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仁化县志 1979-200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6383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065页
- 文件大小:493MB
- 文件页数:10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仁化县志 1979-2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8
第一篇 建置 区划39
第一章 地理位置 面积39
第二章 建置沿革39
第三章 行政区划39
第四章 乡镇概况41
第一节 仁化镇41
第二节 丹霞镇43
第三节 董塘镇45
第四节 石塘镇47
第五节 红山镇50
第六节 城口镇51
第七节 长江镇53
第八节 扶溪镇55
第九节 闻韶镇57
第五章 自然村落 城镇街巷60
第一节 自然村落60
第二节 城镇街巷64
第二篇 自然环境66
第一章 地质地貌66
第一节 地质66
第二节 地貌69
第二章 气候71
第一节 气候特征71
第二节 日照72
第三节 气温73
第四节 降水74
第五节 风向与风速75
第六节 湿度与蒸发76
第七节 特殊天气76
第三章 水文77
第一节 河流水系77
第二节 水文特征78
第四章 土壤79
第一节 山地土壤79
第二节 水田土壤79
第三节 旱耕地土壤80
第五章 灾害80
第一节 旱灾80
第二节 洪灾81
第三节冷、冻害81
第四节 雷电灾害81
第六章 自然资源81
第一节 矿产资源81
第二节 水资源84
第三节生物资源86
第四节 土地资源88
第五节 旅游资源90
第七章 环境保护90
第一节 环境质量91
第二节 环境监测94
第三节 环境管理96
第四节 污染源治理101
第三篇 人口103
第一章 人口变动103
第一节 自然变动103
第二节 机械变动105
第二章 人口分布106
第一节 人口密度106
第二节 人口地域分布107
第三章 人口构成108
第一节 民族构成108
第二节 性别构成109
第三节 年龄构成111
第四节 农业、非农业构成114
第五节 职业、行业构成115
第六节 文化构成117
第四章 外出人口和外来人口118
第五章 计划生育119
第一节 工作机构119
第二节 政策法规121
第三节 管理123
第四节 服务工作126
第五节 宣传教育128
第四篇 政治体制改革129
第一章 民主制度建设129
第一节 民主选举制度129
第二节 民主决策制度131
第三节 民主管理制度132
第四节 民主监督制度134
第二章 依法治县136
第一节 依法行政137
第二节 司法改革139
第三章 机构改革141
第一节1984年县级机构改革141
第二节1997年党政群机关机构改革142
第四章 劳动人事制度改革142
第一节 劳动制度改革142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145
第五篇 党派14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仁化县地方组织149
第一节 代表会议149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151
第三节 基层组织及工作部门154
第四节 领导方式156
第五节 组织160
第六节 宣传167
第七节 统战工作170
第八节 老干部工作173
第九节 党史研究177
第十节 党校教育179
第十一节 内务工作181
第二章 中国民主促进会仁化支部188
第一节 组织188
第二节 主要活动188
第六篇 人民代表大会190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190
第一节 代表会议190
第二节 大会议案195
第二章 人大常委会196
第一节 机构设置197
第二节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197
第三节 人员构成198
第四节 主要工作200
第七篇 人民政府208
第一章 政府机构208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208
第二节乡、镇政府211
第三节 政府直属工作部门211
第二章 施政方式213
第一节 召开会议213
第二节 文件审批214
第三节 公文制发215
第四节 县长负责制215
第三章 施政举要216
第一节 落实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216
第二节 农业结构调整216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216
第四节 实施旅游旺县战略217
第五节 实施外向带动战略218
第六节 建设小康县218
第四章 人事219
第一节 编制管理219
第二节 干部管理221
第三节 军转安置225
第四节 高等院校、中专毕业生就业226
