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巴东雷家坪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巴东雷家坪](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4662844.jpg)
- 冯恩学,蔡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2842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文化遗址-发掘报告-巴东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巴东雷家坪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工作经过1
一、遗址文化地理环境1
1.三峡与巴东的地理环境1
2.巴东的历史沿革3
3.雷家坪遗址的地理环境3
二、遗址发掘工作概况与报告编写体例6
1.遗址发掘工作概况6
2.关于报告编写体例的说明9
第二章 文化地层与分期10
一、文化地层10
1.中部(雷家坪台地)的文化地层10
2.西部(黄家墓地山坡)的文化地层18
3.东部(东山坡)的文化地层19
4.李家湾村山坡地层20
二、分期21
第三章 一期遗存23
一、陶器23
二、石器39
第四章 二期遗存47
一、遗迹47
二、遗物48
1.陶器48
2.石器64
3.牙骨器72
第五章 三期遗存75
一、遗迹75
1.灰坑75
2.灶76
二、遗物76
1.陶器76
2.石器94
3.青铜器99
第六章 四期遗存100
一、遗迹100
1.灰坑100
2.灶100
3.沟101
4.祭祀坑101
二、遗物102
1.陶器102
2.石器109
3.青铜器110
第七章 五期遗存112
1.99BLM2112
2.02BLM4114
3.06BLM9115
第八章 东汉与六朝遗存119
一、墓葬119
1.石砖混筑墓119
2.砖室墓121
3.土坑墓140
二、灰坑形制、灰坑与地层出土物140
1.灰坑形制140
2.灰坑与地层出土遗物142
第九章 唐明清遗存153
一、唐代墓153
1.土洞墓153
2.砖室墓154
3.利用古墓圹的墓158
二、明代墓166
1.砖室墓166
2.土坑竖穴墓166
三、清代墓173
1.土坑墓173
2.积石墓174
四、明清地层出土遗物176
第十章 结语177
一、雷家坪一期年代与文化性质177
二、雷家坪二期的年代与文化性质178
三、雷家坪三期遗存的年代与文化性质179
1.年代179
2.夔文化因素179
3.巴文化因素180
4.中原文化因素181
四、雷家坪四期的遗存的年代与文化性质181
五、四期的祭祀坑遗迹182
六、第五期墓葬的年代与文化性质183
七、东汉六朝遗迹的年代及相关问题185
1.墓葬的年代185
2.02BLM2铭纹砖的年代与铭文书体185
3.02BLM2的建筑特点186
4.02BLM2出土的珠子186
5.对地层出土瓷器的认识187
八、对唐墓的认识187
1.土洞墓的年代187
2.砖室墓年代与文化来源187
3.利用古墓的墓188
九、对明墓的认识188
附录189
附录一 雷家坪遗址出土六朝玻璃珠的相关研究189
附录二 雷家坪遗址石制品操作链分析199
附录三 雷家坪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研究210
附录四 雷家坪遗址早期青瓷器初步分析214
附表229
附表一 雷家坪2002年T135③层陶片统计表229
附表二 雷家坪2002年T135④层陶片统计表229
附表三 雷家坪2002年T135⑤层陶片统计表230
附表四 雷家坪2002年T135⑥层陶片统计表230
附表五 雷家坪2002年T135⑦层陶片统计表230
附表六 巴东雷家坪遗址1997年墓葬发掘登记表231
附表七 巴东雷家坪遗址1999年墓葬发掘登记表231
