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李青藻主编;蔡金发,晏永乾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05779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经济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1
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1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和形成4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9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和实质12
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12
二 走自己的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15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18
一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18
二 全党都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3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26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26
一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特点26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和历史地位34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9
一 基本路线的形成和特点39
二 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42
第三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48
一 基本路线是党的生命线48
二 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56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6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62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62
二 “赶超”发达国家的历史任务65
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69
第二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72
一 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72
二 “三步走”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75
三 必须有一个积极发展的速度78
第三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83
一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83
二 加快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87
三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91
第四章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出路95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95
一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95
二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99
三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03
第二节 改革开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107
一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107
二 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110
三 抓住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114
第三节 大胆学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119
一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联系119
二 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122
三 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绝不能照抄照搬125
第五章 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129
第一节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129
一 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政治基础129
二 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健康发展的保证133
三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36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140
一 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40
二 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142
三 端正党风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149
第三节 培养接班人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153
一 培养接班人是事关大局的问题153
二 按照“四化”标准选择和培养接班人156
第六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6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160
一 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160
二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不可分割的165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功能168
第二节 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运行机制172
一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172
二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实现形式177
第三节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2
一 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182
二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185
第七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坚持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192
第一节 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92
一 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客观必然性192
二 坚持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196
三 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形式19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的基本方向201
一 两权分离是全民所有制改革的出发点201
二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改革的道路207
第三节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211
一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11
二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基本要求214
三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具体形式218
第八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三)——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2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按劳分配221
一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221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226
三 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22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分配的补充形式232
一 非按劳分配存在的必然性及其具体形式232
二 多种收入形式及其界定237
第三节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40
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40
二 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42
三 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分配245
第九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251
第一节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51
一 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251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55
三 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260
第二节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62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62
二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66
三 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269
第三节 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72
一 我国政党体制的优点和特点272
二 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74
三 中国决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276
第十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二)——社会主义依靠力量和爱国统一战线280
第一节 社会主义依靠力量和爱国统一战线280
一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280
二 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法宝286
三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90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292
一 在共同繁荣基础上发展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292
二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95
三 全面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297
第三节 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301
一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301
二 “一国两制”已初见成效305
三 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积极促进祖国统一307
第十一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11
第一节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方针311
一 “两手抓”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311
二 “两手抓”是深化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314
三 坚持“两手抓”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17
第二节 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新水平319
一 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319
二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323
三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327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331
一 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331
二 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334
三 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337
第十二章 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341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341
一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341
二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49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高度的历史责任感355
一 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355
二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363
后记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