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始人遗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建始人遗址](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4794726.jpg)
- 郑绍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3433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古人类学-文化遗址-研究-建始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始人遗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程捷1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1
一、地理位置1
二、现代气候特征3
三、动植物特征3
第二节 区域地质概况4
一、地层4
二、地质构造6
第三节 地貌演化与构造运动7
一、现代地貌特征7
(一)岩溶地貌7
(二)层状地貌9
二、地貌演化与构造运动10
第二章 龙骨洞地层剖面与地层划分对比&程捷 高振纪13
第一节 地层剖面描述14
一、A-A′剖面14
二、B-B′剖面15
三、C-C′剖面16
四、D-D′剖面18
五、E-E′剖面19
六、F-F′剖面20
七、G-G′剖面21
第二节 地层对比22
第三章 古人类&张银运 张振标 刘武26
人科 Hominidae Gray,182526
第四章 文化遗物&李超荣37
第一节 备料与石制品37
一、备料37
二、石核38
三、人工石块43
四、小石块与石屑43
五、石片44
六、石器50
(一)刮削器50
(二)尖状器56
(三)雕刻器57
(四)石锤57
第二节 骨制品60
一、骨片60
二、骨尖状器61
三、似骨铲61
四、有人工切割或砍砸痕迹的骨头61
第三节 遗址的性质63
一、石制品的特点63
二、文化对比64
第五章 哺乳动物67
灵长目 Primates Linnaeus,175867
猿科 Pongidae Eliot,1913&张银运67
巨猿属 Gigantopithecus von Koenigswald,193567
猴科 Cercopithecidae Gray,1821&潘悦容76
猕猴属 Macaca Lacépède,179976
金丝猴属 Rhinopithecus Milne-Edwards,187278
食虫目 Insectivora Bowdich,1821&郑绍华80
猬科 Erinaceidae Fischer von Waldheim,181780
毛猬属 Hylomys M?ller,183980
鼹科 Talpidae Fischer von Waldheim,181783
鼹属 Talpa Linnaeus,175883
针尾鼹属 Scaptonyx Milne-Edwards,187183
鼩鼹属 Uropsilus Milne-Edwards,187184
鼩鼱科 Soricidae Fischer von Waldheim,181787
麝鼩属 Crocidura Wagler,183287
臭鼩属 Suncus Ehrenberg,183290
微尾鼩属 Anourosorex Milne-Edwards,187090
亚洲短尾鼩属 Blarinella Thomas,191193
鼩鼱属 Sorex Linnaeus,175896
长尾鼩属 Soriculus Blyth,185497
水麝鼩属 Chimmarogale Anderson,1877106
翼手目 Chiroptera Blumenbach,1779&郑绍华108
菊头蝠科 Rhinolophidae Lesson,1827108
菊头蝠属 Rhinolophus Lacepede,1799108
蹄蝠科 Hipposideridae Miller,1907113