附表八 巴东雷家坪遗址2002年墓葬发掘登记表232
附表九 巴东雷家坪遗址2004年墓葬发掘登记表232
附表一○ 巴东雷家坪遗址2005年墓葬发掘登记表232
附表一一 巴东雷家坪遗址2006年墓葬发掘登记表233
后记234
图一 雷家坪遗址在三峡位置示意图1
图二 雷家坪遗址地形与探方分布图5
图三 雷家坪一组李家湾遗址地形与探方分布图8
图四 雷家坪遗址Ⅰ区遗迹分布图10
图五 97BLT112西壁探方剖面图11
图六 02BLT135北壁探方剖面图11
图七 雷家坪遗址Ⅱ区遗迹分布图12
图八 雷家坪遗址Ⅲ区遗迹分布图13
图九 97BLT302东壁探方剖面图13
图一○ 97BLT302西壁探方剖面图13
图一一 05BLT305南壁探方剖面图14
图一二 雷家坪遗址Ⅳ区遗迹分布图15
图一三 97BLT402东壁探方剖面图16
图一四 97BLT403东壁剖面地层17
图一五 99BLT402西壁剖面图17
图一六 99BLT401东壁剖面图18
图一七 雷家坪遗址Ⅴ区遗迹分布图19
图一八 雷家坪遗址Ⅴ区遗迹分布图20
图一九 02BLT503北壁剖面图20
图二○ 雷家坪遗址Ⅵ区遗迹分布图21
图二一 一期陶片纹饰拓片24
图二二 一期陶片纹饰拓片25
图二三 一期Aa型陶罐26
图二四 一期Ab型陶罐27
图二五 一期Ba型陶罐28
图二六 一期Bb型陶罐29
图二七 一期Bc型陶罐30
图二八 一期C、D型陶罐31
图二九 一期陶釜32
图三○ 一期A型陶缸32
图三一 一期B型陶缸33
图三二 一期陶鼎足、壶33
图三三 一期A型陶钵34
图三四 一期B型陶钵35
图三五 一期陶盆36
图三六 一期陶盘、豆盘36
图三七 一期陶盘形器、圈足37
图三八 一期陶豆柄、杯及器底37
图三九 一期陶器盖38
图四○ 一期陶纺轮38
图四一 一期石楔40
图四二 一期砍砸器41
图四三 一期石锤41
图四四 一期A型石斧42
图四五 一期石斧43
图四六 一期石铲和锛44
图四七 一期石锛45
图四八 一期石核46
图四九 99BLG1平、剖面图47
图五○ 二期陶片纹饰拓片49
图五一 二期A型Ⅰ式陶罐50
图五二 二期A型Ⅱ式陶罐51
图五三 二期A型Ⅲ式陶罐51
图五四 二期Ba型陶罐52
图五五 二期Bb型陶罐52
图五六 二期C型陶罐53
图五七 二期D型陶罐54
图五八 二期Ea、Eb、Ec型陶罐55
图五九 二期Ed型陶罐57
图六○ 二期Ed型、F型陶罐58
图六一 二期陶釜59
图六二 二期陶缸60
图六三 二期陶壶61
图六四 二期陶盆、盘、豆和钵62
图六五 二期陶平底杯63
图六六 二期陶尖底器63
图六七 二期陶器底64
图六八 二期陶盅、器盖捉手和纺轮65
图六九 二期石凿66
图七○ 二期石刮削器、石铲和石刀68
图七一 二期石斧和石楔69
图七二 二期石斧和石锛70
图七三 二期石锛71
图七四 二期毛坯73
图七五 二期石器和牙骨器74
图七六 三期灰坑与灶平、剖面图75
图七七 三期陶片纹饰拓片77
图七八 三期陶片特殊纹饰78
图七九 三期A型陶鬲78
图八○ 三期B型陶鬲79
图八一 三期C型陶鬲与鬲腹片80
图八二 三期陶鬲足81
图八三 三期陶釜82
图八四 三期陶瓮83
图八五 三期A型陶罐84
图八六 三期B型陶罐85
图八七 三期C型陶罐86
图八八 三期A型陶壶87
图八九 三期B型陶壶88
图九○ 三期陶盆89
图九一 三期陶豆盘90
图九二 三期陶盘91
图九三 三期陶尖底杯91
图九四 三期A型陶平底杯92
图九五 三期B型陶平底杯与圈足92
图九六 三期陶器底93
图九七 三期陶箅子、器盖、纺轮93
图九八 三期石斧95
图九九 三期石锛与石斧96
图一○○ 三期石凿97
图一○一 三期毛坯98
图一○二 三期石铲、球、装饰品、网坠99
图一○三 三期青铜盅99
图一○四 97BLH1平、剖面图100
图一○五 05BLZ1平、剖面图100
图一○六 97BLG1平、剖面图101
图一○七 05BLH1平面图和堆积剖面图101
图一○八 四期陶鼎102
图一○九 四期陶鬲103
