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虚幻与真实 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印象形成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虚幻与真实 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印象形成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4688961.jpg)
- 张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065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传播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虚幻与真实 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印象形成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一 本研究的社会背景1
二 本研究的学术背景5
第二节 研究目的8
一 本研究的学术目的8
二 本研究的现实目的11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内容12
一 本研究的基本框架12
二 本研究的内容安排12
第一章 研究文献综述14
第一节 网络人际传播研究的历史脉络与基本理论框架14
一 第一个十年:基本研究进路线索消除论的形成15
二 第二个十年:超人际模型与SIDE模型两大理论框架的提出20
三 第三个十年:分支研究的延伸发展23
第二节 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印象形成研究24
一 网络人际印象的测量工具25
二 网络人际印象评价的指标体系27
三 网络人际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28
四 网络人际印象对网络人际关系的影响30
第三节 相关研究在中国31
一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31
二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分析34
第二章 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38
第一节 研究范式38
一 范式:学术研究中的“潜规则”38
二 网络人际传播研究的基本范式与多学科传统39
第二节 研究方法44
一 控制实验法的功能及其缺陷44
二 本研究的方法:量化分析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经验研究48
第三章 网络人际传播的发展及现状51
第一节 网络人际传播的界定51
一 网络人际传播的定义51
二 网络人际传播的特征51
第二节 网络人际传播的技术形态及其模式演变52
一 网络人际传播的主要技术形态52
二 网络人际传播模式的演变趋势60
第四章 预调查:网络人际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65
第一节 预调查的方法与设计65
一 方法:个人访谈与持续比较65
二 设计:访谈的实施方案67
第二节 预调查的资料分析69
一 访谈资料的持续比较结果69
二 探讨与结论82
第五章 实验一: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印象效果84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假设84
一 网络人际传播中印象效果的相关理论观点84
二 网络人际传播中印象效果的测量与研究假设86
第二节 实验设计90
一 总体设计90
二 自变量设置90
三 被试的选取90
四 实验程序90
五 因变量的操作定义及其测量91
第三节 实验结果及讨论100
一 实验结果100
二 解释与讨论103
三 结论110
第六章 实验二:交际线索对网络人际印象形成的影响111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假设111
一 交际线索影响网络人际印象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111
二 交际线索对网络人际印象形成影响的测量与研究假设114
第二节 实验设计119
一 总体设计119
二 自变量设置120
三 被试的选取120
四 实验材料120
五 实验程序126
六 因变量的设置与测量126
第三节 实验结果及讨论126
一 实验结果126
二 解释与讨论135
三 结论141
第七章 实验三:认知图式对网络人际印象形成的影响143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假设143
一 网络人际传播理论中隐含的图式加工观点143
二 网络人际印象形成中图式的激活与研究假设147
第二节 实验设计151
一 总体设计151
二 自变量设置151
三 被试的选取152
四 实验材料152
五 实验程序155
六 因变量的设置与测量155
第三节 实验结果及讨论155
一 实验结果155
二 解释与讨论161
三 结论166
第八章 网络印象双因素模型168
第一节 网络印象双因素模型的建构168
一 网络印象双因素模型的基本结构168
二 网络印象双因素模型的要素168
三 网络印象双因素模型的作用机制171
第二节 网络印象双因素模型的理论意义175
一 网络印象双因素模型对于网络人际传播研究的意义175
二 网络印象双因素模型对印象形成研究的意义178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建议180
一 本研究的不足180
二 未来研究建议181
附录一 NEO五因素印象测评量表184
附录二 实验二中的语言线索与内容线索结合呈现材料186
附录三 实验二中的语言线索单独呈现材料199
附录四 实验二中的内容线索单独呈现材料204
附录五 实验三中的强启动材料206
附录六 实验三中的弱启动材料207
参考文献208
后记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