蹄蝠属 Hipposideros Gray,1831113
蝙蝠科 Vespertilionidae Gray,1821116
鼠耳蝠属 Myotis Kaup,1829116
伏翼蝠属 Pipstrellus Kaup,1829118
兔形目 Lagomorpha Brandt,1855&郑绍华 张兆群119
鼠兔科 Ochotonidae Thomas,1897119
鼠兔属 Ochotona Link,1795119
兔科 Leporidae Gray,1821120
丝绸兔属 Sericolagus Averianov,1996120
啮齿目 Rodentia Bowdish,1882&郑绍华121
松鼠科 Scuridae Gray,1821121
花松鼠属 Tamiops Allen,1936121
岩松鼠属 Sciurotamias Miller,1901123
丽松鼠属 Callosciurus Gray,1867125
鼯鼠科 Petauritidae Miller,1912127
毛耳飞鼠属 Belomys Thomas,1908127
仓鼠科 Cricetidae Rochebrune,1883127
异仓鼠属 Allocricetus Schaub,1930127
仓鼠(属种未定) Cricetinae gen.et sp.indet130
?科 Arvicolidae Gray,1821130
绒鼠属 Eothenomys Miller,1896130
异费鼠属 Allophaiomys Kormos,1933136
尖齿鼠属 Hyperacrius Miller,1896138
?科(属种未定) Arvicolidae gen.et sp.indet141
刺山鼠科 Platacanthomyidae Miller et Gidley,1918141
猪尾鼠属 Typhlomys Milne-Edwards,1877141
竹鼠科 Rhizomyidae Miller et Gidley,1918145
竹鼠属 Rhizomys Gray,1831145
豪猪科 Hystricidae Burnett,1830148
豪猪属 Hystrix Linnaeus,1758148
鼠科 Muridae Gray,1821156
巢鼠属 Micromys Dehm,1841156
小鼠属 Mus Linnaceus,1758159
攀鼠属 Vernaya Anthony,1941162
狨鼠属 Hapalomys Blyth,1859165
姬鼠属 Apodemus Kaup,1829166
巫山鼠属 Wushanomys Zheng,1993172
白腹鼠属 Niviventer Marshall,1976176
长尾巨鼠属 Leopoldamys Ellerman,1947~1948180
鼠属 Rattus Fischer,1803180
长鼻目 Proboscidea Illiger,1811&陈冠芳181
嵌齿象科 Gomphotheriidae Cabrera,1929181
中国乳齿象属 Sinomastodon Tobien,Chen et Li,1986181
剑齿象科 Stegodontidae Young-Hopwood,1935183
剑齿象属 Stegodon Falconer,1857183
食肉目 Carnivora Bodwich,1821&张兆群 冯小波185
犬科 Canidae Fisher de Waldheim,1817185
豺属 Cuon Hodgson,1838185
熊科 Ursidae Fisher de Waldheim,1817189
熊属 Ursus Linnaeus,1758189
大熊猫科 Ailuropodidae Pocock,1921193
大熊猫属 Ailuropoda Milne-Edwards,1870193
鼬科 Mustelidae Fisher de Waldheim,1817199
貂属 Martes Pinel,1792199
猪獾属 Arctonyx Cuvier,1825202
水獭属 Lutra Brisson,1762203