图一一○ 四期陶鼎足104
图一一一 四期陶罐105
图一一二 四期陶器106
图一一三 四期陶豆与豆柄107
图一一四 四期陶器108
图一一五 四期石器109
图一一六 四期青铜器110
图一一七 战国墓分布图112
图一一八 99BLM2平、剖面图113
图一一九 99BLM2出土器物113
图一二○ 02BLM4平、剖面图114
图一二一 02BLM4出土器物115
图一二二 06BLM9平、剖面图116
图一二三 06BLM9墓底平面图117
图一二四 06BLM9出土器物118
图一二五 97BLM2平、剖面图119
图一二六 97BLM2器物和墓砖花纹120
图一二七 02BLM2平、剖面图122
图一二八 02BLM2墓砖花纹拓片124
图一二九 02BLM2砖纹饰拓片125
图一三○ 02BLM2出土瓷器126
图一三一 02BLM2出土项链饰件127
图一三二 02BLM2出土器物128
图一三三 02BLM2出土的金属器和陶器129
图一三四 02BLM3平、剖面图130
图一三五 02BLM3墓砖纹饰拓片131
图一三六 02BLM3出土器物132
图一三七 铭款青瓷器底拓片(02BLM3:4)132
图一三八 04BLM1平、剖面图133
图一三九 04BLM2平、剖面图133
图一四○ 04BLM2出土器物134
图一四一 04BLM3平、剖面图134
图一四二 04BLM4平、剖面图135
图一四三 04BLM5平、剖面图135
图一四四 04BLM6平、剖面图136
图一四五 05BLM1平、剖面图136
图一四六 05BLM2平、剖面图137
图一四七 05BLM3平、剖面图138
图一四八 99BLM6平、剖面图138
图一四九 06BLM8平、剖面图139
图一五○ 06BLM8出土器物139
图一五一 06BLM5平、剖面图140
图一五二 97BLM3平、剖面图141
图一五三 97BLH4平、剖面图141
图一五四 97BLH5平、剖面图142
图一五五 99BLH1和99BLH2平、剖面图143
图一五六 97BLH6平、剖面图143
图一五七 97BLH7平、剖面图144
图一五八 六朝时期A型碗、器盖、钵145
图一五九 六朝时期B型碗146
图一六○ 六朝时期B型碗147
图一六一 六朝时期C型碗148
图一六二 六朝时期A型盏149
图一六三 六朝时期B型盏150
图一六四 六朝时期瓷盆151
图一六五 六朝时期陶、瓷罐151
图一六六 六朝时期器物152
图一六七 六朝时期半两钱152
图一六八 97BLM1平、剖面图153
图一六九 97BLM1出土器物154
图一七○ 99BLM3平面图与剖视图155
图一七一 99BLM3出土瓷壶和砖楔形花纹156
图一七二 99BLM4平面图与剖视图156
图一七三 99BLM5平、剖面图157
图一七四 06BLM6平、剖面图158
图一七五 06BLM6和06BLM7出土器物159
图一七六 06BLM7平、剖面图160
图一七七 02BLM5、02BLM6与02BLM2的位置关系图161
图一七八 02BLM5平、剖面图162
图一七九 02BLM5出土瓷器163
图一八○ 02BLM5出土金属器164
图一八一 02BLM6平、剖面图165
图一八二 02BLM6出土器物166
图一八三 99BLM1平面图与剖视图167
图一八四 99BLM1出土器物168
图一八五 06BLM1平、剖面图169
图一八六 06BLM1出土器物170
图一八七 06BLM2平、剖面图171
图一八八 06BLM3平、剖面图172
图一八九 06BLM1与06BLM3出土器物172
图一九○ 02BLM1墓前祭祀遗迹平面分布图173
图一九一 02BLM1平、剖面图173
图一九二 02BLM1出土器物174
图一九三 99BLM7墓上积石174
图一九四 99BLM7平、剖面图175
图一九五 99BLM7墓碑175
图一九六 地层出土青花瓷碗176
图一九七 日本绘画中的木器加工过程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