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卫生学与航空卫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卫生学与航空卫生
  • 张进,王枫,史永亮,吴兴裕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
  • ISBN: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卫生学与航空卫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军队卫生学研究对象和内容1

二、军队卫生学研究方法1

三、卫生标准与卫生监督3

四、环境对人体的影响4

第一篇 部队环境卫生9

第一章 空气卫生9

第一节 大气的物理性状与健康9

一、太阳辐射与健康9

二、气象因素对健康综合影响及评价指标10

三、空气离子化卫生学意义与评价指标13

第二节 大气污染与建康14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14

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15

第三节 室内空气与健康18

一、室内微小气候18

二、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及特点19

三、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20

四、室内空气污染评价指标20

五、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21

第二章 给水卫生23

第一节 水与疾病23

一、介水传播的生物病原性疾病23

二、与水有关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24

三、水中化学污染引起的中毒性疾病26

第二节 饮水卫生标准29

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9

二、军队战时饮用水卫生标准32

三、瓶装水卫生标准34

第三节 改善饮用水质的卫生措施34

一、水源选择35

二、水质净化消毒39

三、部队集中式给水43

第三章 土壤卫生与粪污处理46

第一节 土壤与健康的关系46

第二节 土壤污染和自净46

一、土壤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46

二、土壤污染的类型47

三、土壤污染的自净47

第三节 土壤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49

一、土壤的生物性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危害49

二、土壤化学性污染对居民的危害49

第四节 土壤卫生防护50

一、垃圾收集和处理50

二、粪便的收集51

三、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方法51

四、粪便无害化的效果评价52

第五节 医院污水处理53

一、医院污水水质特点53

二、医院污水处理方法53

三、污水排放标准54

第四章 阵地卫生56

第一节 进驻坑道卫生56

一、坑道环境特点56

二、坑道空气污染与卫生防护措施56

三、坑道潮湿与防潮58

第二节 阵地卫生管理59

一、阵地卫生特点与卫生工作59

二、阵地给水、饮食与营养卫生60

三、阵地个人卫生60

四、阵地居住环境60

五、阵地粪污处理61

第三节 战场尸体处理61

一、尸体的无机化63

二、尸体处理62

三、尸体除臭62

第二篇 部队营养与食品卫生63

第一章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热能63

第一节 蛋白质63

一、蛋白质生理功能63

二、蛋白质营养不良与缺乏症63

三、必要氮损失与氮平衡64

四、氨基酸与氨基酸模式64

五、食物蛋白质质量评价65

第二节 脂肪68

一、膳食脂肪的营养学意义68

二、脂肪酸的分类、必需脂肪酸及食物来源68

三、膳食脂肪营养价值评价69

四、脂肪的适宜供给量69

第三节 碳水化合物69

一、营养学意义69

二、膳食纤维69

第四节 热能70

一、生热营养素的热能系数、适宜供热比例70

二、影响人体热能消耗的因素70

第二章 无机盐72

第一节 钙72

一、生理功能72

