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香港特区公共管理模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香港特区公共管理模式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4929978.jpg)
- 陈瑞莲,汪永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345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公共管理-研究-香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香港特区公共管理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体制及其改革3
第一章 香港特区政府的公共管理体制3
第一节 回归前香港的政府公共管理体制3
一 回归前香港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构成3
二 港英政府公共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9
三 回归前香港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11
第二节《基本法》对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设计14
一 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主要构件14
二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19
三 回归前后香港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变化22
第三节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23
一一国主权下的高度自治性24
二 逐步提高的民主性25
三 相对弱化的行政主导性26
四 实质强化了的司法独立性27
五 行政层级的单一性28
第四节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运作28
一 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关系方面28
二 行政与立法关系方面34
三 行政系统内部的运作36
四 政府与政党关系方面37
五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方面38
六 行政与司法关系方面38
第二章 香港特区行政组织系统与咨询系统的改革39
第一节 特区行政组织系统的调整39
一1999年底的行政组织系统调整:市政服务架构的重组39
二2000年的行政组织系统调整:工商局架构的改组45
三2002年的行政组织系统调整:政策局的合并47
第二节 特区行政咨询系统的改革47
一 特区行政咨询制度的改革47
二 特区行政咨询系统的发展50
第三节 区域咨询组织——区议会功能的加强55
一 特区政府加强区议会角色和功能的背景55
二2001年以来特区政府加强区议会角色的措施56
第三章 香港特区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高官问责制的推行59
第一节 特区公务员制度的改革59
一 回归以前香港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59
二 特区公务员制度改革的背景61
三 特区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65
四 特区公务员制度改革取得的进展76
五 对特区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几点评价81
第二节 特区政府高官问责制的推行86
一 特区政府实施高官问责制的动因87
二 特区政府高官问责制的主要内容与目标90
三 实施高官问责制的意义与成效92
四 高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路向94
第二篇 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101
第四章 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演进与法律分析101
第一节 香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演进101
一 香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演进的历史101
二 香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历史演进的总体分析107
第二节 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法律文本分析109
一《基本法》关于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主要规定109
二 简要分析112
第五章 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内容与特点115
第一节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施政报告文本分析115
一 积极履行作为主权国家辖下的地方政府的职能117
二 经济稳定与发展方面的职能121
三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方面126
四 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128
五 环境保护方面128
第二节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总体特点129
一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规模(总量)方面的特点129
二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结构方面的特点133
第三篇 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过程141
第六章 香港特区政府的公共管理决策141
第一节 特区政府的规划性决策141
一 作为公共政策框架的施政报告的决策141
二 施政纲领的决策144
三 重大公共财政决策145
第二节 特区政府一般性政策的决策146
一 政策问题的确认146
二 政策方案的设计148
三 政策方案咨询与公众意见表达149
四 咨询总结与意见整合158
五 政策方案的合法化160
第三节 特区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162
一 政策制定过程存在的问题162
二 优化决策程序,提升政策制定能力的对策163
第七章 香港特区政府的公共管理执行170
第一节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的执行机制170
一《香港公营部门改革》对政府政策执行机制的设计170
二 政策制定主体和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的关系171
三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多元政策执行主体172
第二节 特区政府政策执行中的目标管理176
一 特区政府推行目标为本的管理程序的背景与目标176
二 目标为本管理程序的方法与内容177
