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佛典譬喻经全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王文元注释;点校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978722900269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8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610页
- 主题词:佛经-汇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佛典譬喻经全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旧杂譬喻经(旧署: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3
卷上3
(一)萨薄降鬼喻3
(二)孔雀王喻11
(三)裸形女喻14
(四)赎沙门喻17
(五)兄嫂悔过喻19
(六)沙弥为龙作子喻21
(七)月女与乞儿喻25
(八)三醉人喻28
(九)狗听经喻30
(十)施甘果喻32
(十一)新学比丘得道喻35
(十二)国王绕塔喻37
(十三)鬼持沙门喻39
(十四)藏七宝喻40
(十五)持斋喻42
(十六)道逢淫女喻44
(十七)年少沙门视正夫人喻46
(十八)伊利沙悭贪为天帝所化喻49
(十九)颜色复故喻52
(二十)女有夫喻55
(二十一)王赦宫中喻57
(二十二)从师学道喻59
(二十三)狐言妇痴喻61
(二十四)蛾、羊所语喻62
(二十五)买祸喻65
(二十六)鹦鹉灭火喻67
(二十七)展转相煞喻69
(二十八)妇与琢银儿相通喻70
(二十九)当嫁女到童子门喻72
(三十)掷环无所亡喻74
(三十一)作小泥屋得宝舍喻76
(三十二)得道因缘喻77
(三十三)折梵志喻79
(三十四)沙门妆饰面目喻81
(三十五)种一生十喻82
(三十六)沙门煮草悉成牛骨喻85
(三十七)大臣命终喻87
(三十八)鱼身喻89
卷下91
(三十九)佛不为射猎人说经喻91
(四十)欲盗金釜喻93
(四十一)变女还男喻95
(四十二)猕猴堕地即死喻97
(四十三)鳖不默声喻99
(四十四)凡人剃头喻100
(四十五)鬼欲啖王喻101
(四十六)太子反念喻103
(四十七)两妇喻105
(四十八)四难得成喻107
(四十九)何为亲道喻108
(五十)当知足亦不当知足喻110
(五十一)讥比丘喻112
(五十二)斋福喻114
(五十三)龙自还雨海中喻116
(五十四)四兽供养道人喻118
(五十五)破鬼神像喻120
(五十六)弃国作沙门喻121
(五十七)绕塔攘寇喻122
(五十八)王为佛作礼喻123
(五十九)王见沙门下车喻125
(六十)魂神摩挲故骨喻126
(六十一)鬼变化喻128
(六十二)沙门衣堕地喻130
(六十三)六人欲说本罪喻131
(六十四)舍利弗谓得宝喻133
(六十五)如来所见喻136
(六十六)龙王得解脱喻140
(六十七)菩萨善度喻145
(六十八)佛坐树下说法喻148
(六十九)甘果上佛喻152
(七十)离豚身喻156
杂譬喻经(旧署:后汉月支沙门支娄迦谶译)163
(一)弟子问喻163
(二)用心一喻166
(三)二人听经喻168
(四)牛死儿嗥哭喻171
(五)贾人得道喻174
(六)王割身上肉喻179
(七)老公丑恶喻181
(八)果落乌头喻183
(九)沙土奉佛喻185
(十)贫人欲取宝物喻188
(十一)兄弟志异喻191
(十二)贫家欲施喻195
杂譬喻经(失译附后汉录)201
卷上201
(一)巧乳母养子喻201
(二)有善恶二知识喻203
(三)老母流离喻205
(四)毒蛇喻210
(五)王得病大困喻212
(六)大作功德讨龙喻214
(七)小沙弥斗外道喻216
(八)啖人王喻220
(九)象王小夫人喻224
(十)佛说本末喻228
(十一)诸沙弥共戏喻231
(十二)佛度长者喻233
(十三)佛度力士喻235
(十四)子有异见喻237
卷下239
(十五)安息比丘更变喻239
(十六)夫畏妇喻243
(十七)施一口水喻246
(十八)买鬼喻249
(十九)四居士发愿喻252
(二十)兄害幼弟喻256
(二十一)天帝作贫家喻258
(二十二)学浅沙门说法喻260
(二十三)老母欲随子死喻262
(二十四)必居一亿里喻264
(二十五)厨士强咽不净羹喻267
(二十六)鬼惑阿难喻269
(二十七)众猕猴溺死喻271
(二十八)得米尽施喻273
(二十九)瓮中身影喻276
(三十)功德致富喻279
(三十一)三人各祈心愿喻281
(三十二)入海采宝七难喻283
杂譬喻经(比丘道略集 后秦鸠摩罗什译)287
(一)雀离寺师将沙弥下喻287
(二)圣王生九百九十九子喻290
(三)兄弟二人共为沙门喻292
(四)伎儿作种种伎喻294
(五)比丘被摈喻295
(六)目连与弟子下耆阇崛山喻297
(七)喜根喻300
(八)木师画师喻304
(九)大迦叶妇因缘喻306