二、影响钙吸收的因素72

三、食物来源与供给量72

第二节 铁73

一、影响膳食铁吸收的因素73

二、缺铁性贫血的分期及评价指标74

三、供给量与食物来源74

第三章 维生素75

第一节 概述75

一、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75

二、类维生素75

三、维生素缺乏或不足的原因75

四、维生素的亚临床缺乏76

第二节 维生素A(视黄醇)76

一、理化性质76

二、生理功能76

三、缺乏症与毒性76

四、营养状况鉴定77

五、视黄醇当量78

第三节 硫胺素78

一、理化性质78

二、缺乏78

三、营养状况鉴定78

四、供给量与食物来源79

第四节 核黄素79

一、理化性质79

二、缺乏79

三、营养状况鉴定80

四、供给量与食物来源80

第五节 维生素C80

一、理化性质80

二、生理功能80

三、缺乏与营养状况鉴定80

四、供给量与食物来源81

第四章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82

第一节 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82

一、谷类食品的营养素分布特点82

二、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83

三、加工、烹调及贮存对谷类营养价值的影响84

第二节 豆类食品的营养价值85

一、大豆的营养价值85

二、抗营养因素85

第三节 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86

一、碳水化合物86

二、无机盐86

三、维生素87

四、芳香物质、色素和有机酸87

第四节 动物性食品的营养价值87

一、肉、鱼、蛋类食品的营养特点87

二、奶类食品的营养特点88

第五章 特殊条件人群的营养91

第一节 孕妇的营养需要91

一、蛋白质91

二、无机盐91

三、维生素92

第二节 乳母的营养需要92

一、蛋白质92

二、无机盐93

三、维生素93

第三节 老年人的营养需要94

一、老年生理代谢特点94

二、老年人的营养需要94

三、合理膳食原则95

第六章 社会营养96

第一节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96

一、营养摄入不足或过多的危险性96

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96

三、营养素需要量97

第二节 确定营养素需要量和DRIs的方法98

一、营养素需要量98

二、确定营养素需要量的途径99

三、制定婴儿适宜摄入量的方法99

四、由成人资料外推至儿童青少年的方法99

五、由小婴儿的AI推算大婴儿的AI的方法100

第三节 制定Uls的依据、步骤及影响因素100

一、制订Uls的主要依据100

二、制定Uls的步骤101

第四节 营养调查102

一、概念102

二、营养调查的目的和内容102

三、调查方法102

第五节 食物结构和膳食指南103

一、食物结构103

二、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103

第七章 食品污染105

第一节 食品污染物的分类105

一、生物性污染105

二、化学性污染105

三、放射性污染105

第二节 食品腐败变质105

一、食品的细菌污染105

二、食品的霉菌污染106

三、食品的腐败变质106

第三节 黄曲霉毒素108

一、对食品的污染108

二、毒性108

三、预防措施108

第四节 N-亚硝基化合物109

一、分类109

二、来源与合成109

三、致癌性110

四、防止亚硝基化合物危害的措施110

第八章 食物中毒111

第一节 食物中毒的概述111

一、食物中毒概念111

二、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111

三、食物中毒的分类111

四、流行病学特点112

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112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生特点112

二、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113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116

