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河中游近期水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响应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黄河中游近期水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 冉大川,左仲国,吴永红,李雪梅,李智慧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3933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黄河-中游河段-含沙水流-影响-人类活动-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黄河中游近期水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响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黄河中游近期水土保持概况2

1.3 黄土高原近期生态变迁4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6

1.5 研究内容、目标和范围7

1.5.1 研究内容7

1.5.2 研究目标8

1.5.3 研究范围8

1.6 技术路线8

1.7 黄河中游水沙变化以往研究综述9

1.7.1 研究项目综述10

1.7.2 取得的主要认识12

1.7.3 研究成果差异简析13

1.7.4 存在的主要问题15

第2章 黄河中游环境特征及近期水沙变化特点19

2.1 河龙区间特征及近期水沙变化特点19

2.1.1 河龙区间环境特征19

2.1.2 近期水沙变化特点21

2.1.3 小结38

2.2 泾河流域特征及近期水沙变化特点39

2.2.1 泾河流域环境特征39

2.2.2 近期水沙变化特点40

2.2.3 “2003.8.25”暴雨概况44

2.3 北洛河流域特征及近期水沙变化特点45

2.3.1 北洛河流域环境特征46

2.3.2 近期水沙变化特点47

2.4 渭河流域特征及近期水沙变化特点50

2.4.1 渭河流域环境特征50

2.4.2 近期水沙变化特点51

2.4.3 2003年渭河“华西秋雨”简述62

2.5 汾河流域特征及近期水沙变化特点63

2.5.1 汾河流域环境特征63

2.5.2 水利水土保持概况65

2.5.3 近期水沙变化特点66

第3章 黄河中游近期水沙变化“水文法”分析71

3.1 基本概念71

3.2 计算方法72

3.2.1 降雨强度对产流产沙的影响机理72

3.2.2 降雨产流产沙经验模型法72

3.2.3 降雨影响减水减沙量的计算方法76

3.2.4 河龙区间未控区减水减沙量的计算方法76

3.3 河龙区间近期“水文法”计算成果分析77

3.3.1 有控支流近期减水减沙量计算77

3.3.2 未控区近期减水减沙量计算77

3.3.3 河龙区间近期水沙变化水文分析汇总86

3.4 泾洛渭汾河近期“水文法”计算成果分析87

3.4.1 泾河87

3.4.2 北洛河89

3.4.3 渭河89

3.4.4 汾河91

3.5 减水减沙效益的空间分布特点94

3.5.1 河龙区间西部支流95

3.5.2 河龙区间东部支流96

3.5.3 泾洛渭汾河96

3.6 小结98

第4章 黄河中游近期水沙变化“水保法”分析99

4.1 水利水保措施数量核实99

4.1.1 河龙区间水利水保措施数量核实99

4.1.2 泾洛渭汾河水利水保措施数量核实106

4.2 以洪算沙法111

4.2.1 坡面措施减洪量计算方法111

4.2.2 “以洪算沙”模型121

4.3 指标法123

4.4 淤地坝减洪减沙量计算128

4.4.1 河龙区间淤地坝减洪减沙量计算方法128

4.4.2 泾洛渭汾河淤地坝减洪减沙量计算方法132

4.5 水利措施减水减沙量计算134

4.5.1 水库减水减沙量计算134

4.5.2 灌溉减水减沙量计算135

4.6 河道冲淤量和工业、城镇生活用水量135

4.6.1 影响河道输沙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135

4.6.2 河道冲淤量计算方法136

4.6.3 工业、城镇生活用水量137

4.7 人类活动增洪增沙量137

4.7.1 陡坡开荒137

4.7.2 开矿137

4.7.3 修路137

4.8 未控区减水减沙量的计算138

4.9 计算结果分析138

4.9.1 河龙区间138

4.9.2 泾洛渭汾河149

第5章 淤地坝拦沙的泥沙级配组成分析158

5.1 已有研究综述158

5.1.1 准格尔旗水利电力局等研究成果158

5.1.2 刘纯明研究成果159

5.1.3 徐建华等研究成果159

5.1.4 毕慈芬等研究成果159

5.1.5 左仲国等研究成果160

