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炼焦新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炼焦新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4768803.jpg)
- 潘立慧,魏松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43898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炼焦-工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炼焦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炼焦用煤1
第一节 煤资源状况1
一、世界煤炭资源的基本情况1
二、中国煤资源状况2
第二节 煤的工艺性质评价4
一、煤的成焦机理5
二、煤的黏结性与结焦性评价6
第三节 煤岩学方法7
一、宏观煤岩组成8
二、煤的显微组分8
三、煤岩分析9
第四节 煤岩学的应用11
一、评价煤质12
二、煤炭分类14
三、煤岩学在炼焦配煤与预测焦炭质量方面的应用15
第五节 炼焦用煤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17
一、全自动定硫仪17
二、全自动工业分析仪17
三、灰分快速分析仪18
四、煤岩分析的发展趋势18
第六节 炼焦用煤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20
一、配煤技术现状20
二、煤岩配煤的基本原理22
三、高炉焦炭质量指标研究对配煤技术的影响23
四、炼焦配煤技术的发展趋势24
第二章 备煤技术27
第一节 备煤概述27
一、配煤炼焦概述27
二、配煤工艺提高焦炭质量的方法27
四、煤质评价的方法31
三、煤化度对配煤的影响31
第二节 备煤工艺32
一、工艺分类32
二、工艺流程34
三、备煤工艺的控制本质37
第三节 洗煤取样及计量新技术37
一、洗煤自动取样37
二、洗煤计量38
第四节 备煤新设备介绍39
一、双车翻车机39
二、斗轮堆取料机41
三、GD型管状皮带输送机41
四、气垫皮带输送机43
五、可伸缩变幅皮带输送机44
七、粉碎机47
六、TDSG系列带式输送机47
八、皮带清扫器49
第五节 皮带机电子秤49
一、电子秤安装方式的选择49
二、申克配料皮带电子秤52
第六节 核子秤54
一、核子秤原理54
二、系统组成及安装56
三、核子秤使用57
第七节 激光皮带配料秤61
第八节 车号自动识别系统62
一、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的主要构成62
二、ATIS的工作流程62
三、ATIS系统的技术关键62
第九节 煤堆量检测技术65
第十节 焦油渣的回收利用66
一、捣固炼焦67
二、配型煤炼焦67
第三章 几种炼焦煤的预处理新技术67
第一节 概述67
三、煤调湿技术68
第二节 捣固炼焦68
一、捣固炼焦的机理及特点68
二、捣固炼焦的设备72
三、捣固炼焦操作的特点81
第三节 配型煤炼焦84
一、配型煤炼焦的基本原理及流程84
二、配型煤炼焦的特点及影响因素87
三、成型煤的主要设备及型煤黏结剂89
第四节 煤调湿技术95
一、煤调湿工艺及其特点95
二、CMC的经济效益及需要注意的问题100
第四章 焦炉大型化101
二、结构特点103
第一节 6m焦炉设计参数及其结构特点103
一、设计参数103
第二节 6m焦炉加热制度104
一、温度制度105
二、焦炉压力制度108
第三节 6m焦炉的操作111
一、推焦车操作112
二、拦焦车操作114
三、熄焦车操作115
四、装煤车操作115
第四节 6m焦炉的烘炉与开工116
一、焦炉烘炉116
二、焦炉开工122
第五节 7.63m焦炉的结构及特点124
一、焦炉炉体结构的特点124
二、焦炉的炉体结构125
一、加热系统组成127
第六节 7.63m焦炉的加热系统127
二、焦炉自动加热系统(Coke Master)129
第七节 7.63m焦炉荒煤气导出系统及单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131
一、7.63m焦炉荒煤气导出系统131
二、7.63m焦炉单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PROven系统)132
第八节 7.63m焦炉的辅助部分133
一、煤塔133
二、护炉铁件系统134
三、焦炉的密封134
第九节 7.63m焦炉的其他技术136
一、7.63m焦炉的快速装煤技术136
二、7.63m焦炉的控制139
三、7.63m焦炉的烘炉特点141
第十节 大型化焦炉机械141
一、大型化焦炉机械的基本特点141
二、大型焦炉机械的基本功能142
三、大型焦炉机械的基本原理和新技术应用143
第五章 焦炉用耐火材料151
第一节 焦炉对耐火材料的基本要求151
一、燃烧室(炭化室)用耐火材料151
二、蓄热室用耐火材料151
三、小烟道用耐火材料151
第二节 耐火材料性质152
一、耐火材料的结构性质152
二、热学性质153
三、耐火材料的力学性质154
四、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155
