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联网导论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物联网导论 第2版
  • 张翼英主编;杨巨成,梁琨,李建荣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751704820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物联网导论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物联网概述1

1.1 物联网的概念1

1.1.1 物联网发展背景2

1.1.2 物联网的定义3

1.1.3 物联网的特征3

1.1.4 物联网应用范围4

1.2 物联网体系结构7

1.2.1 感知层7

1.2.2 网络层8

1.2.3 应用层9

1.2.4 物联网安全11

1.3 国际物联网发展现状14

1.3.1 美国14

1.3.2 欧盟15

1.3.3 日韩15

1.4 我国物联网的现状与展望16

1.4.1 发展状况17

1.4.2 存在的问题19

第2章 物联网识别技术——RFID技术20

2.1 RFID技术概述20

2.1.1 RFID技术简介20

2.1.2 RFID技术的背景21

2.1.3 RFID系统组成21

2.1.4 RFID系统的分类22

2.2 RFID读写器24

2.2.1 读写器概述24

2.2.2 读写器的工作原理24

2.2.3 读写器的组成结构25

2.2.4 读写器的种类27

2.2.5 读写器的发展前景28

2.3 电子标签29

2.3.1 电子标签的组成结构29

2.3.2 电子标签的分类31

2.3.3 电子标签的发展趋势33

2.4 中间件34

2.4.1 中间件的功能及实现原理34

2.4.2 中间件的系统架构34

2.5 RFID技术的标准35

2.5.1 RFID系统技术标准概述35

2.5.2 ISO标准体系36

2.5.3 EPC Global标准体系38

2.5.4 我国标准体系39

2.6 RFID系统的安全隐私40

2.6.1 RFID系统的安全问题及策略40

2.6.2 RFID电子标签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案42

2.6.3 RFID系统的隐私数据保护44

2.7 RFID技术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45

2.8 RFID与IPv647

2.8.1 RFID与IPv6融合的意义47

2.8.2 RFID与IPv6融合的可行性48

第3章 传感网49

3.1 传感器概述49

3.1.1 传感器的概念50

3.1.2 传感器的组成51

3.1.3 传感器的分类51

3.1.4 传感器的特性52

3.1.5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54

3.2 传感网概述54

3.2.1 传感网的概念54

3.2.2 传感网协议体系结构56

3.2.3 传感网拓扑结构58

3.3 传感网的关键技术与节点部署60

3.3.1 传感网的关键技术60

3.3.2 传感网的节点技术62

3.3.3 传感网的节点部署63

3.3.4 传感网覆盖63

3.3.5 连接与节能64

3.4 无线传感网64

第4章 物联网智能视觉技术67

4.1 智能视觉技术综述67

4.1.1 智能视觉技术研究内容68

4.1.2 物联网与智能视觉技术68

4.1.3 智能视觉技术硬件架构70

4.1.4 智能视觉技术的应用前景71

4.2 智能视觉核心技术72

4.2.1 智能视觉分析技术72

4.2.2 智能视觉识别技术79

4.3 智能视觉的典型应用86

4.3.1 智能交通道路监控系统86

4.3.2 智能机场安防监控系统88

4.3.3 智能监狱安保系统88

4.3.4 森林防火智能预警监控系统89

4.3.5 ATM智能视频监控90

第5章 物联网通信技术92

5.1 ZigBee技术92

5.1.1 ZigBee技术概述92

5.1.2 ZigBee技术特点93

5.1.3 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94

5.1.4 ZigBee协议体系结构94

5.1.5 ZigBee的应用96

5.2 蓝牙技术96

5.2.1 蓝牙技术概述96

5.2.2 蓝牙的技术特点97

5.2.3 蓝牙技术的规范和发展98

5.3 WiFi技术99

5.3.1 WiFi技术概述99

5.3.2 WiFi技术特点99

5.3.3 WiFi网络拓扑结构100

5.3.4 WiFi技术的应用100

5.4 4G技术102

5.4.1 4G 通信关键技术102

5.4.2 4G 通信技术的特点104

5.4.3 4G标准情况104

5.5 5G技术106

5.5.1 5G技术概述106

5.5.2 5G技术原理106

5.5.3 中国的5G 网络进展107

5.5.4 5G技术的应用108

5.6 GPS技术108

5.6.1 GPS技术概述108

5.6.2 GPS技术组成及原理109

5.6.3 GPS技术的主要用途110

5.7 Li-Fi技术112

5.7.1 Li-Fi技术概述112

5.7.2 Li-Fi技术原理112

第6章 物联网应用技术114

6.1 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114

6.1.1 大数据概述114

6.1.2 数据仓库122

6.1.3 数据挖掘123

6.1.4 数据可视化125

6.2 云计算及其相关技术129

6.2.1 云计算概述129

6.2.2 云计算平台131

6.2.3 云服务133

6.2.4 云计算的安全133

6.3 物联网定位技术136

6.3.1 定位与位置服务136

6.3.2 无线定位系统137

6.3.3 蜂窝定位系统142

6.4 时间同步技术142

第7章 物联网安全技术146

7.1 物联网安全基础146

7.1.1 物联网安全概述146

7.1.2 物联网安全特征147

7.2 物联网感知层安全148

7.2.1 物联网安全体系结构148

7.2.2 物联网感知层安全技术148