第五节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227
第六节 工资与福利227
第七节 人才交流231
第五章 劳动 社保234
第一节 劳动234
第二节 社会保障238
第六章 侨务外事239
第一节 管理机构239
第二节 侨务240
第三节 外事241
第七章 民政242
第一节 基层政权建设242
第二节 救济与福利243
第三节 优抚工作251
第四节 革命老区257
第五节 移民安置262
第六节 社团管理265
第七节 婚姻登记管理266
第八节 殡葬管理267
第九节 勘界工作268
第八章 法制工作268
第一节 规范性文件管理269
第二节 行政执法监督269
第三节 行政复议和应诉269
第四节 建议提案办理269
第九章 内务工作270
第一节 调研工作270
第二节 信息工作270
第八篇 政协271
第一章 组织机构271
第一节 全委会271
第二节 常委会276
第三节 主席会议276
第二章 主要活动278
第一节 委员学习278
第二节 协商监督278
第三节 委员提案279
第四节“三包”联谊280
第五节 文史资料征集280
第九篇 纪检监察281
第一章 组织概况281
第一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281
第二节 监察局284
第二章 机构设置284
第三章 党风廉政建设285
第一节 党风廉政检查285
第二节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285
第三节党风党纪教育287
第四章 信访288
第五章 检查 监察289
第一节 案件检查289
第二节 专项执法监察290
第六章 案件审理291
第七章 纠正不正之风292
第十篇 群众团体294
第一章 工会294
第一节 组织建设294
第二节 代表大会295
第三节 主要工作296
第二章 共产主义青年团298
第一节 组织机构298
第二节 共青团员299
第三节 代表大会300
第四节 主要工作301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306
第一节 组织机构306
第二节 代表大会307
第三节 主要工作308
第四章 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311
第一节 组织机构311
第二节 代表大会311
第三节 主要工作312
第五章 归国华侨联合会314
第一节 组织机构314
第二节 代表大会314
第三节 主要活动314
第六章 工商业联合会315
第一节 组织机构315
第二节 代表大会315
第三节 主要活动316
第七章 残疾人联合会318
第一节 发展概况318
第二节 代表大会318
第三节 主要工作319
第八章 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320
第一节 组织机构320
第二节 代表大会321
第三节 主要活动321
第九章 个体劳动者协会324
第一节 代表大会324
第二节 主要工作324
第十一篇 政法326
第一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26
第一节 预防326
第二节 整治327
第三节 表彰先进328
第四节 综治调研328
第二章 公安328
第一节 打击刑事犯罪329
第二节 打击经济犯罪331
第三节 预审 看守332
第四节 治安管理333
第五节110报警服务335
第六节 户籍管理335
第七节 边防及出入境签证管理336
第八节 道路交通管理336
第九节 消防管理338
第三章 检察341
第一节 经济检察341
第二节 刑事检察342
第三节 法纪检察344
第四节 监所检察345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346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346
第四章 审判347
第一节 刑事审判348
第二节 民事审判349
第三节 经济审判350
第四节 行政审判351
第五节 告申诉、立案和审判监督351
第六节 执行工作353
第五章 司法行政353
第一节 法制宣传354
第二节 人民调解354
第三节 公证355
第四节 律师事务356
第五节 法律援助357
第十二篇 军事358
第一章 地方军事机构358
第一节 县人民武装部358
第二节 基层武装部359
第三节 县人民武装委员会359
第四节 国防动员委员会360
第二章 民兵预备役建设361
第一节 组织建设361
第二节 军事训练362
第三节 支前与参与地方建设363
第三章 兵役工作364
第一节 兵役制度364
第二节 兵役登记364
第三节 征兵工作365
第四章 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366
第一节 国防教育366
第二节 国防动员367
第五章 驻军369
第六章 拥政爱民370
第十三篇 经济体制改革371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71