鬣狗科 Hyaenidae Gray,1869203
粗壮鬣狗属 Pachycrocuta Kretzoi,1938203
猫科 Felidae Fisher de Waldheim,1817208
似剑齿虎属 Homotherium Fabrini,1890208
巨颏剑齿虎属 Megantereon Croizet et Jobert,1828211
真猫属 Felis Linnaeus,1758211
豹属 Panthera Oken,1816212
猎豹属 Sivapanthera Kretzoi,1929215
灵猫科 Viverridae Gray,1821217
大灵猫属 Viverra Linnaeus,1758217
灵狸属 Prionodon Horsfield,1821218
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Owen,1848220
马科 Equidae Gray,1821&郑绍华 王晓宁220
马属 Equus Linnaeus,1758220
犀科 Rhinocerotidae Owen,1845&郑绍华 杨年友226
犀属 Rhinoceros Linnaeus,1758226
貘科 Tapiridae Burrett,1830&同号文233
貘属 Tapirus Brisson,1762233
爪兽科 Chalicotheriidae Gill,1872&同号文251
黄昏兽属 Hesperotherium Qiu,2002251
偶蹄目 Artiodactyla,Owen,1848&陈冠芳254
猪科 Suidae Gray,1821254
猪属 Sus Linnaeus,1758254
鹿科 Cervidae Gray,1821270
麂属 Muntiacus Rafinesque,1815270
真鹿属 Cervus Linnaeus,1758275
牛科 Bovidae Gray,1821291
羚牛属 Budorcas Hodgson,1850291
鬣羚属 Capricornis Ogilby,1837294
青羊属 Nemorhaedus Smith,1827300
丽牛属 Leptobos R?timeyer,1878303
第六章 年代学研究309
第一节 哺乳动物群的时代&郑绍华 张兆群309
一、小哺乳动物309
二、大哺乳动物313
第二节 古地磁年代测定&高振纪 程捷318
一、样品的采集和测试318
二、测试结果分析与极性事件对比322
第七章 环境背景研究326
第一节 地层的沉积环境分析&程捷 高振纪326
一、沉积物粒度分析326
二、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分析328
第二节 哺乳动物与环境&郑绍华 张兆群 陈冠芳329
一、小哺乳动物与环境329
(一)小哺乳动物区系类型329
(二)小哺乳动物的垂直地带分布与环境变化331
(三)小哺乳动物地层分布与气候波动332
(四)最少个体数与环境变化333
二、大哺乳动物与环境335
(一)动物群的区系特征和生态习性335
(二)不同时段生态环境的变化337
第三节 植物孢粉与环境&程捷 高振纪338
一、取样及样品分析338
二、孢粉组合带339
(一)孢粉构成的基本特征339
(二)孢粉组合带的划分339
三、古植被与古气候347
(一)古植被347
(二)古气候349
第四节 氧化物分析&程捷 高振纪349
一、取样及样品分析349
二、古温度的估算350
第五节 黏土矿物分析&程捷 高振纪354
一、取样及样品分析354
二、指示的古气候355
第六节 磁化率研究&程捷 高振纪356
一、取样及样品分析356
二、指示的古气候358
第八章 结论和问题&郑绍华360
参考文献363
英文摘要375
插图目录1
图1.1 龙骨洞地理位置1
图1.2 龙骨洞地点地形剖面特征2
图1.3 龙骨洞周边的水系特征2
图1.4 研究区地质简图5
图1.5 研究区构造剖面示意图6
图1.6 中国的三级阶梯地貌7
图1.7 利川盆地横剖面示意图8
图1.8 高坪附近的夷平面分布10
图2.1 龙骨洞平面图及发掘区图13
