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49-201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萧国亮,隋福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0442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经济史-中国-1949~2010-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49-201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的历史遗产14
第一节 古代中国与世界14
第二节 近代中国与世界23
第三节 现代中国的发展起点与内外环境29
思考题41
第二章 国民经济恢复与工业化的起步(1949—1957年)42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国民经济的恢复42
第二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一五”计划71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98
思考题111
第三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与曲折(1958—1978年)112
第一节 “三面红旗”下经济的曲折发展与调整112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与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155
第三节 伟大转折时期的政治与经济172
思考题176
第四章 改革与开放:向市场转轨(1978—1991年)177
第一节 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判断与新的发展战略177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起步185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推进及经济波动205
思考题238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1992—2001年)239
第一节 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环境239
第二节 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248
第三节 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驾驭278
思考题284
第六章 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02—2010年)285
第一节 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想28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294
第三节 政府对就业、收入的调控和社会保障的发展300
第四节 加强宏观调控、应对全球金融危机307
第五节 国民经济高位稳定增长316
思考题325
第七章 历史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326
第一节 制度变迁的回顾326
第二节 港澳台经济发展333
第三节 中国经济的未来展望344
思考题353
后记355
图1 近代以来中国的12次战争(6次对外战争;6次对内战争)25
图2 1952年农产品产量情况67
图3 1952年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情况68
图4 “一五”期间基本建设投资的支出情况95
图5 传统体制的形成逻辑和组成部分99
图6 “大跃进”中的各种指标的调整142
图7 1958—1961年中国主要产品的产量145
图8 调整期间的工农业总产值151
图9 1958—1965年的轻重工业比例152
图10 1958—1965年的财政收支差额153
图11 假设没有两次政治运动的经济增长水平168
图12 1967—1976年东亚五地的GDP增长率比较169
图13 中国GDP和人均GDP的变化:1992—2001年272
图14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1992—2001年273
图15 中国GDP的增长率:1978—2001年274
图16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1992—2001年275
图17 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1992—2001年275
图18 城镇化水平的变化:1992—2001年277
图19 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差额:1992—2001年277
图20 城镇、乡村就业人数变化:2002—2008年301
图21 就业人员产业结构变化:2002—2008年301
图22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的变化:2002—2008年302
图23 中国上市公司数的变化:1998—2008年309
图24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变化311
图25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2002—2009年318
图26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2003—2009年318
图27 中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2003—2009年320
图28 1952年以来中国GDP和人均GDP的变化327
图29 1953年以来各年经济增长率331
表1 外国强加给中国的战争赔款26
表2 近代中国的自然灾害及死亡人数26
表3 中国与其他大国的人均资源比较36
表4 1949—1952年国有工业产值的增长51
表5 1950年4月至12月上海市主要工业品产量指数的变化59
表6 1950—1952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及比重的变化68
表7 其他交通运输业发展情况69
表8 商业恢复情况69
表9 1950—1952年中国大陆的进出口贸易情况70
表10 1952年的中国与1950年的印度71
表11 两种不同的工业化战略77
表12 全国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情况89
表13 1949—1955年加工订货情况91
表14 商业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91
表15 “三大改造”前后经济结构的变化91
表16 1953—1957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96
表17 社会主义农业不同生产单位的规模:1950—1958年125
表18 1957年中国钢产量与世界其他国家钢产量的比较129
表19 1958年各省新建小高(土)炉情况133
表20 1960—1962年基本投资项目的变化148
表21 1965—1976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165
表22 中国各级教育的学生入学情况:1945—1995年170
表23 经济复苏的表现174
表24 1949—1980年间中国处于国际孤立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176
表25 制度变迁引致的农业结构的变化190
表26 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增长190
表27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平均增长速度201
表28 产业结构及积累消费比例201
表29 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213
表30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发展:1998—2001年251
表31 房屋(住宅)销售面积:1992—2001年261
表32 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条例和其他文件267
表33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1992—2001年276
表34 东中西部地区差距变动:1980—2002年287
表35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距的变化:1978—2008年304
表3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预测世界GDP增长率(%)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