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王忠敏主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ISBN:750663529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标准化-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标准化基本概念1

第一章 标准化概论1

一、标准2

二、标准的对象2

三、标准的本质2

四、标准的载体3

五、标准制定的十要素3

六、标准化4

七、标准化的作用4

八、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的本质5

第二节 标准化发展历程6

一、人类无意识的标准化行为6

二、人类有意识的标准化实践7

三、中国古代标准化7

四、近代标准化8

六、现代标准化发展对我们的启示9

第三节 新中国标准化管理发展的三阶段9

五、现代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标准化工作9

一、如何把握标准化发展历史过程的内在联系10

二、新中国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11

三、标准化事业发展的新阶段12

四、第三阶段的表现形式及实质13

第四节 标准的价值14

一、标准是一种产品14

二、标准的使用价值和价值15

三、认识标准价值的意义16

二、松浦四郎理论18

第五节 标准化原理和方法18

一、桑德斯理论18

三、中国的标准化理论19

四、新的理论挑战20

第六节 我国的标准化体系现状及未来22

一、基本情况22

二、现行标准化管理与相关机构22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23

四、改革的几个难点26

五、我们正在做什么和将要做什么27

第二章 标准制定程序和质量要求29

第一节 标准制定程序29

一、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29

二、标准预阶段及立项阶段要求31

三、标准起草阶段要求35

四、标准征求意见阶段要求36

五、标准审查阶段要求37

六、标准批准阶段要求38

七、标准出版阶段要求40

八、标准复审阶段要求42

九、快速制定程序43

第二节 标准质量要求45

一、标准质量的评价要素45

二、标准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46

三、如何编制一项合格的标准47

四、加强标准审查的规范性49

五、标准编制中常见问题54

一、标准化工作导则系列国家标准体系60

第一节 概述60

第三章 标准编写方法60

二、基本概念61

三、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则63

第二节 标准的结构66

一、标准内容划分的总原则67

二、单独标准或部分的内容划分67

三、标准的层次69

第三节 标准核心内容的编写71

一、标准内容的确定原则72

二、要求75

三、抽样76

四、试验方法76

五、标志、标签和包装77

第四节 标准核心内容之外其他要素的编写77

一、标准名称78

二、范围79

三、术语和定义80

五、引用82

四、符号和缩略语82

七、引言85

六、附录85

八、前言86

九、参考文献和索引88

十、目次88

十一、封面89

一、技术委员会发展历程91

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程序91

第一节 我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1

第四章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1

三、技术委员会的管理97

第二节 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00

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技术委员会100

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技术委员会106

三、我国承办国际标准化技术工作会议的程序106

四、我国出国参加国际标准化技术工作会议的程序106

第三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改革107

三、采用109

二、国外先进标准109

第一节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含义和范围109

一、国际标准109

第五章 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与方法109

第二节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意义和原则110

一、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目的和意义110

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基本原则110

第三节 国内外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情况111

一、国外采用国际标准的简要情况111

二、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情况113

三、我国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鼓励政策和措施114

第四节 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和方法115

一、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115

二、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118

三、技术性差异和编辑性修改的标识119

四、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的编号方法122

五、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方法122

二、我国技术标准与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关系126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126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126

第六章 标准与国际贸易126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和表现形式127

四、美国、欧盟、日本采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简况130

五、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主要原因133

第二节 WTO/TBT-SPS的有关内容133

一、WTO/TBT的主要内容133

二、WTO/SPS的主要内容136

三、中国加入WTO有关质检工作内容的承诺138

一、建立统一完善符合国际规则的技术法规体系141

第三节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建立141

二、建立健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标准体系142

三、做好通报和咨询服务工作145

第七章 标准化发展趋势147

第一节 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147

一、国际组织的标准化发展战略147

二、主要发达国家的标准化发展战略152

第二节 我国标准化发展趋势159

一、战略思想与战略目标160

二、发展趋势161

第三节 重点领域标准化发展趋势162

一、农业标准化162

二、高新技术标准化171

三、服务标准化177

四、环境标准化183

五、装备制造业标准化187

六、物流标准化192

一、概述196

第四节 标准与知识产权196

二、国内外标准化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197

三、我国有关产业面临的专利问题202

四、我国与电子强国的差距203

第五节 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改革203

一、国家标准及制修订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204

二、标准制修订运行机制的改革206

主要参考文献2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