图2.2 龙骨洞A-A′实测剖面15
图2.3 龙骨洞B-B′实测剖面16
图2.4 龙骨洞C-C′实测剖面17
图2.5 龙骨洞D-D′实测剖面18
图2.6 龙骨洞E-E′实测剖面20
图2.7 龙骨洞F-F′实测剖面21
图2.8 龙骨洞G-G′实测剖面22
图2.9 龙骨洞地层对比图23
图2.10 龙骨洞综合柱状与化石分布层位图25
图3.1 古爪哇魁人颊齿27
图3.2 湖北古爪哇魁人与其他灵长类下颌第一臼齿齿冠长与齿冠宽数据的分布30
图3.3 湖北古爪哇魁人与其他灵长类上颌第三前臼齿齿冠长与齿冠宽数据的分布33
图3.4 湖北古爪哇魁人与其他灵长类上颌第三臼齿齿冠长与齿冠宽数据的分布35
图4.1 石核重量分布39
图4.2 石核长宽分布39
图4.3 石核天然面保留情况39
图4.4 石核42
图4.5 人工大石块重量分布44
图4.6 人工大石块长宽分布44
图4.7 人工大石块天然面保留情况44
图4.8 小石块与石屑重量分布45
图4.9 小石块和石屑天然面保留情况45
图4.10 石片重量分布46
图4.11 石片长宽分布46
图4.12 石片角分布47
图4.13 石片天然面保留情况47
图4.14 石片49
图4.15 石器重量分布50
图4.16 石器长宽分布50
图4.17 石器天然面保留情况51
图4.18 单双刃刮削器53
图4.19 刮削器刃角分布56
图4.20 多刃刮削器(a~c),尖状器(d,g~h),石锤(e)和雕刻器(f)57
图4.21 骨制品62
图5.1 步氏巨猿牙齿68
图5.2 猕猴(未定种)(a~c)与金丝猴(未定种)(d~h)77
图5.3 毛猬(a~g)、鼹(h~j)、针尾鼹(k~1)和鼩鼹(m~n)下颌及牙齿形态86
图5.4 麝鼩(未定种1)(a~b)、麝鼩(未定种2)(c~d)和臭鼩(未定种)(e)下颌及臼齿88
图5.5 方齿微尾鼩下颌及臼齿93
图5.6 亚洲短尾鼩(未定种)下颌及牙齿95
图5.7 小鼩鼱(相似种)下颌及牙齿97
图5.8 川西长尾鼩上下颌及牙齿99
图5.9 印度长尾鼩牙齿102
图5.10 大黑鼩(相似种)下颌及牙齿105
图5.11 ?水麝鼩(未定种)牙齿107
图5.12 皮氏菊头蝠(相似种)下颌及颊齿110
图5.13 菊头蝠(未定种1)(a~e)和菊头蝠(未定种2)(f~1)下颌及颊齿112
图5.14 蹄蝠(未定种1)(a~d)和蹄蝠(未定种2)(e~f)下颌及臼齿115
图5.15 伏翼蝠(未定种)(a)和鼠耳蝠(未定种)(b)下颌骨117
图5.16 鼠兔(未定种)(a)和丝绸兔(未定种)(b~c)及矮脚丝绸兔(d~e)颊齿及上第一门齿119
图5.17 花松鼠(未定种)(a~b)和偏皮氏毛耳飞鼠(c~e)颊齿冠面形态122
图5.18 德氏岩松鼠(a~f)和丽松鼠(未定种)(g~1)颊齿冠面形态125
图5.19 艾克氏异仓鼠(相似种)(a~e)和仓鼠(属种未定)(f)臼齿冠面形态128
图5.20 不同地点几种大型仓鼠上下臼齿列或单个牙齿的长、宽比129
图5.21 ?类颊齿构造术语图132
图5.22 湖北绒鼠(新种)臼齿冠面形态133
图5.23 黑腹绒属臼齿冠面形态135
图5.24 土红异费鼠臼齿冠面形态138
图5.25 建始尖齿鼠(新种)臼齿冠面形态139
图5.26 ?科(属种未定)左M2形态141
图5.27 灰猪尾鼠(A~F)和中间猪尾鼠(a~f)臼齿冠面形态145
图5.28 拟低冠竹鼠(a~b)和咬洞竹鼠(c~d)下臼齿147
图5.29 龙骨洞硕豪猪和江山豪猪上下牙齿长、宽比150
图5.30 硕豪猪(a~c)与江山豪猪(d~f)151
图5.31 中国不同种类化石豪猪个体大小比较155
图5.32 巢鼠(a~f)和长尾巨鼠(未定种)(g~h)臼齿159
图5.33 高山姬鼠(a~b)、锡金小鼠(相似种)(c~d)、小鼠(未定种)(e~f)、攀鼠(未定种)(g)和狨鼠(未定种)(h)臼齿冠面形态161
图5.34 前普通攀鼠臼齿形态164
图5.35 几种姬鼠上臼齿列冠面形态比较170
图5.36 几种姬鼠右下臼齿(列)冠面形态比较172
图5.37 最后巫山鼠(新种)上下臼齿形态174
