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播学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李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7501121354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传播学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概论1
第一章 传播学的孕育1
第一节 传播及传播学1
第二节 孕育传播学的外部条件8
第三节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11
第四节 传播学“四大先驱”17
一、政治学家拉斯韦尔17
二、心理学家卢因21
三、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26
四、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29
第二章 传播学的创立与发展34
第一节 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34
第二节 传播学的发展41
第二讲 人际传播51
第三章 符号——传播的基因51
第一节 语言符号52
一、语言与文字52
二、语义与传播55
1、柯日布斯基及其普通语义学55
2、语言的陷阱57
3、语言失当60
第二节 非语言符号64
一、体语65
1、动作65
2、姿势66
3、类语言67
4、体语与语言67
二、视觉性非语言符号68
三、听觉性非语言符号69
四、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功能70
第四章 符号互动74
第一节 编码与译码74
第二节 左右认知的主观机制78
一、影响感知的因素78
1、类似与相近79
2、完形趋向80
3、残缺闭合81
4、共同命运82
二、制约理解的因素82
1、心理预设83
2、文化背景84
3、动机85
4、情绪86
5、态度88
第三节 选择性定律89
一、选择性接触90
二、选择性理解91
三、选择性记忆93
第四节 人际传播94
第五节 人际影响与媒介效应97
一、两级传播论98
二、创新扩散论103
第三讲 大众传播109
第五章 控制分析:谁一说什么109
第一节 大众传播概览110
第二节 把关人与把关113
一、卢因的把关概念113
二、怀特的把关研究115
三、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117
四、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119
第三节 深层的控制121
一、布里德与潜网121
二、四大控制观念及体制122
三、批判学派的控制观125
第六章 媒介分析:经何渠道128
第一节 媒介及其比较研究128
第二节 斯蒂芬森的游戏论132
第三节 媒介的社会功能134
一、拉斯韦尔的正面论述135
二、拉扎斯菲尔德的负面分析137
第四节 议程安排141
一、议程安排的构想141
二、议程安排的研究143
第五节 媒介的隐性功能146
一、隐性功能与显性功能146
二、身外世界与脑海图景147
三、媒介环境150
四、媒介环境的意义153
第六节 麦克卢汉的奇谈怪论155
一、麦克卢汉的媒介“三论”156
二、媒介即讯息:传播学的斯芬克司之谜160
三、汉斯立克:道破谜底的俄狄普斯?164
第七章 受众分析169
第一节 中弹即倒的受众170
一、大众社会与乌合之众170
二、魔弹与靶子173
第二节 联合御敌的受众175
第三节 使用与满足论179
一、固执的受众179
二、“自助餐厅”181
三、矫枉未免过正183
第八章 效果分析(上):劝服艺术186
第一节 霍夫兰与耶鲁研究187
第二节 从传播来源看劝服190
一、传播来源的可信度190
二、传播来源的知名度193
三、传播来源的动机194
第三节 从传播方式看劝服196
一、一面之词与两面之词196
二、先说后说孰更有利198
三、结论是由传者给出,还是由受众得出199
四、理智型劝服与情感型劝服200
第四节 从传播对象看劝服202
一、听从性202
二、恐惧诉求203
三、接种免疫论205
第九章 效果分析(下):态度改变209
第一节 平衡论与合谐论210
一、海德的平衡论210
二、奥斯古德和塔南鲍姆的合谐论213
第二节 均衡论与ABX模式216
一、纽科姆的ABX模式216
二、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ABX模式218
第三节 认知不协调论222
一、认知与认知不协调222
二、重建协调与态度变化223
1、自我辩解224
2、态度改变226
第四节 群体压力与从众227
一、从众现象228
二、阿西的从众研究231
三、从众与态度改变234
附录:美国传播学研究方法综述&祝建华237
后记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