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林学通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林学通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4841354.jpg)
- 陶田玉,谢经发编著 著
- 出版社: 台湾开明书店
- ISBN:
- 出版时间:1973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森林(学科: 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林学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编 绪论1
第一章 森林学的意义及内容1
第一节 森林、林业及林学1
第二节 林学的起源与发展3
第三节 林学的内容5
第四节 林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7
第二章 森林的地理分布及分类9
第一节 森林的地理分布9
第二章 森林的分类13
第三章 森林的收益17
第一节 森林的直接效益17
第二节 森林的间接效益22
第四章 森林资源28
第一节 世界森林资源28
第二节 世界林产物的生产与消费34
第三节 世界森林资源的开发与经理45
第四节 我国的森林资源49
第一章 树木分类学57
第一节 涵义及目的57
第二编 森林生物与殖育57
第二节 森林植物的命名与分类法58
第三节 我国重要森林植物及台湾森林植物的分布状况61
第二章 森林土壤学70
第一节 涵义及目的70
第二节 成土岩石及矿物71
第三节 森林土壤的发育73
第四节 森林土壤的性质75
第五节 森林土壤的生物81
第六节 台湾的森林土壤82
第一节 涵义及目的84
第三章 森林气象学84
第二节 森林气象要素的观测法85
第三节 气象的预报99
第四章 育林学原理102
第一节 涵义及目的102
第二节 环境102
第五章 应用育林学114
第一节 涵义及目的114
第二节 林木种子115
第三节 林木的繁殖与育苗124
第四节 森林的造成133
第五节 森林抚育法141
第六节 特殊作业施业法142
第六章 台湾经济林木育林法145
第一节 涵义及目的145
第二节 台湾经济林木育林法内容146
第三节 台湾主要经济林木育林法概要149
第七章 林木育种学168
第一节 涵义及目的168
第二节 林木育种的基本原理169
第三节 林木育种的方法172
第四节 种子园181
第五节 种源试验与後裔检定182
第六节 林木育种的趋势185
第八章 森林保护学187
第一节 涵义及目的187
第二节 为害森林的因素187
第三节 人为为害187
第四节 气象为害190
第五节 森林火灾194
第六节 鸟兽的为害196
第七节 森林昆虫的为害198
第八节 森林病害203
第一章 采运学207
第一节 意义及目的207
第二节 采运作业之经济因素207
第三编 森林利用207
第三节 伐木与造林210
第四节 集材与运材220
第五节 贮存与贩卖230
附录(一)235
附录(二)237
附录(三)238
第一节 卡车路与林道241
第二章 森林工程241
第三节 森林铁道250
第三节 索道工程251
第四节 通讯工程253
第三章 制材学256
第一节 意义及目的256
第二节 锯木厂之设备256
第三节 制材方法258
第四节 制品之品等259
第二节 木材之变形与损坏266
第四章 木材乾燥与防腐266
第一节 意义及目的266
第三节 木材之乾燥方法268
第四节 木材防腐法271
第五节 木材之耐火与耐湿273
第五章 木材解剖学275
第一节 意义及目的275
第二节 木材之组织结构275
第三节 木材的含有物277
第一节 意义及目的279
第二节 木材之物理性质279
第六章 木材性质学279
第三节 木材之机械力学280
第四节 木材之化学性质281
第五节 台湾重要木材之物理性质281
第七章 木工家具298
第一节 意义及目的298
第二节 重要木工机械298
第三节 木工技术303
第四节 木器制造之设计与旋工304
第五节 凑合及髹漆306
第一节 意义及目的307
第八章 合板与人造板307
第二节 合板之性能308
第三节 薄木之切制309
第四节 薄木之乾燥312
第五节 合板之压制314
第六节 合板之规格及等级317
第七节 合板胶料及其用法320
第八节 塑合板之种类326
第九节 塑合板之制造方法327
第二节 层叠胶合材之特征331
第一节 层叠胶合材331
第九章 其他木材工业331
第三节 层叠胶合材之制造332
第四节 层叠胶合材之种类335
第五节 层叠胶合结构之设计及负荷力336
第六节 层叠胶合材性能之测验344
第七节 水泥木屑板346
第十章 林产制造学349
第一节 意义及目的349
第二节 木浆349
第三节 木材乾馏354
第四节 松脂356
第五节 橡胶361
第六节 桐油365
第七节 椰子油367
第八节 樟脑、樟脑油及樟树叶油369
第九节 其他森林副产372
第一节 涵义及目的386
第二节 测量仪器386
第一章 森林测量学386
第四编 森林经营386
第三节 面积与地形的测量393
第四节 道路测量399
第二章 森林计算学404
第一节 涵义及目的404
第二节 各种材积因子的测定法404
第三节 材积查定法407
第四节 林木及林分生长421
第五节 森林财产的评价法425
第六节 森林经营的经济效果427
第二节 林木成熟期与轮伐期428
第一节 涵义及目的428
第三章 森林经营学428
第三节 保续作业与规正林430
第四节 森林的区划、调查与经理计划的制订432
第五节 集水区经营439
第六节 牧地经营443
第七节 森林游乐451
第五编 林政461
第一章 林业政策461
第一节 涵义及目的461
第三节 我国林政简史及台湾林政方针462
第二节 林业政策的任务462
第二章 森林法律471
第一节 森林法律的目的及其适应性471
第二节 森林的业权472
第三节 森林用地的使用与取得475
第四节 法律对于保护森林的责任476
第五节 森林警察478
第六节 我国现行森林法479
附录(一)森林法480
附录(二)森林法施行细则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