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策与族群态度 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策与族群态度 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实证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4627286.jpg)
- 孔建勋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247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民族问题-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策与族群态度 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本项研究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1
二、本项研究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5
第一章 文献回顾和理论假设9
第一节 国内民族学界对“民族”和“族群”的概念之争9
第二节 社会公正理论视野中的族群问题研究13
第三节 新、马、泰三国的相关文献综述15
一、新加坡15
二、马来西亚18
三、泰国27
第四节 理论假设与研究方法30
一、资料搜集手段与过程31
二、资料分析技术与适用软件32
第二章 多元、平等与和谐:新加坡的族群政策评述34
第一节 新加坡的族群关系发展简史35
一、新加坡实行自治以前的族群关系35
二、新、马“闹家”与族群关系37
三、新加坡建国初期的族群关系40
第二节 新加坡多元族群的和谐政策与族群和谐关系43
一、在思想上构建一整套“新加坡人”的共同价值观体系43
二、保证各族群在政治和法律上一律平等44
三、承认族群差异性,对少数族群提供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48
四、努力发展经济,为各族群提供均等的参与经济建设和享受经济成果的机会49
五、尊重各族群的族群特性,弘扬各族群的传统文化49
六、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和平等,促进宗教和谐50
七、在语言和教育方面追求各族群平等发展51
八、加强社团和社区管理制度,促进各族群和谐相处53
九、对外政策制定中的族群和谐因素54
第三节 族际公正视角下的新加坡多元族群和谐政策55
第三章 从土著优先到公平发展:马来西亚族群政策综述61
第一节 “5·13”事件与马来西亚政府的土著优先政策62
一、独立以来的族群问题概况62
二、政党与族群关系63
三、语言文化和教育政策的族群因素68
四、土著优先的经济发展政策69
第二节 马来西亚族群政策与印度人的政治经济地位71
一、印度人的政治地位71
二、“新经济政策”下印度人的经济地位82
第三节 原住民奥朗阿斯里人与政府的同化政策86
一、马来亚独立前的奥朗阿斯里人86
二、独立以来马来(西)亚政府针对阿斯里人的族群政策90
三、原住民事务部概况94
第四节 马来西亚的“2020年宏愿”与新世纪的族群关系101
一、马哈蒂尔“2020年宏愿”的提出101
二、“2020年宏愿”与印度人的未来103
第四章 同化与安抚:泰国政府的南、北族群政策综述106
第一节 泰南马来穆斯林问题的由来及政府的政策107
一、泰国政府对南部马来穆斯林的宗教、文化政策及其影响108
二、南部马来穆斯林地区的经济开发计划及其结果111
三、泰国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泰南马来穆斯林采取的政治政策113
第二节 近年来泰南马来穆斯林问题的新趋势及政府的新政策113
一、近年来泰南马来穆斯林问题的新趋势114
二、近年来泰国政府对南部马来穆斯林的政策116
第三节 泰北山地民族问题及政府的政策118
一、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的由来与发展118
二、山地民族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生态和社会后果120
三、泰国政府发展山地民族经济的政策和措施121
第四节 泰北阿卡人村寨的生态旅游实地调查:清莱府洛沙村案例124
一、泰北阿卡族的族源、人口分布及社会传统124
二、参与式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126
三、洛沙村阿卡族社区生态旅游项目调查127
四、洛沙村社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启示132
第五章 新加坡三大族群的态度回归分析135
第一节 数据描述与分析方法135
一、新加坡公众价值观问卷调查方法描述135
二、自变量描述与软件介绍136
第二节 按族群划分的个人特征统计描述141
一、性别与年龄的族群分布情况141
二、教育程度和就业状况的族群分布情况141
三、社会阶层与家庭收入的族群分布情况142
第三节 对待不同政治制度的态度和政治行为的族群差异143
一、政治关切和施政满意度143
二、对不同政治制度的态度147
三、政治行为的族群比较151
四、对一些经济政策和政府责任的态度155
第四节 三大族群的公民意识、族群认同与社会公正的态度差异160
一、公民意识与族群认同160
二、对一些社会公正议题的族群态度差异163
第六章 马来西亚三大族群的态度交互分析和回归结果173
第一节 问卷调查方法与数据描述173
一、独立调查中心的数据173
二、马来西亚公众价值观调查数据177
第二节 三大族群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态度交互分析179
一、公民意识和态度179
二、马来西亚三大族群的身份认同与族际关系188
三、三大族群对当前国家综合发展状况的态度201
第三节 三大族群的态度差异回归分析结果225
一、族际容忍与融合226
二、对政党政治的信心229
三、对国家机器的信心231
四、三个族群的政治行为233
五、对宗教政治化的态度236
六、社会公正平等的态度238
第七章 泰国的泰族人与非泰族人态度差异的回归分析241
第一节 数据描述和分析方法241
一、泰国公众价值观问卷调查方法描述241
二、自变量及其统计描述242
第二节 按族群划分的个人特征统计描述245
一、按族群划分的性别和年龄构成245
二、按族群划分的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246
三、按族群划分的认同阶层和客观阶层构成247
四、按族群划分的认同收入组和区域属性构成247
第三节 泰族人与非泰族人的族群意识和态度248
第四节 泰族人和非泰族人的政治态度比较253
一、政治信心的族群差异253
二、对不同政治制度的态度258
三、政治行为的族群比较265
第五节 泰族人和非泰族人对经济政策和社会生活的态度比较269
一、对一些经济政策选择的态度269
二、社会生活态度的族群差别274
第八章 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比较279
第一节 数据和变量描述279
第二节 新、马、泰三国及其主体族群的政治态度与政治行为比较282
一、对政治制度取向的国别态度和族群态度282
二、政治行为的国别态度和族群态度289
第三节 新、马、泰三国及其主体族群的经济与社会生活态度比较294
一、对一些经济政策取向的态度294
二、对一些生活态度的比较298
第九章 结语303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303
二、本项研究的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304
三、本项研究的难点、局限性和进行深入研究的建议307
参考文献310
后记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