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4672052.jpg)
- 郭汝瑰,黄玉章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721403034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62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777页
- 主题词:战争纪实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3
第一节 写作动机及指导思想3
一、还历史以真实面目4
二、记取历史的教训11
第二节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18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
二、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因素21
三、粉碎了日本法西斯的北进计划25
四、阻遏了日本法西斯的南进行动28
第三节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相互关系34
一、两个战场的形成35
二、统一战略下两个战场的合理分工39
三、两个战场的互相配合41
四、两个战场的地位与作用44
第四节 正面战场作战概述51
第一章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63
第一节 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63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扩张63
二、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跻入侵华列强行列75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侵占东北的军事准备93
一、东北概况及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活动93
二、日本侵占东北的军事准备97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和东北沦陷103
一、事变前中日双方的作战指导及兵力部署103
二、事变爆发和辽宁、吉林的沦陷110
三、江桥抗战和黑龙江省的失陷114
四、锦州作战及其失陷121
五、哈尔滨保卫战125
六、国民政府依赖国联制止日本侵略的希望破灭128
第四节 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134
一、辽宁义勇军的抗日斗争134
二、吉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140
三、黑龙江义勇军的抗日斗争146
四、东北义勇军抗日斗争简析154
第五节 “一·二八”淞沪抗战159
一、日军侵沪的战略企图及中日双方在淞沪地区的兵力部署159
二、闸北巷战163
三、吴淞要塞及其附近的战斗165
四、庙行、江湾战斗169
五、浏河战斗175
六、《上海停战协定》的签订179
七、淞沪抗战简析182
第六节 长城抗战190
一、战前一般形势190
二、榆关、热河失守192
三、长城各关口的作战198
四、冀东沦陷和《塘沽协定》的签订211
五、长城抗战失败的原因215
第七节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抗日战斗222
一、抗日同盟军的成立222
二、抗日同盟军的抗日行动227
三、抗日同盟军的解体和抗日讨贼军的组建及失败230
四、抗日同盟军失败的原因232
第八节 绥远抗战235
一、日军侵绥的战略企图和中日双方在绥远地区的兵力部署235
二、绥远作战经过238
三、绥远抗战的巨大影响和军事上的经验244
第九节 西安事变和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248
一、西安事变和团结御侮局面的形成248
二、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252
第二章 “七七”事变和平津作战285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的一般形势285
一、国际形势和日本的侵略企图285
二、日本和中国的国力、军力概况293
第二节 “七七”卢沟桥事变304
一、“七七”事变前夕平津地区的态势304
二、日军挑衅和卢沟桥战斗306
三、中日两国最初的态度和停战谈判310
第三节 日本派兵华北 中国部署抗战316
一、日本派兵华北的决策和战争准备316
二、中国的抗战准备与部署324
三、全中国人民团结抗日330
第四节 日军发动总攻及平、津沦陷334
一、双方的作战准备及作战指导334
二、北平、天津战斗339
三、平津作战简析344
第五节 中日两国确立战时体制348
一、平、津沦陷后的形势348
二、日本政府放弃“不扩大”方针350
三、中国大本营的设立和战略方针的确定351
四、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与红军改编355
第三章 华北作战365
第一节 华北地区军事形势365
一、日军的战略企图及进攻华北的作战计划365
二、中国军队防守华北的作战部署369
第二节 平绥路东段作战374
一、南口地区争夺战374
二、天镇、阳高战斗与大同失陷382
三、作战简析386
第三节 平汉、津浦路北段作战392
一、中日两军在河北省北部地区的作战计划392
二、涿县、保定地区作战396
三、津浦路北段作战401
第四节 晋北作战与平型关作战410
一、察南、雁北撤退410
二、广灵、灵丘间的战斗411
三、第二战区的决战计划413
四、平型关大捷415
五、东跑池、鹞子涧战斗421
六、日军突入繁峙 内长城防线弃守423
七、平型关作战简析426
第五节 太原会战428
一、会战前的一般形势429
二、忻口作战434
三、正太路沿线作战453
四、太原陷落475
第六节 绥远、冀南作战与济南、青岛失陷494
一、日军进攻绥远及归绥、包头失陷494
二、冀南地区作战496