(十)兄好禅弟好多闻喻311
(十一)罗云珠喻313
(十二)龙升天喻315
(十三)于僧净地大行喻316
(十四)与贵人蹹唾喻317
(十五)佛与弟子入舍卫乞食喻319
(十六)医师治王病喻323
(十七)恶雨喻326
(十八)阿修罗因缘喻329
(十九)王子入山喻331
(二十)鹿林喻333
(二十一)尸利求多喻335
(二十二)从婆罗门乞食喻338
(二十三)田舍人喻340
(二十四)咒龙喻342
(二十五)石当道喻344
(二十六)蛇头尾共诤喻345
(二十七)捕鸟师喻347
(二十八)五百力士为沙门喻349
(二十九)三坚要喻352
(三十)卖酪自存喻354
(三十一)五百贾客入海求宝喻356
(三十二)劫尽烧因缘喻358
(三十三)贵人为比丘因缘喻360
(三十四)草木皆可为药喻362
(三十五)屠儿喻364
(三十六)王好布施喻367
(三十七)有二种贼喻370
(三十八)龙藏水喻372
(三十九)圣王得轮因缘喻373
(四十)梵王长寿喻375
百喻经(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381
引言381
(一)愚人食盐喻386
(二)愚人集牛乳喻388
(三)以梨打破头喻390
(四)妇诈称死喻392
(五)渴见水喻394
(六)子死欲停置家中喻396
(七)认人为兄喻399
(八)山羌偷官库衣喻401
(九)叹父德行喻403
(十)三重楼喻405
(十一)婆罗门杀子喻408
(十二)煮黑石蜜浆喻410
(十三)说人喜嗔喻412
(十四)杀商主祀天喻414
(十五)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416
(十六)灌甘蔗喻418
(十七)债半钱喻420
(十八)就楼磨刀喻422
(十九)乘船失釪喻424
(二十)人说王纵暴喻426
(二十一)妇女欲更求子喻428
(二十二)入海取沉水喻430
(二十三)贼偷锦绣用裹?褐喻432
(二十四)种熬胡麻子喻433
(二十五)水火喻435
(二十六)人效王眼瞬喻437
(二十七)治鞭疮喻439
(二十八)为妇贸鼻喻441
(二十九)贫人烧粗褐衣喻443
(三十)牧羊人喻445
(三十一)雇借瓦师喻447
(三十二)估客偷金喻449
(三十三)斫树取果喻451
(三十四)送美水喻453
(三十五)宝箧镜喻455
(三十六)破五通仙眼喻458
(三十七)杀群牛喻460
(三十八)饮木筒水喻462
(三十九)见他人涂舍喻464
(四十)治秃喻466
(四十一)毗舍阇鬼喻468
(四十二)估客驼死喻470
(四十三)磨大石喻472
(四十四)欲食半饼喻474
(四十五)奴守门喻476
(四十六)偷犛牛喻478
(四十七)贫人作鸳鸯鸣喻480
(四十八)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482
(四十九)小儿争分别毛喻484
(五十)医治脊偻喻486
(五十一)五人买婢共使作喻487
(五十二)伎儿作乐喻489
(五十三)师患脚付二弟子喻490
(五十四)蛇头尾共争在前喻492
(五十五)愿为王剃须喻493
(五十六)索无物喻495
(五十七)蹋长者口喻498
(五十八)二子分财喻500
(五十九)观作瓶喻504
(六十)见水底金影喻506
(六十一)梵天弟子造物因喻508
(六十二)病人食雉肉喻511
(六十三)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513
(六十四)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516
(六十五)五百欢喜丸喻518
(六十六)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523
(六十七)夫妇食饼共为要喻525
(六十八)共相怨害喻527
(六十九)效其祖先急速食喻529
(七十)尝庵婆罗果喻531
(七十一)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533
(七十二)唵米决口喻535
(七十三)诈言马死喻537
(七十四)出家凡夫贪利养喻539
(七十五)驼瓮俱失喻541
(七十六)田夫思王女喻543
(七十七)搆驴乳喻545
(七十八)与儿期早行喻547
(七十九)为王负机喻549
(八十)倒灌喻551
(八十一)为熊所啮喻553
(八十二)比种田喻555
(八十三)猕猴喻557
(八十四)月蚀打狗喻558
(八十五)妇女患眼痛喻559
(八十六)父取儿耳珰喻561
(八十七)劫盗分财喻563
(八十八)猕猴把豆喻565
(八十九)得金鼠狼喻566
(九十)地得金钱喻568
(九十一)贫人欲与富者等财物喻570
(九十二)小儿得欢喜丸喻572
(九十三)老母捉熊喻573
(九十四)摩尼水窦喻575
(九十五)二鸽喻578
(九十六)诈称眼盲喻580
(九十七)为恶贼所劫失氎喻581
(九十八)小儿得大龟喻583
偈颂585
后记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