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轨道交通系统行车组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轨道交通系统行车组织
  • 徐瑞华主编;张国宝,徐行方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711306370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铁路行车-行车组织-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轨道交通系统行车组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第一章 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和特点1

第二章 轨道交通系统运输组织的内容8

第一篇 轨道交通系统车站工作组织12

第一章 概述12

第一节 车站作业及其分类12

第二节 车站生产活动及其技术作业过程14

第三节 车站线路、道岔及信号设备21

第四节 车站工作的组织与管理33

第二章 客运站工作组织36

第一节 客运站主要技术设备36

第二节 客运站运输工作组织42

第三节 客运站行车工作组织46

第三章 货运站工作组织50

第一节 货运站及其技术设备50

第二节 货运站货运作业过程53

第三节 货车载重量利用58

第四章 车站调车工作组织62

第一节 概述62

第二节 调车作业时间标准63

第三节 牵出线调车作业67

第四节 驼峰调车作业69

第五节 列车折返调车作业75

第六节 调车作业计划76

第五章 铁路技术站工作组织87

第一节 列车到发技术作业87

第二节 车站技术设备的运用90

第三节 货车集结过程100

第四节 货物作业车的技术作业105

第五节 铁路车站与企业专用线的统一技术作业过程112

第六节 车站信息及票据传输过程115

第一节 车站作业计划117

第六章 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及统计分析117

第二节 车站作业调度指挥128

第三节 车站工作统计与分析129

第七章 车站作业系统的协调及技术设备合理数量的确定138

第一节 车站各子系统工作的协调条件138

第二节 在系统能力一定的条件下到、发车场线路数的确定141

第三节 在不改变其他系统工作的条件下驼峰需要能力的确定143

第四节 牵出线编组机车台数及调车场线路数的确定144

第五节 编组站各项设备的综合计算146

第八章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149

复习思考题152

第二篇 轨道交通系统行车工作计划154

第一章 概述154

第一节 列车编组计划的任务154

第二节 货物列车的分类157

第三节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程序与原则160

第四节 车流径路的确定原则162

第二章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165

第一节 组织装车地直达运输概述165

第二节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方案169

第三节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与执行173

第三章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176

第一节 编制技术站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主要因素176

第二节 编制技术站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基本原理181

第三节 直线方向单组列车的编组方案数182

第四节 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计算方法187

第五节 分组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203

第六节 非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209

第四章 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214

第一节 概述214

第二节 车辆运用数量指标计划215

第三节 车辆运用质量指标计划225

第四节 运用车保有量计划234

第五节 机车运用计划235

第五章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计划240

第一节 全日行车计划240

第二节 列车开行方案242

第三节 车辆运用计划244

复习思考题247

第三篇 轨道交通系统列车运行图与通过能力248

第一章 概述248

第一节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248

第二节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250

第二章 列车运行图要素253

第一节 概述253

第二节 车站间隔时间257

第三节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262

第一节 闭塞的基本概念269

第三章 列车运行过程控制269

第二节 自动闭塞270

第三节 列车自动运行控制275

第四节 磁浮列车运行控制279

第四章 线路通过能力及旅行速度284

第一节 运输能力概述284

第二节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286

第三节 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294

第四节 高速铁路通过能力304

第五节 城市轨道交通通过能力310

第六节 旅行速度及其影响因素314

第五章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321

第一节 概述321

第二节 旅客列车运行图的编制322

第三节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329

第四节 分号列车运行图的编制334

第五节 电力牵引区段列车运行图的编制337

第六节 列车运行图指标和实行新图前的准备工作338

第七节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编制341

第八节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的编制342

第六章 运输能力加强347

第一节 概述347

第二节 铁路运输系统能力的利用350

第三节 加强铁路通过能力的技术组织措施356

第四节 改建措施361

第五节 提高行车速度366

第六节 通过能力加强方案的选择369

第七节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加强378

复习思考题384

第四篇 轨道交通系统列车运行调度工作386

第一章 概述386

第一节 运输调度指挥系统386

第二节 铁路运输调度工作388

第一节 概述391

第二章 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可靠性391

第二节 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损失及其传递392

第三章 列车运行调整398

第一节 铁路列车运行调整398

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401

第四章 日常统计与分析404

第一节 旅客运输主要工作指标统计与分析404

第二节 货物运输主要工作指标统计与分析407

第一节 车流预测416

第五章 铁路车流调整416

第二节 车流调整419

第六章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423

第一节 概述423

第二节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组织与信息处理424

第三节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部级系统428

复习思考题436

参考文献4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