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
  • 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等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20067X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结构化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3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分循环3

一、水在地球上的分布3

二、地球上的水分循环5

第二节 地球上的水量平衡7

一、水量平衡原理7

二、水量平衡方程7

三、世界性水量平衡10

一、天然水的化学成分和挟带的物质12

二、影响天然水矿化过程的因素12

第二章 天然水的化学成分12

第一节 天然水的矿化过程12

三、天然水的矿化作用15

四、天然水的分类18

第二节 各类天然水体的化学特征19

一、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19

二、地下水的化学特征20

三、河水化学成分的特点21

四、湖水化学成分的特点21

五、海水化学组成的特点22

第三章 水循环要素24

第一节 降水24

一、降水要素和表示方法24

二、暴雨与可能最大降水27

三、下垫面条件对降水的影响29

第二节 蒸散发31

一、蒸散发的机制与影响因素31

二、确定蒸散发量的方法32

一、下渗的物理过程35

第三节 下渗35

二、下渗经验公式37

三、影响下渗的因素37

第四节 径流39

一、径流的表示方法39

二、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39

第四章 河流53

第一节 河流的水情要素与水量补给53

一、水系与流域53

二、河道的基本形态特征55

三、水位、流速、流量与冰情56

四、河流的水量补给62

第二节 河川径流的变化与计算67

一、数理统计方法的基本知识67

二、河川年径流分析与计算79

三、洪水与枯水87

第三节 河流泥沙92

一、河流泥沙的特性93

二、底沙运动和推移质输沙率94

三、悬移质运动和悬移质输沙率96

一、概述99

第四节 河口水文99

二、河口区水文情势100

三、河口泥沙102

第五章 湖泊水库与沼泽105

第一节 概述105

一、湖泊(水库)的一般概念106

二、湖泊(水库)的形态特征107

三、湖泊的类型109

四、湖泊(水库)的水量平衡与调节作用111

第二节 湖水(库水)的光学及热学现象113

一、湖水的透明度与水色113

二、湖水(库水)的热学现象115

第三节 湖水(库水)的运动119

一、湖水的混合119

二、波浪121

三、湖泊(水库)中的波驻122

四、增水与减水124

第四节 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与泥沙沉积124

一、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124

二、湖泊(水库)的泥沙与沉积127

一、概述133

第五节 沼泽133

二、沼泽的形成134

三、沼泽水文特征135

第六章 冰川138

第一节 积雪的变质成冰作用139

一、雪线——零平衡线139

二、粒雪化作用139

三、成冰作用140

第二节 冰川的热状况141

一、冰川表面的热平衡141

二、冰川温度142

一、冰川的物质平衡144

第三节 冰川的物质平衡与运动144

二、冰川的运动146

第七章 地下水148

第一节 地下水的储存与地下水流系统148

一、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148

二、地下水的储存空间与岩石的水理性质148

三、地下水流系统150

第二节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151

一、地下水的补给来源151

二、地下水的排泄152

三、地下水的径流及其类型153

第三节 不同埋藏条件下的地下水155

一、上层滞水155

二、潜水155

三、承压水157

第四节 地下水的运动161

一、线性渗透定律161

二、非线性渗透定律162

三、线性渗透定律在地下水计算中的应用162

一、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165

第五节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165

二、地下水动态类型和特征166

三、地下水的均衡167

四、开采条件下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与均衡167

第六节 孔隙岩层地下水168

一、山前倾斜平原地下水168

二、河谷地下水169

三、冲积平原地下水170

四、黄土地区地下水171

一、裂隙水172

第七节 基岩地下水172

五、沙漠地区地下水172

二、岩溶水173

第八节 地下热水174

一、地热的来源175

二、地下热水的分类和形成机理175

三、地下热水的气体和化学成分177

第八章 海洋179

第一节 海水的性质179

一、海水的盐度179

二、海水的密度181

三、海水182

四、海水的光学性质183

五、海洋的热平衡与海水温度184

六、海水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盐187

第二节 海流189

一、风海流190

二、大洋表层环流192

三、大洋深层环流196

第三节 海浪199

一、概述199

二、水质点的振动和波形的传播201

三、深水波的余摆线理论202

四、风浪和涌205

五、近岸波浪206

第四节 潮汐207

一、潮汐现象207

二、引潮力和引潮力场208

三、潮汐静力学理论211

四、潮波214

第九章 水资源概论219

第一节 水资源的特性219

一、概述219

二、水资源的特性220

第二节 水资源量的估算与供需平衡221

三、水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221

一、地表水资源还原计算222

二、地下水补给量的估算224

三、水资源总量226

四、水资源分区227

五、水资源供需平衡227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的数量与分布230

一、影响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因素230

二、我国水资源的数量与分布231

三、天然状态下我国河水和地下水水质变化规律234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236

第四节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236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238

三、水资源供需展望240

第五节 远距离调水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42

一、远距离调水概述242

二、远距离调水对环境的影响243

三、国外远距离调水简介244

四、我国的南水北调245

主要参考书目251

编后记2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