玉料半成品164

2.石锛164

3.石凿165

4.耳玦165

5.磨石165

三 铜器165

1.铜刀165

2.铜刻刀165

3.铜凿165

4.铜镞166

5.铜块166

6.铜渣浮游物167

四兽骨167

1.关节167

2.肢骨167

第三节第④b层出土遗物167

一 陶器167

1.尖底罐167

2.高领罐167

3.簋形器170

4.壶171

5.盆172

6.瓮173

7.缸175

8.器底175

9.圈足175

10.袋足177

二 玉石器177

石锛177

三 铜器177

铜镞177

第四节 采集品177

一 陶器177

纺轮177

二 玉石器178

磨石178

第五节 地层分期178

第四章 建筑遗存180

第五章 灰坑182

第一节 灰坑分类182

一A型182

(一)Aa型182

1.H1154182

2.H1162185

3.H1163185

4.H1 169185

5.H1321186

6.H1323186

7.H 1324186

8.H1325188

9.H 1327189

10.H1336192

11.H1337192

12.H1340192

13.H 1346193

14.H1354195

15.H1355195

16.H1356197

17.H 1362198

18.H 1357202

19.H1361202

20.H 1360202

21.H 1375206

22.H 1377207

23.H1391207

24.H 1365210

(二)Ab型211

1.H1155211

2.H1320211

3.H1332212

4.H1335215

5.H 1344219

6.H1349219

7.H1370221

二B型223

(一)Ba型223

1.H1160223

2.H1161224

3.H1338225

4.H 1353225

5.H1359227

6.H1371228

7.H1372230

(二)Bb型231

1.H1329231

2.H1352231

3.H1363233

4.H1351235

三C型237

(一)Ca型237

1.H1152237

2.H1331237

3.H1339239

4.H1378239

5.H1364240

6.H1399240

(二)Ch型241

1.H1151241

2.H 1348241

3.H1153243

4.H 1330245

5.H 1322245

6.H 1343246

四D型249

1.H 1347249

2.H 1350251

3.H 1382252

4.H 1383253

5.H1367253

6.H 1328254

7.H1156256

8.H 1384258

第二节 灰坑分期258

第六章 陶窑268

第一节 陶窑介绍268

1.Y11268

2.Y12271

3.Y13273

4.Y14275

5.Y15277

6.Y97279

7.Y28280

8.Y29282

9.Y30283

10.Y31285

11.Y32286

12.Y33288

13.Y35290

14.Y45291

15.Y50293

16.Y51296

17.Y54297

18.Y55299

19.Y56303

20.Y57306

21.Y59308

22.Y67311

23.Y69312

24.Y71314

25.Y73317

第二节 陶窑分期320

第三节 陶窑的文化特征324

一 各期特征324

二 支柱325

三 产品分析326

四 相关建筑326

五 装饰风格326

第七章 墓葬328

第一节 甲类墓328

一Aa型328

1.M129328

2.M130329

3.M131329

4.M137330

5.M 138330

6.M 140331

7.M 146332

8.M 147332

9.M 150333

10.M158334

11.M 159334

12.M 160335

13.M161335

14.M361335

15.M367336

16.M368337

17.M374337

18.M378337

19.M381338

20.M382339

21.M383340

22.M391340

23.M400341

24.M418342

25.M419343

26.M421343

27.M422344

28.M423344

29.M424345

30.M425345

31.M426345

32.M433345

33.M436348

34.M437348

35.M445348

36.M447349

37.M449350

38.M476350

39.M477351

40.M478352

41.M482352

42.M485353

43.M497353

44.M498354

45.M643354

46.M649355

47.M688356

48.M691357

49.M694357

50.M698357

51.M699358

52.M701358

53.M703360

54.M709361

55.M731361

56.M745362

57.M777362

58.M808363

59.M493364

二Ah型365

1.M125365

2.M 141365

3.M 155366

4.M 157367

5.M375367

6.M376368

7.M377368

8.M427369

9.M430369

10.M475370

11.M479370

12.M490371

13.M491371

14.M494372

15.M500372

16.M644372

17.M695373

18.M697373

19.M704374

20.M728374

三B型375

(一)Ⅰ式375

1.M707375

2.M784375

3.M793376

(二)Ⅱ式376

1.M496376

2.M641377

3.M721377

四C型378

M386378

五D型379

1.M 142379

2.M487379

3.M364380

六E型381

1.M126381

2.M372381

3.M397384

4.M384385

5.M398385

6.M399386

7.M499387

8.M696387

9.M700387

第二节 乙类墓388

一A型389

1.M 151389

2.M 154390

3.M736391

4.M742391

5.M743392

6.M753393

7.M165393

8.M394394

9.M715394

10.M718395

11.M750395

12.M774396

13.M775396

14.M816397

15.M781397

二B型398

1.M727398

2.M763398

3.M780401

4.M438401

5.M741403

6.M751404

第三节 墓葬分期405

第四节 墓葬形制与丧葬习俗410

第八章 结语413

第一节 分期与年代413

一 分期413

(一)第一期遗存413

1.第一期早段文化遗存特征413

2.第一期中段文化遗存特征414

3.第一期晚段文化遗存特征414

(二)第二期遗存415

1.第二期早段文化遗存特征415

2.第二期晚段文化遗存特征415

二 年代推断416

第二节 文化性质分析418

一 文化性质分析418

1.阳光地带二期地点商周遗存的文化面貌与特征418

2.金沙遗址阳光地带二期地点聚落布局变迁与发展422

二 问题与展望422

附表424

附表一 阳光地带二期灰坑登记表424

附表二 阳光地带二期陶窑登记表437

附表三 阳光地带二期墓葬登记表441

附录466

附录一 阳光地带二期地点出土人骨初步鉴定466

附录二 阳光地带二期地点出土动物骨骼研究473

附录三 阳光地带二期地点浮选结果分析报告476

附录四 阳光地带二期墓葬出土玉石器分析493

后记5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