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文论·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文学·文论·文化
  • 盛宁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 ISBN:780737013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现代文学-文学研究-世界;当代文学-文学研究-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学·文论·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辑·文学3

我的文学观的转变3

小说是以“虚构”的方式再现世界6

小说毕竟是一种“虚构”8

文学虚构性的逐渐凸显10

约翰·福尔斯的小说对历史的重构12

“真实”只有一个,而“虚构”则有无数的可能13

可划入“后现代小说”的《法国中尉的女人》14

文学研究不仅要研究“看什么”,而且要研究“怎么看”16

变换视角,看到不同层面的坡(Poe)17

《Poe,Poe,Poe,Poe,Poe,Poe,Poe》18

社会历史和文本批评框架中的坡(Poe)20

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批评框架中的坡(Poe)22

小说是“一颗空心的洋葱头”23

纳博科夫的文学观25

阅读必须尽可能地沉浸在文本中26

关注文学的形式即关注艺术28

有别于哲学思考的文学思考29

文学的“质疑性”和“假定性”31

读昆德拉应跳出意识形态的桎梏32

昆德拉眼中的“媚俗”33

“意象形态”是与“媚俗”一样的欺骗35

昆德拉为小说艺术之出路提供的思考36

昆德拉是“从无到有”的虚构高手38

美国小说中的心理现实主义40

厄普代克:从无神论存在主义后退到有神论存在主义41

Angst(焦虑):厄普代克笔下人物的心理特征43

心理现实主义:厄普代克的创作手法44

短篇小说是美国文学的一个特色47

美国小说的美国特色49

怎样看后现代实验小说51

通俗文学(畅销书)的制作53

通俗小说是对时下流行价值观的炫目包装55

出现在文学经典中的“马”的故事57

通俗小说中也有道德隐喻性主题59

但通俗小说的构思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期待61

《李尔王》悲剧主题的探讨63

“权力与仁慈的不可调和”:《李尔王》悲剧性矛盾之一65

纲常伦纪的颠覆:《李尔王》悲剧性矛盾之二67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李尔王》悲剧性矛盾之三69

文学史分期的人为随意性71

20世纪是一个批评的时代77

第二辑 ·文论77

文学批评的独立化:20世纪美国文论总体特征之一79

文学批评的多元化:20世纪美国文论总体特征之二81

文学批评的科学化:20世纪美国文论总体特征之三83

“批评的批评”:理论批评的崛起85

“理论”:20世纪一个独特的文类87

所谓“话语的平移”89

诗学是对阐释批评的理论解释94

批评理论中不同的“结构”概念95

批评终于赢得独立的地位97

结构主义诗学关注的是读者的文学能力和阅读阐释的程式98

纯“文学的”阅读和理解可能吗?99

结构主义诗学或可算是对新批评的超越101

结构主义诗学的局限与缺陷103

东西方的诗学理念并不等值对应106

“比较诗学”中的比较对象其实已是某种预设性的建构108

“比较诗学”旨在实现一套新的诗学话语的建构109

艺术是无言的,言说的只是“批评”111

“文学的意义”是假定性的112

“消费”: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垄断性符号114

消费品和消费广告也构成一种语言符号体系116

传统历史主义批评的内涵118

福柯对传统历史观的颠覆120

“断层”和“差异”是福柯打入“历史”的两个楔子121

文学:历史现实和意识形态的结合部123

新历史主义批评的要诀——“轶事嫁接法”(anecdotalism)124

新历史主义批评着眼于历史的重构126

新历史主义历史重构的“理论依据”128

论女性主义批评(一)——女性主义中的基要主义倾向130

论女性主义批评(二)——从“女权主义”到“女性主义”:内涵的变化133

论女性主义批评(三)——“话语”的增殖与“意义”的失落137

海登·怀特的“元历史”观141

“历史修撰的可能形式就是历史的存在形式”143

关于怀特的“话语转喻论”的反思145

“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再审视148

从赛义德的自辩看后殖民主义的局限151

德里达的“解构”155

福柯与“解构”157

德曼与“解构”160

“解构”起源于认识论的危机162

“解构”的告退及其遗留的影响(一)164

“解构”的告退及其遗留的影响(二)167

比较文学的困境170

关于“后现代”的定义177

第三辑 ·文化177

“后现代”不只是一个时代分期问题180

“后现代”分期的人为性182

“后现代”:从一个问题变成一个课题183

“后现代”是转换认知范式后的再思考186

“后现代”概念的文化局限性187

“后现代”已经是过去时189

“后现代”的学术建构190

所谓的“表征危机”192

语言“表征”的再审视——另一种语言观194

语言自我认识的改变197

关于“现代”的定义200

哈贝马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界定206

美国文化的实用主义特征208

作为一种“后哲学文化”的新实用主义210

罗蒂与“后现代文化哲学”212

“后工业化”社会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214

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后的知识状况215

亨利·亚当斯之于美国文化217

美国的文化潜意识中“黑暗”的一面220

美国文化从“熔炉”向“多元文化”的转型222

警惕“文化研究”背后的西方价值观225

“文化全球化”与“美国文化帝国主义”228

仍为西方学术传统一部分的后殖民文化批评230

再谈后殖民文化批评是西方学术传统的一部分234

美国大学与社会的对垒237

再谈美国大学与社会的对垒239

祛除“理念先行”的误解2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