三、日军进攻山东及济南、青岛失陷498
四、作战简析504
第四章 华东战局509
第一节 淞沪会战509
一、平津失守后的华东形势510
二、会战经过525
三、会战简析587
第二节 南京保卫战611
一、日本大本营的成立及进攻南京的决策611
二、中国政府对南京地区的抗战准备及作战指导614
三、会战经过619
四、南京保卫战简析637
五、国际形势与陶德曼调停644
第三节 徐州会战659
一、南京失守后的形势659
二、国民政府组织全面抗战661
三、日军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的措施665
四、会战前第五战区的作战方案667
五、序战阶段津浦路南北段的战斗673
六、会战前期——台儿庄作战682
七、会战后期——徐州突围710
八、航空作战概况739
九、徐州会战简析742
第五章 武汉会战及广州失陷765
第一节 武汉会战前中日双方的部署765
一、日军的战略企图及秘密和谈765
二、国民政府的战略方针及保卫武汉的作战准备769
三、日军进攻武汉的作战指导及兵力776
四、中国保卫武汉的作战计划及兵力778
第二节 会战经过786
一、序战中的主要战斗788
二、防守前方要地的主要战斗801
三、武汉外围主要阵地的作战814
四、赣北地区的主要作战836
五、大别山北麓的作战849
六、中国军队自动放弃武汉861
七、会战简析868
第三节 日军突袭大亚湾与广州陷落883
一、日军进攻广州的部署883
二、中国军队仓促防守886
三、作战经过887
四、广州失守的原因891
第六章 相持阶段前期的作战895
第一节 武汉失守后的形势895
一、国际形势的发展896
二、日本侵华政略、战略的转变898
三、国民政府调整抗战方针904
四、国共关系的新发展及对抗战的影响908
第二节 南昌会战912
一、会战前的一般形势912
二、会战经过916
三、会战简析924
第三节 海南岛及汕头作战930
一、海南岛作战930
二、汕头作战933
第四节 随、枣会战934
一、会战前双方态势934
二、日军的战役企图和兵力部署936
三、第五战区的作战方针和兵力部署938
四、会战经过940
五、会战简析944
第五节 第一次长沙会战949
一、会战前双方态势949
二、日军的战役企图和部署951
三、第九战区的作战方针和兵力部署953
四、会战经过954
五、会战简析959
第六节 桂南会战965
一、日军的战役企图、作战指导和部署965
二、第四战区的防御部署967
三、会战经过968
四、会战简析978
第七节 1939年冬季攻势983
一、军委会的战略企图、方针和部署983
二、作战经过986
三、作战简析990
第八节 枣、宜会战992
一、日军的战役企图、作战指导和部署992
二、中国军队的战役企图、作战方针和部署994
三、会战经过996
四、会战简析1004
第九节 上高会战1011
一、双方的战役企图及兵力部署1011
二、会战经过1012
三、会战简析1016
第十节 中条山会战1019
一、双方的战役企图及兵力部署1019
二、会战经过1023
三、会战简析1028
第十一节 第二次长沙会战1033
一、日军的战役企图及兵力部署1033
二、第九战区的战役企图及兵力部署1036
三、会战经过1038
四、会战简析1050
第十二节 日军对中国沿海的封锁作战和对内地的航空作战1057
一、对沿海的封锁作战1058
二、对内地的航空作战1061
三、简析1065
第七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抗战1069
第一节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和中国战区的建立1069
一、日本的南进政策1069
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英对中国抗战的态度1072
三、日本南进作战的准备1075
四、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1077
五、中国战区的建立1080
第二节 第三次长沙会战1086
一、会战前一般情况1086
二、中日双方的作战指导及兵力部署1087
三、会战经过1091
四、会战简析1106
第三节 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作战1111
一、战前一般形势1111
二、中英联军的作战指导及兵力部署1116
三、日军的作战指导及兵力部署1119
四、作战经过1120
五、作战简析1139
第四节 浙赣会战1144
一、战前一般情况1144
二、日军的战略企图、作战指导及兵力部署1146
三、第三战区的作战指导及兵力部署1148
四、会战经过1152
五、会战简析1183
第五节 监利、华容地区作战及鄂西会战1191
一、监利、华容地区作战1191
二、鄂西会战1199
第六节 常德会战1217
一、战前一般情况1217
二、日军的作战指导及兵力部署1217
三、军委会、第六战区的防御作战计划及兵力部署1221
四、会战经过1223
五、会战简析1240
第八章 走向最后的胜利1247
第一节 1943年国际国内形势1247
一、轴心国瓦解 同盟国转入战略反攻1247
二、中国的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249
三、日本转变侵华战略1251
第二节 缅北、滇西反攻作战1255
一、反攻缅甸战略决策的形成1255
二、中国驻印军、远征军的组建及整训1262
三、驻缅日军的作战指导及兵力部署1266
四、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作战1268
五、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作战1291
六、反攻作战简析1308
第三节 豫、湘、桂会战1314
一、日军发动豫、湘、桂会战的战略企图及兵力部署1314
二、豫中会战1316
三、长、衡会战1332
四、桂、柳会战1353
五、豫、湘、桂会战简析1369
第四节 击退日军的最后两次进攻1382
一、老河口地区作战(豫西、鄂北会战)1384
二、芷江地区作战1393
第五节 局部反攻 收复广西1406
一、中国战区的反攻计划1406
二、日军实施战略收缩1410
三、收复广西1413
第六节 日本投降1417
后论1425
后记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