第三节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116

一、河豚鱼中毒116

二、毒蕈中毒117

三、亚硝酸盐中毒118

第四节 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118

一、食物中毒的调查118

二、食物中毒的处理119

第三篇 军事劳动卫生121

第一章 劳动生理基础121

第一节 军事劳动对机体的影响121

一、体力活动时的能量消耗121

二、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122

三、静态作业与动态作业123

四、体力活动时的机体调节和适应124

第二节 脑力劳动和心理紧张特点127

一、脑力劳动的特点127

二、紧张反应的表现128

第三节 疲劳128

一、疲劳的概念128

二、疲劳的类型129

三、疲劳的机制129

四、过度疲劳129

第四节 作业能力与工作效率130

一、作业能力130

二、预防疲劳提高作业能力与工作效率的措施131

第二章 军事体育训练卫生133

第一节 训练的卫生学原则133

一、术语133

二、体能训练原则133

三、体能评价134

四、智能训练135

第二节 军事体育训练安全卫生保障137

一、预防运动损伤的一般措施137

二、各类运动的安全卫生措施137

第三章 冷、热、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及预防保健139

第一节 冷环境对人体影响及预防保健139

一、我国寒冷气候特征139

二、人对寒冷的应激反应与冷习服139

三、冻伤及急救141

四、防寒措施143

第二节 热环境对人体影响及预防保健144

一、我国暑热气候的特点144

二、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145

三、热适应147

四、中暑的救治147

五、防暑降温措施149

第三节 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及预防保健150

一、高原环境特点150

二、高原低氧对机体的影响151

三、高原病的分型与救治原则152

四、高原病预防措施154

第四章 军事劳动环境中有害因素对机体的影响156

第一节 粉尘与尘肺156

一、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其对人体的影响156

二、尘肺157

三、防尘、降尘措施160

第二节 有害气体危害及其预防160

一、一氧化碳中毒160

二、氮氧化物中毒161

三、有害气体的预防162

第三节 军事噪声和振动的危害及防护163

一、军事噪声的危害及防护163

二、军事振动的危害及防护167

第四节 微波169

一、微波的物理特征169

二、微波的生物效应170

三、微波辐射的卫生标准172

四、微波辐射的防护172

第四篇 航空卫生174

第一章 飞机座舱卫生174

第一节 飞机座舱的密封增压174

一、座舱压力制度174

二、确定座舱压力制度的基本依据175

第二节 座舱微小气候的卫生要求175

第三节 飞机座舱污染176

一、有害物质来源176

二、座舱环境特点对吸入中毒的影响176

三、防护原则176

第二章 飞行中加速度对人体的影响与防护178

第一节 加速度概述178

一、加速度与惯性力178

二、加速度分类、命名及矢量符号178

第二节 持续性正加速度(+GZ)对人体影响179

一、体重增加179

二、血液转移和血压变化179

三、组织器官移位和变形179

第三节 提高人体+Gz耐力的措施180

一、抗荷动作180

二、抗荷装备181

三、抗荷正压呼吸182

四、后倾座椅183

五、提高飞行员自身+Gz耐力184

第三章 高空缺氧的防护187

第一节 高空缺氧对人体的影响187

一、急性高空缺氧的表现分区187

二、急性高空缺氧的生理代偿反应187

三、急性高空缺氧的主要机能障碍188

四、暴发性高空缺氧188

第二节 航空供氧系统189

一、航空供氧原理189

二、航空供氧系统的性能特点189

第三节 加压呼吸的生理影响190

一、对呼吸功能的影响190

二、对循环功能的影响191

三、对头颈部的影响192

四、体表对抗压力不均匀的影响192

第四节 航空供氧装备的选配193

一、供氧面具选配193

二、高空代偿服选配194

三、代偿手套与代偿袜的选配196

第五节 使用航空供氧装备的医学保障197

一、航空用氧的卫生学检查197

二、加压供氧服装装具的选配198

三、地面加压呼吸训练198

第四章 飞行人员体育训练的卫生保障200

第一节 体育运动的生理意义200

一、骨骼和肌肉200

二、心血管系统200

三、呼吸系统201

四、消化与代谢202

五、神经系统202

第二节 体育锻炼的卫生指导203

一、运动的卫生学原则203

二、不同锻炼项目的生理特点204

三、体育训练的组织实施204

四、运动外伤的预防206

第三节 医疗性体育锻炼208

一、提高平衡机能稳定性的锻炼209

二、提高抗过载(加速度)耐力的锻炼209

三、209矫治肥胖的特殊锻炼210

第五章 飞行人员营养卫生保障212

第一节 飞行劳动及飞行环境因素对机体消化、代谢的影响212

一、飞行环境因素对消化机能的影响212

二、飞行对代谢的影响214

第二节 空勤营养特点及膳食供给标准217

一、热能供给量比较高217

二、“高糖、低脂适量蛋白质”的热源质配分比218

三、补充多种维生素218

四、饮食制度与普通人不同219

第三节 不同条件下飞行的营养卫生保障221

一、高空飞行的营养卫生保障221

二、夜间飞行的营养卫生保障222

三、长时间飞行的营养卫生保障223

四、战斗飞行的营养卫生保障224

五、炎热季节的营养卫生保障225

六、寒冷季节的营养卫生保障225

第四节 某些常见病的营养治疗226

一、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226

二、肥胖的营养治疗226

三、高脂血症的营养治疗228

四、高血压症的营养治疗229

附录一:卫生学调查资料分析231

一、一起水型疾病卫生调查资料分析231

二、某院校学员食物中毒案例讨论232

三、某部队发生中暑实例分析234

四、部队人员发生冻伤调查资料分析236

附录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