第一节“三定一奖(“五定一奖”)生产管理责任制371
第二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72
第三节 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373
第四节 山林经营体制改革375
第五节 农村改革的成就和“三农”问题377
第二章 企业制度改革379
第一节 经营体制改革379
第二节 产权制度改革382
第三节 工业改革的成效与问题384
第三章 宏观调控体制改革386
第一节 财税体制改革386
第二节 金融体制改革388
第三节 投资体制改革389
第四节 计划体制改革390
第五节 物价体制改革391
第六节 改革的成效与存在问题392
第四章 流通体制改革392
第一节 物资体制改革392
第二节 国营商业体制改革393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394
第四节 粮食体制改革395
第五节 专卖体制改革396
第六节 外贸体制改革396
第七节 改革带来的变化397
第五章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397
第一节 国有经济397
第二节 集体经济398
第三节 私有经济398
第四节 其他类型经济399
第十四篇经济综述400
第一章 经济结构400
第一节 产业结构400
第二节 产品结构404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405
第四节劳动力结构405
第二章 经济发展速度406
第一节 地区生产总值406
第二节 产业发展速度407
第三节 投资规模及效果410
第三章 经济效益411
第一节 国民收入411
第二节 财政收入412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413
第十五篇 综合经济管理414
第一章 计划414
第一节 管理机构414
第二节 计划编制414
第三节 计划实施416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417
第二章 统计419
第一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419
第二节 报表编制419
第三节 统计调查420
第四节 统计分析研究422
第五节 统计台账 资料汇编422
第六节 统计监督423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424
第一节 市场建设与市场监管424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425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427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428
第五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429
第四章 物价管理430
第一节 价格水平430
第二节 价格管理433
第三节 物价监督检查436
第五章 审计监督436
第一节 国家审计436
第二节 社会审计440
第六章 土地管理441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441
第二节 土地详查442
第三节 地籍管理442
第四节 耕地保护443
第五节 建设用地管理443
第六节 土地开发、垦复与整理444
第七节 土地监察与信访445
第七章 矿产资源管理445
第一节 矿产资源开采管理446
第二节 特殊地质地貌保护448
第三节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450
第八章 质量技术监督450
第一节 质量监督管理451
第二节 计量监督管理451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452
第四节“打假”与稽查453
第五节 锅容管特安全监察453
第十六篇 交通 邮电454
第一章 交通454
第一节 交通设施建设455
第二节 运输461
第三节 管理464
第二章 邮政468
第一节 邮件运输469
第二节 函件投递470
第三节 包件业务472
第四节 报刊发行472
第五节 机要通信472
第六节 汇兑、储蓄业务473
第七节 集邮品发行473
第八节 邮政管理474
第三章 电信474
第一节 通信设施475
第二节 电信业务479
第三节 电信资费481
第四节 电信管理484
第五节 电信企业485
第十七篇 城乡建设486
第一章 县城建设486
第一节 县城规划486
第二节 县城建设488
第三节 环境卫生493
第四节 城镇管理494
第二章 村镇建设495
第一节村镇规划495
第二节 圩镇建设495
第三节 乡村建设495
第三章 房地产业496
第一节 管理机构496
第二节 房屋租赁496
第三节 产权产籍管理496
第四节 房地产交易、评估497
第五节 住房制度改革497
