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理论概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医理论概说](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4882117.jpg)
- 吕维柏,林平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14048·1963
- 出版时间:1959
- 标注页数:154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1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理论概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1
第一节 阴阳学说1
第二节 五行学说4
一、相生关系5
二、相克关系6
三、制化关系6
四、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具体运用7
第三节 阴阳和五行的关系9
第四节 人与自然的关系11
第五节 小结12
第二章 中医的生理14
第一节 了解中医生理概念的必要性14
第三节 应怎样理解中医的脏腑概念15
第二节 中医脏腑概念的特点15
第四节 心的生理功能18
第五节 肝的生理功能20
第六节 脾的生理功能22
第七节 肺的生理功能25
第八节 肾的生理功能27
第九节 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30
一、相生关系31
二、相克关系32
第十节 六腑的生理功能33
一、胆34
二、胃34
三、小肠35
四、大肠36
五、膀胱36
六、三焦37
〔附〕:奇恒之腑38
第十一节 营卫气血39
一、气和血40
二、营和卫41
第十二节 经络42
第十三节 小结44
第三章 中医的诊断方法47
第一节 望诊47
一、病人的一般情况47
二、特殊的病态48
三、舌诊48
第二节 闻诊50
第三节 问诊51
一、切脉53
第四节 切诊53
二、其他切诊59
第五节 小结59
第四章 中医的病因60
第一节 病因的分类法60
第二节 外因62
一、风62
二、湿65
三、寒67
四、热69
五、燥71
六、疠气73
第二节 内因75
一、火75
二、饮77
三、痰78
四、食滞80
五、瘀81
六、郁82
七、七情83
八、劳倦84
九、房室不节84
十、虫85
第四节 如何求因86
第五节 小结87
第五章 中医的证候及其分类法89
第一节 八?分证法90
一、表里91
二、寒热92
三、虚实93
四、阴阳95
第二节 六经、三焦和卫气营血分证法98
一、六经证候分类法98
二、三焦证候分类法102
三、卫气营血证候分类法105
第三节 按病因分证法108
第四节 十二经分证法108
一、心病证候109
二、小肠病证候110
三、肝病证候110
四、胆病证候112
五、脾病证候112
六、胃病证候114
八、大肠病证候116
七、肺病证候116
九、肾病证候117
十、膀胱病证候118
十一、三焦病证候118
〔附〕:阳虚、阴虚、气虚、血虚118
第五节 辨证的两个基本要求120
第六节 辨证的实际运用121
第七节 小结123
第六章 中医的治疗125
第一节 治疗的一般法则125
一、治疗的原则125
二、治疗的方法127
甲、扶正类127
(一)补法127
(二)和法130
(三)?法131
乙、?邪类132
(一)汗法132
(二)吐法133
(三)下法133
(四)温法135
(五)清法135
(六)消法136
〔附〕:药物和方剂的分类139
三、关于治疗的步骤140
第二节 处方用药141
一、药物的性能及其应用141
二、方剂的组成及其运用150
第三节 小结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