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王阳明全集 2 别录 外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王阳明全集 2 别录 外集
  • (明)王守仁著;陈恕编校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753486387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王阳明全集 2 别录 外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十三 别录五1

奏疏五1

乞宽免税粮急救民困以弭灾变疏 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1

计处地方疏 十五年五月十五日3

水灾自劾疏 十五年五月十五日5

重上江西捷音疏 十五年七月十七日遵奉大将军钧帖6

四乞省葬疏 十五年闰八月二十日9

开豁军前用过钱粮疏 十五年九月初四日11

征收秋粮稽迟待罪疏 十五年十二月初十日13

巡抚地方疏 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16

剿平安义叛党疏 十六年五月…五日17

乞便道归省疏21

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 嘉靖元年正月初十日22

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 嘉靖元年24

卷十四 别录六29

奏疏六29

辞免重任乞恩养病疏 嘉靖六年六月29

赴任谢恩遂陈肤见疏 六年十二月初一日30

辞巡抚兼任举能自代疏 七年正月初二日34

奏报田州思恩平复疏 七年二月十三日34

地方紧急用人疏 七年二月十五日42

地方急缺官员疏 七年二月十八日43

处置平复地方以图久安疏 七年四月初六日44

卷十五 别录七55

奏疏七55

征剿稔恶瑶贼疏 七年四月十五日55

举能抚治疏 七年五月二十五日57

边方缺官荐才赞理疏 七年七月初六日59

八寨断藤峡捷音疏 七年七月初十日61

处置八寨断藤峡以图永安疏 嘉靖七年七月十二日69

查明岑邦相疏 七年七月十九日76

奖励赏赍谢恩疏 七年九月二十日78

乞恩暂容回籍就医养病疏 七年十月初十日78

卷十六 别录八81

公移一 提督南赣军务征横水桶冈三浰81

巡抚南赣钦奉敕谕通行各属 正德十二年正月81

选拣民兵82

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84

案行各分巡道督编十家牌85

告谕各府父老子弟86

剿捕漳寇方略牌 正月86

案行广东福建领兵官进剿事宜87

案行漳南道守巡官戴罪督兵剿贼88

案行领兵官搜剿余贼90

奖励福建守巡漳南道广东守巡岭东道领兵官91

告谕新民91

钦奉敕谕切责失机官员通行各属92

兵符节制 五月93

预整操练94

选募将领牌95

批留岭北道杨璋给由呈95

批广东韶州府留兵防守申95

咨报湖广巡抚右副都御史秦防贼奔窜 八月96

集钦奉敕谕提督军务新命通行各属 九月96

咨报湖广巡抚右副都御史秦夹攻事宜97

征剿横水桶冈分委统哨牌99

案行分守岭北道官兵戴罪剿贼104

搜剿余党牌105

奖励湖广统兵参将史春牌105

设立茶寮隘所106

牌行招抚官 正德十三年二月106

批留兵搜捕呈107

批将士争功呈108

告谕浰头巢贼 正德十二年五月108

进剿浰贼方略110

克期进剿牌 正德十三年正月111

批汀州知府唐淳乞休申112

告谕112

仰南安赣州印行告谕牌112

禁约榷商官吏113

批赣州府赈济石城县申113

议处河源余贼114

告谕父老子弟 正德十四年二月114

行龙川县抚谕新民115

优奖致仕县丞龙韬牌115

卷十七 别录九117

公移二 巡抚江西征宁藩117

牌行赣州府集兵策应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八日117

咨两广总制都御史杨共勤国难117

案行南安等十二府及奉新等县募兵策应 六月二十六日119

宽恤禁约119

奖瑞州府通判胡尧元擒斩叛党 六月二十七日120

策应丰城牌120

调取吉水县八九等都民兵牌120

预备水战牌121

咨都察院都御史颜权宜进剿 七月初五日121

权处行粮牌122

牌行吉安府敦请乡士夫共守城池 七月初八日122

牌行各哨统兵官进攻屯守 七月十七日123

告示在城官兵 七月十八日124

示谕江西布按三司从逆官员125

告示七门从逆军民 七月二十一日125

牌行江西二司安葬宁府宫眷125

手本南京内外守备追袭叛首 七月二十三日126

咨两广总督都御史杨停止调集狼兵126

牌行抚州知府陈槐等收复南康九江 七月二十四日127

犒赏福建官军128

释放投首牌128

牌仰沿途各府州县卫所驿递巡司衙门慰谕军民129

案行江西按察司停止献俘呈129

咨兵部查验文移130