第三节 焦炉用主要耐火材料157
一、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组成157
二、焦炉用硅砖159
三、焦炉用半硅砖163
四、焦炉用黏土砖164
五、焦炉用高铝砖165
六、耐火泥167
七、浇注料169
一、6m焦炉用隔热材料171
二、耐火纤维171
第四节 焦炉用隔热材料171
三、国内某厂7.63m焦炉使用的隔热材料174
第六章 热回收焦炉176
第一节 概述176
第二节 清洁型热回收捣固焦炉的类型177
一、清洁型热回收捣固焦炉的类型177
二、清洁型热回收捣固焦炉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178
第三节 清洁型热回收捣固焦炉的设备180
一、炉体设备180
二、焦炉机械184
第四节 清洁型热回收捣固焦炉的加热制度187
一、温度制度187
二、吸力制度188
一、烘炉189
三、空气过剩制度189
第五节 清洁型热回收捣固焦炉的烘炉与开工189
二、开工前的试生产193
三、开工前的其他准备工作195
四、开工操作195
第六节 清洁型热回收捣固焦炉的操作197
一、备煤车间197
二、筛焦车间197
三、炼焦车间197
第七节 国外主要热回收炼焦技术200
一、美国的热回收炼焦技术200
二、德国的热回收炼焦技术202
三、印度的热回收炼焦技术202
三、干熄焦204
一、低水分熄焦204
二、稳定熄焦204
第一节 概述204
第七章 熄焦新技术204
第二节 低水分熄焦205
一、低水分熄焦的工艺流程205
二、低水分熄焦的原理及优点206
三、低水分熄焦的系统构成及生产操作208
第三节 稳定熄焦210
一、稳定熄焦的原理及优点210
二、稳定熄焦的设备及操作211
第四节 干熄焦的原理及优点213
一、干熄焦的工艺流程213
二、干熄炉内焦炭冷却机理215
三、干熄焦的优点216
第五节 干熄焦设备及控制系统217
一、红焦装入设备217
四、气体循环设备219
三、干熄炉219
二、冷焦排出设备219
五、干熄焦锅炉221
六、锅炉用水净化设备222
七、环境除尘设备222
八、干熄焦EI控制系统222
第六节 干熄焦烘炉与开工222
一、干熄焦烘炉222
二、干熄焦开工223
第七节 干熄焦生产操作224
一、干熄焦运行计划及操作要求225
二、焦炭物流系统的操作225
三、气体循环系统的操作225
四、锅炉系统操作方法226
五、除盐水系统的操作227
六、地面除尘系统操作方法227
二、减温减压器启动及蒸汽并网228
一、蒸汽回收前的准备228
第八节 干熄焦能源回收228
三、利用蒸汽发电229
第九节 干熄炉用耐火材料230
一、对耐火材料的要求230
二、耐火材料的性能230
第八章 焦炉自动化233
第一节 焦炉炼焦过程管理系统233
一、概述233
二、焦炉炼焦过程管理系统原理233
三、焦炉炼焦过程管理系统234
四、系统应用效果242
第二节 焦炉机械自动化244
一、无线感应技术的发展历程244
二、无线感应电缆的结构245
三、无线感应位置检测原理246
五、无线感应在焦炉炼焦生产中的应用248
四、无线感应通信原理248
第三节 焦炉集气管压力调节254
一、引言254
二、变积分PI控制与基于相关分析的解耦控制相结合的综合控制策略254
三、集气管压力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257
四、使用效果261
第四节 炼焦系统信息网络261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261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实例262
二、企业信息化的结构和功能262
第九章 焦炉烟尘治理266
第一节 焦炉的污染因素及环保要求266
一、焦炉烟尘来源266
二、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67
第二节 焦炉地面除尘站269
一、推焦除尘工艺269
三、焦炉地面除尘操作270
二、装煤除尘工艺270
四、焦炉装煤除尘系统特点271
第三节 单车除尘技术276
一、国外单车除尘技术276
二、国内单车除尘技术281
第四节 焦炉机械清扫286
一、焦炉自动清扫炉门、炉框装置及改进286
二、高压水力喷射型炉门清扫机288
第五节 焦炉放散点火290
一、放散点火装置简介290
二、PLC在焦化荒煤气自动放散点火系统的应用291
第六节 焦炉燃烧废气排放的控制293
一、烟囱排黑烟原因分析293
二、焦炉燃烧废气的控制中氧化锆的使用294
三、焦炉炉墙密封技术295
一、SCOPE21工程的总体情况299
第一节 日本的SCOPE21炼焦技术299
第十章 几种新型炼焦方法299
二、SCOPE21涉及的一些基本技术300
三、基本试验结论300
四、中试厂的建设301
第二节 德国炼焦技术302
一、提高热传导速度302
二、大容积焦炉302
三、加热系统的技术进步303
四、环保技术303
五、巨型炼焦反应器——单孔炼焦系统303
六、集热总管焦炉305
第三节 畅翔型自动化连续炼焦技术305
一、技术原理305
二、技术特点306
参考文献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