第六节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497
第七节 白蚁防治498
第四章 建筑业498
第一节 建筑队伍499
第二节 建筑设计499
第三节 行业管理500
第十八篇 农业503
第一章 农业综述503
第一节 农业管理机构503
第二节 农业发展概况503
第三节 调整农业结构505
第四节 改低综合开发505
第五节 农村工作506
第六节 农特产品510
第二章种植业513
第一节 粮食生产513
第二节 油料作物516
第三节 蔬菜 茶果517
第四节 其他作物519
第五节 耕作技术520
第三章畜牧水产525
第一节 畜牧业527
第二节 水产业533
第三节 养殖企业选介536
第四章 林业538
第一节 森林资源538
第二节 营林绿化540
第三节 森林资源保护545
第四节 森林资源开发550
第五节 林业科技552
第六节 林业基地建设553
第七节 林场建设554
第五章 水利556
第一节 水利工程556
第二节 抗旱 防汛563
第三节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保568
第四节 城乡供水569
第五节 水资源管理570
第六章 农业机械571
第一节 农机应用572
第二节 农机技术推广培训574
第三节 农机安全监督管理575
第四节 农机营销576
第七章 乡镇企业576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577
第二节 主要行业578
第三节 乡镇企业管理582
第四节 重点企业及名优产品选介584
第十九篇 能源586
第一章 电力586
第一节 水力资源开发利用概况586
第二节 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589
第三节 基本电气化县建设592
第四节 锦江电力梯级开发工程592
第五节 供电595
第二章 煤炭604
第一节 资源勘探604
第二节 煤矿建设605
第三节 煤炭生产606
第四节 煤炭销售607
第五节 矿山安全608
第六节 行业管理610
第二十篇 工业613
第一章 工业综述613
第一节 工业发展概况613
第二节 工业结构615
第三节 资产重组与规模经济617
第四节 工业管理618
第二章 建材工业619
第一节 水泥622
第二节 砖瓦623
第三节 石料 石灰623
第四节 其他624
第三章 二轻工业625
第一节 制衣与服装加工625
第二节 家具与木制工艺品加工626
第三节 藤制工艺品加工627
第四节 竹制品加工627
第五节 五金加工627
第四章 其他工业628
第一节 机械628
第二节 电子629
第三节 冶金629
第四节 化工631
第五节 造纸633
第六节 印刷634
第七节 酿酒634
第八节 制糖634
第九节 副食品加工 缫丝加工635
第五章 重点企业与名优产品选介635
第一节 企业选介635
第二节 名优产品640
第六章 驻县中央、省属企业640
第一节 凡口铅锌矿640
第二节 广东铝厂642
第三节 广东省曲仁矿务局643
第四节 中国核工业七四五矿644
第二十一篇 商业贸易645
第一章 国有商业645
第一节 商品购销645
第二节 商业网点646
第三节 经营机构647
第二章 供销合作社商业651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购销651
第二节 农副产品流通653
第三节 生活资料经营656
第四节 社办企业658
第三章 集体、个体私营商业658
第一节 发展概况658
第二节 主要行业659
第三节 行业管理661
第四节 重点企业简介662
第四章 物资购销663
第一节 金属材料663
第二节 机电设备664
第三节 化工建材664
第五章 粮油贸易666
第一节 粮油征购666
第二节 粮油销售668
第三节 仓储与调拨671
第四节 粮食价格672
第五节 粮油加工673
第六节 国有粮食企业经济效益673
第六章 对外经济贸易675
第一节 对外经济合作675
第二节 对外贸易677
第三节 外资企业682
第二十二篇 旅游业685
第一章 丹霞山风景区686
第一节 美丽景象686
第二节 奇特峰林687
第三节奇异石山688
第四节 锦岩幽洞688
第五节 险要关峡689
第六节 著名寺庵689
第七节 云梯栈道690
第八节 奇树690
第九节 湖泊 瀑布 井泉691
第十节 摩崖石刻691
第十一节 古山寨692
第十二节 神秘的悬棺葬693
第十三节 其他奇特景点693
第二章 其他旅游景点694
第一节 锦水 温泉694
第二节 古遗址 古塔695
第三节 博物馆696
第四节 土法造纸作坊696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696
第六节 锦城广场696
第三章 景区规划建设697
第一节 丹霞山风景区的规划和建设697
第二节 其他景点的建设701
第四章 旅游设施702
第一节 通信设施702
第二节 安全设施703
第三节 供水、供电、卫生设施704
第五章 旅游服务705
第一节 旅行社 旅游公司705
第二节 旅游饭店、宾馆706
第三节 旅游交通708