7.3 物联网网络层安全159

7.3.1 物联网网络层的安全威胁159

7.3.2 物联网核心网安全典型安全防护系统部署160

7.4 物联网应用层安全165

7.4.1 物联网应用层安全威胁165

7.4.2 物联网云计算安全技术166

7.5 物联网安全案例170

7.5.1 伊朗核设施危机170

7.5.2 乌克兰电网攻击案例172

7.5.3 Heart bleed(心脏出血漏洞)176

7.5.4 APT高级持续性威胁179

第8章 智能交通183

8.1 智能交通系统183

8.1.1 智能交通的定义及发展184

8.1.2 智能交通的主要特征185

8.1.3 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结构188

8.1.4 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193

8.2 基于LBS的智能交通系统198

8.2.1 相关概念198

8.2.2 体系架构200

8.2.3 LBS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201

8.3 无人驾驶汽车203

8.3.1 无人驾驶汽车的概念203

8.3.2 无人驾驶汽车的体系结构203

8.3.3 典型的无人驾驶汽车205

8.3.4 无人驾驶汽车存在的问题208

8.4 电动汽车209

8.4.1 电动汽车的基础知识209

8.4.2 电动汽车的智能运营支撑系统209

8.4.3 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211

第9章 智能家居213

9.1 智能家居概述213

9.1.1 智能家居的定义214

9.1.2 智能家居的功能215

9.1.3 智能家居的特点216

9.2 智能家居的发展状况217

9.2.1 国外的发展状况217

9.2.2 我国的发展状况218

9.3 智能家居系统220

9.3.1 智能家居通信网络221

9.3.2 智能控制中心231

9.3.3 智能终端234

9.4 智能家居发展趋势236

第10章 智能物流应用237

10.1 物流信息化发展概述237

10.1.1 中国物流发展历程237

10.1.2 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的影响239

10.1.3 物流发展趋势——智能物流240

10.2 物联网在物流行业典型技术应用241

10.2.1 物联网在物流行业应用历程241

10.2.2 物流行业中典型物联网技术244

10.2.3 物联网典型物流行业应用248

10.3 物联网在物流行业应用趋势251

第11章 智能医疗254

11.1 智能医疗概述254

11.1.1 智能医疗的概念和意义254

11.1.2 智能医疗的主要特征256

11.1.3 智能医疗的发展现状258

11.2 智能医疗系统260

11.2.1 智能医疗系统的整体框架261

11.2.2 智能医疗系统的硬件设计262

11.2.3 智能医疗系统的软件设计263

11.2.4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医疗中的应用267

11.2.5 RFID电子标签在智能医疗中的应用271

11.3 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272

11.3.1 医院管理信息化发展背景272

11.3.2 智能医疗环境中医院信息系统的结构273

11.3.3 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275

11.4 远程医疗技术276

11.4.1 远程医疗的基本概念276

11.4.2 远程医疗技术研究的发展276

11.5 智能医疗应用实例278

11.5.1 传染病人及传染物的监控278

11.5.2 婴儿防盗识别系统279

第12章 智能电网应用282

12.1 智能电网概述282

12.1.1 智能电网的定义282

12.1.2 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283

12.1.3 “坚强”智能电网与全球能源互联网284

12.2 智能电网主要技术284

12.2.1 主要通信技术286

12.2.2 电力云290

12.3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291

12.3.1 总体介绍292

12.3.2 实施原则及应用范围294

12.3.3 网络拓扑结构295

12.3.4 系统功能295

12.4 变电站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297

12.4.1 系统架构297

12.4.2 方案设计297

12.4.3 应用案例介绍298

12.5 现场作业监管系统300

12.5.1 网络架构300

12.5.2 功能架构301

12.5.3 实施效果302

12.6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智能服务管理302

12.6.1 分散式充电桩智能互动303

12.6.2 综合监控304

12.7 绿色数据中心智能管理305

12.7.1 传感器网络架构305

12.7.2 绿色智能机房管理系统307

第13章 智能建筑应用309

13.1 概述309

13.1.1 概念和发展现状310

13.1.2 特点和优势312

13.2 智能建筑的组成和基本功能314

13.2.1 智能建筑的组成315

13.2.2 智能建筑的主要功能316

13.3 智能建筑的基本要求和系统建设318

13.3.1 智能建筑的基本要求318

13.3.2 系统建设319

13.4 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322

13.4.1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结合应用323

13.4.2 建筑智能化技术与绿色生态建筑相结合323

13.5 建设和应用案例325

参考文献3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