案行浙江按察司交割逆犯暂留养病 十月初九日131

告谕军民 十一月十五日133

钦奉诏书宽宥胁从133

批追征钱粮呈134

再批追征钱粮呈134

批南昌府追征钱粮呈135

褒崇陆氏子孙 正德十五年正月135

告谕安义等县渔户136

批按察使伍文定患病呈136

批临江府耆民建立生祠呈137

批吉安府救荒申137

批抚州府同知汪嵩乞休呈137

批提学佥事邵锐乞休呈138

礼取副提举舒芬牌138

南赣乡约138

旌奖节妇牌142

兴举社学牌142

颁定里甲杂办142

批江西布政司设县呈143

议处官吏禀俸144

咨六部伸理冀元亨144

奖励主簿于旺145

申谕十家牌法146

申谕十家牌法增立保长147

颁行社学教条147

清理永新田粮148

批宁都县祠祀知县王天与申148

晓谕安仁余干顽民牌 正德十五年二月148

告谕顽民 十二月十五日149

批江西都司掌管印信150

牌行崇义县查行十家牌法151

牌谕都指挥冯勋等振旅还师151

批瑞州知府告病申152

赈恤水灾牌152

仰湖广布按二司优恤冀元亨家属153

批江西按察司故官水手呈153

仰南康府劝留教授蔡宗兖153

批江西布政司礼送仕官呈154

卷十八 别录十155

公移三 总督两广平定思田征剿八寨155

钦奉敕谕通行 嘉靖六年十月初三日155

湖兵进止事宜 十月157

牌谕安远县旧从征义官叶芳等 十一月158

批南康县生员张云霖复学词158

放回各处官军牌 十二月二十五日158

犒谕都康等州官男彭一等 十二月二十八日159

札付永顺宣慰司官舍彭宗舜冠带听调159

批广西布按二司请建讲堂呈160

批立社学师耆老名呈 嘉靖七年正月160

议处江古诸处瑶贼160

批岭西道立营防守呈 二月161

犒送湖兵161

批岭西道抚处盗贼呈162

禁革轻委职官162

分派思田土目办纳兵粮 四月163

案行广西提学道兴举思田学校163

揭阳县主簿季本乡约呈 四月164

赈给思田二府 四月164

牌行灵山县延师设教 六月165

牌行委官陈逅设教灵山165

牌行南宁府延师设教166

牌行委官季本设教南宁166

批岭东道额编民壮呈 六月166

裁革文移167

批右江道调和寨目呈167

批南宁府表扬先哲申168

批增城县改立忠孝祠申168

批参政张怀奏留朝觐官呈168

经理书院事宜 八月168

牌行南宁府延师讲礼 八月169

札付同知林宽经理田宁169

札付同知桂鏊经理思恩170

牌行南昌府保昌县礼送故官171

调发土兵 十月171

犒奖儒士岑伯高172

征剿八寨断藤峡牌 七年三月。以下俱征八寨。173

牌行领兵官173

戒谕土目 五月174

追捕逋贼174

牌行委官林应骢督谕土目 五月175

牌委指挥赵璇留剿余贼 六月176

牌行副总兵张祐搜剿余巢 七月177

犒劳从征土目 八月177

绥柔流贼 五月178

告谕村寨180

议立县卫180

抚恤来降 八月181

批广东市舶司提举 故官水手呈182

卷十九 外集一183

赋诗183

赋骚七首183

太白楼赋 丙辰183

九华山赋 壬戌184

吊屈平赋 丙寅186

思归轩赋 庚辰186

咎言 丙寅187

守俭弟归曰仁歌楚声为别予亦和之188

祈雨辞 正德丙子南赣作188

归越诗三十五首 弘治壬戌年,以刑部主事告病归越并楚游作。189

游牛峰寺四首 牛峰今改名浮峰189

又四绝句189

姑苏吴氏海天楼次邝尹韵189

山中立秋日偶书190

夜雨山翁家偶书190

寻春190

西湖醉中漫书二首190

九华山下柯秀才家190

夜宿无相寺191

题四老围棋图191

无相寺三首191

化城寺六首191

李白祠二首192

双峰192

莲花峰192

列仙峰192

云门峰192

芙蓉阁二首192

书梅竹小画192

山东诗六首 弘治甲子年起复,主试山东时作。193

登泰山五首193

一193

二193

三193

四193

五194

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194

京师诗八首 弘治乙丑年改除兵部主事时作195

忆龙泉山195

忆诸弟195

寄舅195

送人东归195

寄西湖友195

赠阳伯195

故山196

忆鉴湖友196

狱中诗十四首 正德丙寅年十二月,以上疏忤逆瑾,下锦衣狱作。196

不寐196

有室七章196

读易197

岁暮197

见月197

天涯197

屋罅月197

别友狱中198

赴谪诗五十五首 正德丁卯年赴谪贵阳龙场驿作198

答汪抑之三首198

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198

其二199

其三199

其四199

其五199

其六199

其七199

其八199

南游三首 元明与予有衡岳、罗浮之期,赋《南游》,申约也。200

其二200

其三200

忆昔答乔白岩因寄储柴墟三首200

其二200

其三201

一日怀抑之也抑之之赠既尝答以三诗意若有歉焉是以赋也201

其二201

其三201

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201