图5.38 先社鼠(a~f)和鼠(未定种)(g~h)臼齿形态178
图5.39 中国乳齿象(未定种)(a)与前东方剑齿象(相似种)(b~g)182
图5.40 拟豺牙齿187
图5.41 不同种类豺上颊齿长宽比较188
图5.42 熊(未定种)下颌及上颊齿191
图5.43 几种熊牙齿测量对比折线图192
图5.44 武陵山大熊猫上下颌骨196
图5.45 貂(未定种1)(a)和貂(未定种2)(b~c)201
图5.46 猪獾(未定种)(a)和水獭(未定种)(b~c)牙齿202
图5.47 几种粗壮鬣狗牙齿测量辛普森指数图205
图5.48 桑氏鬣狗上下颌骨207
图5.49 似剑齿虎(未定种)(a~d)与巨颏剑齿虎(未定种)(e~f)209
图5.50 猫(未定种)212
图5.51 豹牙齿214
图5.52 豹m1长宽散点图215
图5.53 豹P4长宽散点图215
图5.54 更新猎豹上颌及牙齿216
图5.55 大灵猫(未定种)裂齿218
图5.56 灵狸(未定种)下颌骨219
图5.57 马(未定种)牙齿冠面形态223
图5.58 中国犀上下颊齿231
图5.59 山原貘上下颊齿冠面形态234
图5.60 中国貘上门齿(a~1)及上下犬齿(m~n)239
图5.61 中国貘下门齿(a~h,j~m)及下犬齿(i)240
图5.62 中国貘上乳颊齿冠面形态241
图5.63 中国貘上乳颊齿长宽测量值散点图242
图5.64 中国貘下乳颊齿冠面形态243
图5.65 中国貘下颌骨残段带p3~m2(a)和上颌骨残段带P1~M1(b)243
图5.66 中国貘上前臼齿冠面形态245
图5.67 中国貘上臼齿冠面形态246
图5.68 中国貘下颊齿(含乳齿)的长宽测量值散点图246
图5.69 中国貘下颊齿冠面形态247
图5.70 P1大小在地层中的变化248
图5.71 p2大小在地层中的变化248
图5.72 中国貘上颊齿前部与后部宽度散点图249
图5.73 龙骨洞与人字洞貘类上颊齿宽/长值比较250
图5.74 貘类化石件数在建始龙骨洞不同剖面上的分布251
图5.75 黄昏兽(未定种)颊齿253
图5.76 小猪牙齿及下颌258
图5.77 裴氏猪上下颌骨及牙齿267
图5.78 麂(未定种)的角、下颌及牙齿273
图5.79 凤歧鹿右侧鹿角279
图5.80 凤歧鹿上下颌骨280
图5.81 云南水鹿上下颌骨及鹿角(a~e)和水鹿(相似种)破损鹿角(f)286
图5.82 水鹿(相似种)上下颌骨290
图5.83 羚牛(未定种)颊齿冠面形态293
图5.84 建始鬣羚(新种)角心297
图5.85 建始鬣羚(新种)牙齿299
图5.86 ?青羊(未定种)牙齿302
图5.87 丽牛(未定种)角心、下颌及牙齿307
图6.1 A05和A31号样Zijderveld图解319
图6.2 A05和A31号样热退磁曲线319
图6.3 B08和B24号样Zijderveld图解320
图6.4 B08和B24号样退磁曲线320
图6.5 磁倾角和磁偏角赤平投影图322
图6.6 龙骨洞A-A′剖面磁倾角曲线图323
图6.7 龙骨洞A-A′剖面磁偏角曲线图323
图6.8 龙骨洞A-A′剖面古地磁柱与标准极性年表对比324
图7.1 龙骨洞沉积物粒度分析累积曲线图327
图7.2 龙骨洞沉积物粒度分析概率曲线图327
图7.3 根据13个现生属种分布的海拔推算气温的变化331
图7.4 根据不同生态类型属种推测气候变化333
图7.5 根据不同地层单元森林型物种最少个体数分布推测气候变化334
图7.6 龙骨洞A-A′剖面孢粉图式346
图7.7 龙骨洞A-A′剖面氧化物含量曲线352
图7.8 龙骨洞A-A′剖面SiO2/Al2O3,SiO2/Fe2O3和Fe2O3/FeO值变化曲线353
图7.9 龙骨洞A-A′剖面古气温变化曲线354
图7.10 龙骨洞A-A′剖面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曲线356
图7.11 龙骨洞A-A′剖面磁化率曲线及沉积物平均粒径曲线图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