三 目标为本管理程序的推行和评价181
第三节 特区政府政策执行中的服务承诺182
一 特区政府的顾客服务计划与服务承诺182
二特区公共部门服务承诺的主要内容183
三 特区公共部门服务承诺计划的实施情况186
第八章 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的监督188
第一节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的监督机制188
一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监督的层次分析188
二 外部对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行为的监督189
三 香港特区公共管理主体的内部监督191
四 对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行为的社会监督192
第二节 立法监督与司法监督194
一 立法会的监督194
二 司法机关的监督195
第三节 廉政公署的监督197
一 香港廉政公署的架构与职权197
二 廉政公署廉政监督职能的具体运作200
第四节 审计监督202
一 政府审计监督在香港的发展202
二 审计监督的类型与程序204
三 香港特区审计监督的特点208
第五节 申诉专员的监督209
一 香港申诉专员监督概述210
二 申诉专员监督的类型与程序212
三 申诉专员监督最新的发展动向216
第六节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监督的特点217
一 监督主体地位的独立性与超然性217
二 法治性218
三 标本兼治218
四 社会监督能够被及时转化为法制监督219
第四篇 香港特区的非政府公共管理223
第九章 香港特区非政府公共管理概述223
第一节 特区法定公营机构及其提供的公共服务223
一 香港特区公营架构内的法定组织223
二 特区法定机构的职能、运作与管理226
三 特区政府对法定机构的监督231
四 特区法定公营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方向231
第二节 香港特区第三部门及其提供的公共服务233
一 特区第三部门及其提供公共服务的历史回顾233
二 特区第三部门的代表——社会服务联会简介235
三 特区第三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238
四 特区第三部门在香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重要性245
五 香港第三部门组织的内部管理与运作249
第十章 香港特区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253
第一节香港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的历史回顾253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政府与民间志愿组织相互隔离的阶段253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对民间志愿组织关系的发展253
第二节 特区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的基本内容255
一 行政管理关系256
二合作伙伴关系258
第三节 特区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的新发展262
一 契约关系262
二 行政指导关系270
第五篇 香港特区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275
第十一章 香港特区公共管理的去殖民化与民主化趋势275
第一节 特区公共管理的去殖民化趋势275
一 特区公共管理去殖民化趋势的内涵275
二 特区公共管理“去殖民化”趋势前瞻278
第二节 特区公共管理的民主化趋势281
一《基本法》与特区公共管理的民主化281
二 回归以来特区的民主选举及其特点282
三 特区的政制改革与民主的发展285
第十二章 香港特区公共管理的市场化趋势293
第一节 香港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历史回顾293
一 回归前香港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主要形式293
二《香港公营部门改革》对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规划与推动295
第二节 特区政府对公共管理市场化的认识与实践298
一 特区政府对公共管理市场化的认识与政策298
二 特区政府成立以来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进展300
第三节 特区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特点310
一 私营机构参与公共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310
二 效率促进组为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进行了有效的推动310
三 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主要采用了外判和公司化的形式311
四 财政压力是政府推行公共管理市场化的直接动力311
第四节 特区政府继续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需要注意的问题312
一 化解公共管理市场化改革的阻力312
二 防范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的公共风险315
第十三章 香港特区公共管理的公开化趋势321
第一节 特区公共管理公开化的基本理念321
一 服务市民321
二 以客为本321
三 向市民交代322
第二节 特区公共管理公开化的主要制度323
一 服务承诺制度323
二 政务咨询制度324
三 政务信息公开制度325
第三节 特区公共管理公开化的渠道与工具326
一 政府主动利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327
二 政府新闻处327
三 政府网站328
四 综合电话咨询中心330
第四节 评价与启示331
一 行政公开以树立正确的行政理念为前提331
二 行政公开必须制度化、法制化333
三 行政公开必须有方便灵活的程序、机制与手段334
四 必须重视政府网站在行政公开过程中的革命性意义334
第十四章 香港特区公共管理的电子化趋势336
第一节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电子化的发展阶段336
一1998年“数码21新纪元”资讯科技战略与“公共服务电子化”计划的启动336
二2001年“数码21”信息科技策略与香港电子政府的发展337
三2004年“数码21”信息科技策略与“持续的电子政府计划”338
四 公共管理电子化的“旗舰”项目——“公共服务电子化”计划340
第二节 特区公共管理电子化的成绩及发展路向341
一 公共管理电子化的成绩341
二 公共管理电子化的发展路向343
第三节 特区公共管理电子化发展的经验与特点345
一 政府将电子化作为公共管理创新的战略予以重视345
二 在公共管理电子化的进程中大力采用公私机构合作模式347
三 在公共管理电子化中,引入并重视客户关系管理348
四 通过公共管理电子化,让政府具有“流动性”348
五 特别重视将各政府部门以电子方式连接起来349
六 将服务市民与服务政府自身有机结合起来349
主要参考文献351
后记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