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农”现代化之路 第2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三农”现代化之路 第2卷
  • 丁龙嘉主编;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80199348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农业现代化-研究-山东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三农”现代化之路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代序言 中国农业和农村的改革与发展问题 田纪云3

第一篇 “丑小鸭”变成“金凤凰”——香驰豆业集团发展纪实 张鹏 赵乐明 顾海明引言3

第一章 放下锄头扛锤头,齐心协力办工厂5

一、泥腿子做起办厂梦5

二、它山之石筑起致富路6

三、30吨的钱办成了50吨的事8

四、大丈夫煮酒论英雄11

第二章 稳扎稳打干事业,奠定基础谋发展14

一、借东风,迈出艰难第一步14

二、三年三大步16

三、“滚雪球”式大发展18

四、三项制度改革催生观念的转变21

五、始于8章77条的“发家之宝”24

第三章 拉长产业链条,实现新的飞跃30

一、“脱胎换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0

二、借脑引智,借梯子上楼31

三、由“量”的提高到“质”的飞跃34

四、坚持“三个结合”,规避市场风险38

第四章 敢想敢干,团结奋进41

一、不干则已,干就干好41

二、筑牢堡垒的每一块基石45

三、架起干部和员工之间的“连心桥”48

四、做给员工看,带着员工干51

五、员工冷暖挂在心上52

一、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进发出不竭的动力55

第五章 培养特色文化,凝聚发展合力55

二、“诚、信、和、善”的企业价值观,凝聚起所有香驰人57

三、“严、细、实”的管理理念,打造出“香驰”信誉62

四、企业文化建设,成为香驰发展的无形资产65

展望68

第二篇 现代化之路越走越宽广——夏庄镇发展纪实 王国新 李尊殿 王俊伟 杨洪武 王传省引言73

第一章 从“耕者有其田”到亘古未有的“大包干”75

一、梦圆“耕者有其田”75

二、“一组、三社”的率先变革76

三、动荡岁月的困惑77

四、脱贫“三步曲”78

第二章 从“街头摊点”到“江湖大款”81

一、街巷里吆喝出的“万元户”81

二、搞运输富起来的“暴发户”82

三、跑程控电话发起来的“江湖大款”84

第三章 从兴办“四级企业”到培植“企业龙头”86

一、四级齐办企业兴86

二、浮来青茶厂“茶香飘四海”87

三、华夏电子总公司“银线连九洲”88

四、尹家湖“炉火烧红半边天”89

第四章 从科技实验队到“白色旋风”92

一、毛家堰村的“科技圣火”92

二、畜牧养殖业的“夏庄模式”93

三、“草莓状元”赵纯勇94

第五章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96

一、浮来青茶走红国内市场96

二、花生米走红国际市场98

三、市场之路越走越宽广100

第六章 从山东小城镇建设“百新工程试点镇”到“中心镇建设示范镇”101

一、不花钱也能办大事101

二、增值的城市意识102

三、把管理推向市场103

四、“赔本”的艺术104

一、手推车·地排车·拖拉机107

二、自行车·摩托车·四轮车107

第七章 从物质追求到精神追求107

三、电视机·手机·因特网108

四、土打墙·砖瓦房·二层楼108

五、黑屋子·亮窗子·多媒体109

六、少生优生·初级保健·优抚医疗110

七、治安巡逻队·纠纷调解员·道路养护工113

八、青春健美舞·老年秧歌队·周姑戏剧团114

九、村庄·城市·韩国116

一、民选村官118

第八章 从“暗箱操作”到“阳光村务”118

二、职业会计119

三、村级工作操作规程121

结束语127

第三篇 奇果飘香富路宽——“中国冬枣之乡”下洼镇发展纪实 崔景文131

开篇走进中国冬枣的故乡——下洼镇131

第一章 穷则思变,贫瘠土地换新颜133

一、沧海桑田,这里曾有过繁华与光荣的历史133

二、历尽坎坷,这里却总摘不掉贫穷的帽子134

三、大干苦干,这里的贫瘠土地换新颜137

第二章 瞄准优势,小冬枣成大产业142

一、奇果冬枣,这方热土的独特资源142

二、慧眼识珠,意识超前搞开发145

三、攻关排难,小冬枣走向大田成“气候”147

四、支柱产业,小冬枣富了众乡亲151

一、科学规划,中心镇建设展新貌155

第三章 龙头带动,百业跃上快车道155

二、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比翼飞157

三、百业兴旺,突飞猛进占鳌头158

四、全面小康,枣农生活质量大提高161

第四章 筑巢引凤,四海客商接踵来163

一、搭建平台,优化环境迎客来163

二、锲而不舍,干群合力抓招商165

三、精诚所至,引来“凤凰”落枣乡167

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170

第五章 勤政爱民,求真务实好领班170

二、廉洁勤政,打铁先得自身硬174

三、谦虚谨慎,不用扬鞭自奋蹄178

第六章 任重道远,无限风光在前头180

一、立足现实,成绩面前找差距180

二、与时俱进,运筹帷幄谋发展182

三、展望未来,枣乡宏图更灿烂185

第四篇 鲁西北平原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小杨官屯村发展纪实 肖秋恩 吴正旭引言189

一、走在集体化道路上193

第一章 一路急进,尝到甘甜与苦涩193

二、在“大跃进”的岁月中195

第二章 改壤治水,实现土地高产稳产197

一、移民曲阜使张国忠陷入了深深的思考197

二、齐心协力渡灾荒198

三、谱写一曲拔穷根壮歌199

四、乘势再上新台阶201

一、在大变动面前的深思205

第三章 深思熟虑,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205

二、包得准,包得实207

第四章 依靠科技,红土地里刨出了金娃娃210

一、要发家,种棉花210

二、致富发家的再思考211

三、一条立体开发、务农致富的新路子213

四、省委书记姜春云推荐小杨官屯村的经验217

第五章 开拓创新,建立贸工农一体化龙头企业220

一、寻求开发土地潜力的“助力器”220

二、建立大型龙头企业鸭业集团总公司222

三、尝试发展生态养殖226

第六章 抓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29

一、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229

二、提高村民素质231

三、开展“十个好”党员教育活动232

四、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235

第七章 千锤百炼,一块没有杂质的“吸铁石”237

一、任期长达56年的党支部书记237

二、学习、吃亏和服务238

三、张国忠一班人是农村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241

第五篇 胶东半岛上的一座现代化村庄——濯村发展纪实 于福成 史本武 张莉引言245

第一章 从贫穷到初步富裕247

第二章 营造优美环境250

第三章 发展新型农业255

第四章 实现工业兴村259

第五章 党组织与村民水乳交融264

结束语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