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被遮蔽的马克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被遮蔽的马克思
  • 俞吾金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111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9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被遮蔽的马克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 论 被遮蔽的马克思1

第一节 马克思的黑格尔化3

第二节 马克思的费尔巴哈化16

第三节 马克思的斯大林化26

第一篇 作为批评家的马克思35

第一章“消灭哲学”的神话如何出笼35

第一节 假问题的由来35

第二节 解读Aufheben38

第三节 这个事件的启示44

第二章 被废弃的“桥梁”:康德哲学47

第一节 唯心史观与市民社会48

第二节 实践理性与主体意识54

第三节 自在之物与意志自由60

第三章 从黑格尔哲学城堡中撤离出来69

第一节 一般唯心论,还是历史唯心论71

第二节 否定性辩证法,还是神秘的思辨78

第三节 逻辑与历史一致,还是不一致88

第四章 从抽象认识论到意识形态批判99

第一节 抽象认识论99

第二节 意识形态批判109

第三节 新语境中的认识论113

第五章对“异化”现象的批判与扬弃116

第一节 异化与劳动116

第二节 异化与共产主义120

第三节 异化与资本主义批判123

第四节 异化与辩证法的运作127

第六章 走出“科学技术决定论”的误区132

第一节 何谓科学技术决定论132

第二节 科学技术决定论的表现136

第三节 走出科学技术决定论的误区140

第七章 确立当代意识与批判历史主义143

第一节 历史研究中的基本概念143

第二节 历史主义的具体表现形式147

第三节 当代意识与历史事实的张力151

第八章 澄清“两种自由概念”的含义154

第一节 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154

第二节 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156

第三节 两种自由观的根本区别157

第九章为“批判的权力诠释学”奠基160

第一节 批判的权力诠释学的理论基础161

第二节 批判的权力诠释学的基本内容164

第三节 批判的权力诠释学的当代诉求167

第十章“解构意识”与思想演化历程170

第一节 对希腊哲学的解构171

第二节 对意识形态的解构174

第三节 对商品拜物教的解构176

第四节 对欧洲中心论的解构178

第五节 解构意识的当代回应179

第二篇 作为理论家的马克思185

第十一章 差异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185

第一节 哲学研究中的差异分析186

第二节 经济学研究中的差异分析192

第三节 人类学研究中的差异分析193

第十二章 本体论探索的思路历程197

第一节 自我意识本体论197

第二节 情欲本体论199

第三节 实践本体论202

第四节 生产劳动本体论204

第五节 社会存在本体论206

第十三章 朝着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209

第一节 视角:超越教条与虚无209

第二节 关系:青年、中年与老年215

第三节 实质:哲学思想的理论定位218

第四节 创新: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220

第十四章 打开“经济哲学”的通道226

第一节 哲学革命的实质227

第二节 哲学探索的进路242

第三节 经济哲学的基本概念255

第四节 反思历史和展望未来275

第十五章 作为出发点的劳动辩证法285

第一节 劳动与对象化287

第二节 劳动与外化290

第三节 劳动与异化294

第四节 劳动与物化297

第十六章 作为物的“财富”的演化301

第一节 问题与概念301

第二节 劳动与财富303

第三节 家庭与财富306

第四节 市场与财富310

第五节 联合体与财富313

第十七章 提出“社会主体”新概念315

第一节 社会主体论的内容与实质315

第二节 社会主体论的形成与作用319

第三节 社会主体论的传承与启发322

第十八章“主体际性”理论的扩展325

第一节 关系理论的出发点326

第二节 关系理论中的主体际性328

第三节 关系理论中的客体际性332

第四节 关系理论中的主客体际性334

第十九章 自然历史过程与主体性的界限339

第一节 自然历史过程340

第二节 主体性的界限343

第三节 留给我们的启示348

第二十章 后现代视野中的理论形象351

第一节 肯定性叙事与否定性叙事352

第二节 权力化话语与反权力化话语355

第三节 确定性的偶像化与祛确定性359

第三篇 作为思想家的马克思365

第二十一章 实践维度的优先性何以可能365

第一节 实践维度对感性直观的优先性366

第二节 实践维度对理论态度的优先性371

第三节 实践维度对逻辑范畴的优先性374

第二十二章 从功能解释到“三阶决定”379

第一节 功能解释理论的时代背景379

第二节 功能解释理论与功能主义的差异383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与“三阶决定”386

第二十三章 全面生产:历史阐释的路径389

第一节 生产概念含义的澄清390

第二节 全面生产的主要内容392

第三节 全面生产的结构分析395

第四节 全面生产理论的意义398

第二十四章 价值分析与价值坐标的确立402

第一节 使用价值,还是价值403

第二节 价值判断,还是价值关系405

第三节 自然的多元,还是批评的多元407

第四节 现代性,还是被修正的现代性410

第二十五章 人道主义思想传统的继承者412

第一节 理论形象的分裂412

第二节 目的与手段的倒置416

第三节 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419

第二十六章 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与现实422

第一节 谁是“全面发展”的主体422

第二节 个人素质在现实中的全面发展424

第三节 个人能力在理想中的全面发展426

第二十七章 国家理论中蕴含的内在张力429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暴力机器429

第二节 国家基础与社会革命431

第三节 宏观政治权力与微观经济权力433

第四节 民主: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436

第二十八章 社会形态理论开启中国道路440

第一节 理论探讨中的另一条线索440

第二节 社会形态理论的原初含义445

第三节 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论依据451

第二十九章 启蒙的缺失及其当今的重建459

第一节 比较研究与启蒙主题459

第二节 启蒙的缺失:历史与现状466

第三节 启蒙的缺失:原因的探寻471

第四节 启蒙的精神:重建与修正474

第三十章 探寻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476

第一节 对中国化进程的反思477

第二节 对国际化进程的反思480

第三节 中国化和国际化的张力483

主要参考文献487

后记4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