5.2 取样地点遴选和取样方法160

5.2.1 皇甫川流域160

5.2.2 窟野河流域161

5.2.3 钻孔取样点布设与取样方法162

5.3 淤地坝拦沙的泥沙级配组成分析163

5.3.1 钻孔取样基本情况163

5.3.2 淤地坝拦截粗泥沙百分数排序165

5.3.3 淤地坝中粗泥沙百分数沿纵向分布规律167

5.3.4 淤地坝中粗泥沙百分数沿垂线分布规律168

5.3.5 原生态?50原与淤地坝?50淤的关系168

5.3.6 影响原生态泥沙级配组成的主要因素170

5.3.7 四种原生态土壤粒径级配组成大小排序171

5.3.8 各种颜色砒砂岩颗粒级配组成排序177

5.4 淤地坝“拦粗排细”可行性分析178

5.4.1 砒砂岩地区土壤侵蚀机理178

5.4.2 砒砂岩地区暴雨洪水181

5.4.3 砒砂岩地区营造沟道人工湿地的潜力183

5.4.4 淤地坝建设对水环境的调节作用183

5.4.5 相关研究与监测建议184

5.5 小结185

第6章 黄河中游近期水沙变化若干重要问题研究187

6.1 河龙区间近期水保措施拦减粗泥沙不同作用分析187

6.1.1 近期水利水保措施拦减粗泥沙量分析187

6.1.2 近期水保措施拦减粗泥沙不同作用分析190

6.2 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的拦沙减淤效果194

6.2.1 不同来源区洪水分组泥沙冲淤特性194

6.2.2 黄河中游近期拦沙减淤效果197

6.2.3 《多沙粗沙区拦沙工程规划》拦沙减淤效果198

6.2.4 小结201

6.3 基于最大减沙效益的水保措施配置比例分析201

6.3.1 近期水保措施减洪减沙比例及其变化202

6.3.2 河龙区间水保措施配置比与减沙比关系分析204

6.3.3 河龙区间坝地配置比与减沙比分析205

6.3.4 最大减沙效益对应的水保措施配置比例206

6.3.5 小结208

6.4 生态修复对北洛河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分析208

6.4.1 林率与产流产沙关系208

6.4.2 小流域生态修复的减水减沙作用分析210

6.5 近期治理对典型支流水沙关系的影响分析211

6.5.1 对降雨径流关系及降雨产沙关系的影响211

6.5.2 对径流泥沙关系的影响214

6.5.3 小结216

6.6 泾河流域淤地坝拦沙对降雨的响应分析216

6.6.1 淤地坝的拦沙减蚀机理217

6.6.2 淤地坝拦沙量与降雨量关系分析217

6.6.3 淤地坝拦沙量与洪水量关系分析220

6.6.4 小结222

6.7 基于暴雨的水保措施减洪减沙作用分析222

6.8 减水减沙尺度问题简析225

6.8.1 淤地坝拦沙量与减蚀量的尺度关系225

6.8.2 河龙区间减水减沙尺度问题简析226

6.8.3 泾河流域减沙效益尺度问题简析229

6.8.4 近期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水资源效应230

6.9 晋陕蒙接壤地区生产建设项目影响评价231

6.9.1 晋陕蒙接壤地区生产建设项目概况231

6.9.2 生产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典型调查231

6.9.3 生产建设项目对水土流失和水资源影响评价233

第7章 减水减沙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论证236

7.1 近期减水减沙总体计算结果236

7.1.1 “水文法”计算结果236

7.1.2 “水保法”计算结果236

7.1.3 河龙区间236

7.1.4 泾洛渭汾河237

7.2 降雨影响与综合治理影响237

7.2.1 河龙区间239

7.2.2 泾洛渭汾河239

7.3 近期减水减沙成因240

7.3.1 水保措施240

7.3.2 水利措施243

7.3.3 水利水保措施244

7.3.4 封禁治理244

7.3.5 河道冲淤245

7.3.6 人为新增水土流失245

7.4 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论证245

7.4.1 与“水沙基金”2的对比245

7.4.2 其他旁证246

7.4.3 成果合理性分析248

7.5 研究小结250

7.5.1 黄河中游地区近期减水减沙结果250

7.5.2 河龙区间近期减水减沙结果251

7.5.3 泾洛渭汾河近期减水减沙结果251

7.5.4 人类活动与降雨变化对近期减水减沙的影响251

7.5.5 近期水利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作用252

第8章 结论与展望253

8.1 取得的研究成果253

8.2 主要研究进展256

8.3 研究建议与展望257

参考文献2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