第四节 旅游接待710
第六章 旅游管理712
第一节 管理机构712
第二节 旅游宣传713
第三节 开展“创优”活动717
第七章 旅游经济719
第八章 旅游经济开发试验区721
第一节 开发区的成立721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722
第三节 开放引进724
第四节 开发区管理727
第二十三篇 财政 税务729
第一章 财政729
第一节 财政收入729
第二节 财政支出731
第三节 财政融资733
第四节 财政管理734
第五节财源建设743
第六节乡镇财政744
第二章 税务745
第一节 税种745
第二节 税务管理749
第二十四篇 金融 保险753
第一章 金融753
第一节 货币753
第二节 货币投放754
第三节 存款756
第四节 信贷760
第五节 债券763
第六节 会计核算与结算764
第七节 代理业务765
第八节 金融监管765
第二章 保险771
第一节 保险种类771
第二节 投保772
第三节 理赔774
第四节 防灾防损774
第二十五篇 教育 科技776
第一章 教育776
第一节 教育改革776
第二节 教育设施与教育设备779
第三节 教师队伍781
第四节 教育经费786
第五节 教育管理788
第六节 基础教育791
第七节 职业教育799
第八节 成人教育801
第二章 科学技术805
第一节 科技体制改革805
第二节 机构队伍806
第三节 科研成果及推广应用807
第四节 科技活动810
第五节 科技服务812
第六节 技术市场813
第七节 科技管理814
第八节 地震测防818
第九节 气象事业819
第二十六篇 文化 体育822
第一章 文化822
第一节 群众文化822
第二节 文学艺术创作827
第三节 文化交流853
第四节 图书854
第五节 电影857
第六节 广播电视858
第七节 文物古迹868
第八节 档案877
第九节 地方志编纂882
第十节 文化市场管理885
第二章 体育885
第一节 体育机构886
第二节 体育设施887
第三节 群众体育887
第四节 学校体育888
第五节 竞技体育889
第六节 人才培养与选拔895
第二十七篇 医药卫生896
第一章 医疗卫生改革896
第一节 工资制度和经营体制改革896
第二节 预防制度改革897
第三节 人事制度改革897
第四节 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改革897
第五节 其他改革898
第二章 医疗898
第一节 医疗机构898
第二节 医疗队伍900
第三节 医疗技术900
第四节 医疗设施905
第五节 护理技术905
第三章 卫生防疫906
第一节 防疫机构906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906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908
第四节 公共卫生监督监测911
第五节 慢性病防治914
第四章 妇幼保健916
第一节 妇女保健916
第二节 婴幼儿保健917
第三节 婚前健康检查917
第四节 计划生育手术917
第五章 医疗保障918
第一节 合作医疗918
第二节 公费医疗918
第六章 社会卫生920
第一节 社会卫生组织920
第二节 无偿献血920
第七章 爱国卫生运动920
第一节 城镇卫生920
第二节 改水工作921
第三节 改厕工作921
第八章 卫生管理922
第一节 医政管理922
第二节 药品管理922
第九章 医学科研924
第二十八篇 社会生活926
第一章 民风民俗926
第一节 民俗926
第二节 新风时尚936
第三节 衣食住行937
第四节 民间信仰939
第二章 民族宗教940
第一节 民族940
第二节 宗教942
第三章 婚姻家庭944
第一节 婚姻944
第二节 家庭947
第四章 姓氏951
第一节 姓氏录951
第二节 主要姓氏951
第五章 方言953
第一节 方言概况953
第二节 仁化客家话音系953
第三节 仁化客家方言基本词汇对照960
第六章 居民生活970
第一节 农村居民生活970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972
第三节 收入差距975
第七章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977
第一节 组织机构977
第二节 主要活动978
第三节 目标考核、评比984
第四节 基地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84
第二十九篇 人物986
第一章 人物传986
第二章 人物名表993
第一节 烈士英名录993
第二节 省部级以上表彰人名录996
第三节 专业副高职以上人名录1000
第四节 仁化籍名人1003
附录1005
一、限外辑要1005
二、大事续记1007
三、限外县领导更迭情况1023
四、限外优秀作品选1027
五、文献选录1029
六、史实考辨1037
七、旧志序选1038
编后记1040
CONTENTS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