其二201

其三202

因雨和杜韵202

赴谪次北新关喜见诸弟202

南屏202

卧病静慈写怀202

移居胜果寺二首202

忆别203

泛海203

武夷次壁间韵203

草萍驿次林见素韵奉寄203

玉山东岳庙遇旧识严星士203

广信元夕蒋太守舟中夜话204

夜泊石亭寺用韵呈陈娄诸公因寄储柴墟都宪及乔白岩太常诸友204

过分宜望钤冈庙204

杂诗三首204

其二204

其三205

袁州府宜春台四绝205

夜宿宣风馆205

萍乡道中谒濂溪祠205

宿萍乡武云观206

醴陵道中风雨夜宿泗州寺次韵206

长沙答周生206

涉湘于迈岳麓是尊仰止先哲因怀友生丽泽兴感伐木寄言二首206

其二206

游岳麓书事207

次韵答赵太守王推官208

天心湖阻泊既济书事208

居夷诗208

去妇叹五首208

罗旧驿209

沅水驿209

钟鼓洞209

平溪馆次王文济韵210

清平卫即事210

兴隆卫书壁210

七盘210

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210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210

谪居绝粮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211

观稼211

采蕨211

猗猗211

南溟212

溪水212

龙冈新构212

诸生来212

西园213

水滨洞213

山石213

无寐二首213

诸生夜坐213

艾草次胡少参韵214

凤雏次韵答胡少参214

鹦鹉和胡韵214

诸生214

游来仙洞早发道中215

别友215

赠黄太守澍215

寄友用韵215

秋夜215

采薪二首216

龙冈漫兴五首216

答毛拙庵见招书院217

老桧217

却巫217

过天生桥217

南霁云祠217

春晴217

陆广晓发218

雪夜218

元夕二首218

家僮作纸灯218

白云堂218

来仙洞219

木阁道中雪219

元夕雪用苏韵二首219

晓霁用前韵书怀二首219

次韵陆佥宪元日喜晴220

元夕木阁山火220

夜宿汪氏园220

春行220

村南220

山途二首221

白云221

答刘美之见寄次韵221

寄徐掌教221

书庭蕉221

送张宪长左迁滇南大参次韵222

南庵次韵二首222

观傀儡次韵222

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222

即席次王文济少参韵二首222

赠刘侍御二首223

夜寒223

冬至223

春日花间偶集示门生223

次韵送陆文顺佥宪224

次韵陆佥宪病起见寄224

次韵胡少参见过224

雪中桃次韵224

舟中除夕二首224

淑浦山夜泊225

过江门崖225

辰州虎溪龙兴寺闻杨名父将到留韵壁间225

武陵潮音阁怀元明225

阁中坐雨225

霁夜225

僧斋226

德山寺次壁间韵226

沅江晚泊二首226

夜泊江思湖忆元明226

睡起写怀226

三山晚眺227

鹅羊山227

泗州寺227

再经武云观书林玉玑道士壁227

再过濂溪祠用前韵227

卷二十 外集二229

诗229

庐陵诗六首 正德庚午三月迁庐陵尹作229

游瑞华二首229

其一229

其二229

古道230

立春日道中短述230

公馆午饭偶书230

午憩香社寺230

京师诗二十四首 正德庚午年十月,升南京刑部主事。辛未年入觐,调北京吏部主事作230

夜宿功德寺次宗贤韵二绝230

别方叔贤四首231

白湾六章231

寄隐岩231

香山次韵231

夜宿香山林宗师房次韵二首232

别湛甘泉二首232

赠别黄宗贤232

归越诗五首 正德壬申年升南京太仆寺少卿,便道归越作。233

四明观白水二首233

杖锡道中用张宪使韵233

又用曰仁韵233

书杖锡寺233

滁州诗三十六首 正德癸酉年到太仆寺作234

梧桐江用韵234

林间睡起234

赠熊彰归234

别易仲234

送守中至龙盘山中235

龙蟠山中用韵235

瑯琊山中三首235

答朱汝德用韵235

送惟乾二首236

别希颜二首236

山中示诸生五首236

龙潭夜坐236

送德观归省二首237

送蔡希颜三首237

赠守中北行二首238

郑伯兴谢病还鹿门雪夜过别赋赠三首238

门人王嘉秀实夫萧琦子玉告归书此见别意兼寄声辰阳诸贤238

滁阳别诸友238

寄浮峰诗社239

栖云楼坐雪二首239

与商贡士二首239

其二239

南都诗四十七首 正德甲戍年四月升南京鸿胪寺卿作240

题岁寒亭赠汪尚和240

与徽州程毕二子240

山中懒睡四首240

题灌山小隐二绝240

六月五章241

守文弟归省携其手歌以别之241

书扇面寄馆宾242

用实夫韵242

游牛首山242

送徽州洪侹承瑞242

病中大司马乔公有诗见怀次韵奉答二首242

送诸伯生归省243

寄冯雪湖二首243

诸用文归用子美韵为别243

题王实夫画243

赠潘给事244

与沅陵郭掌教244

别族太叔克彰244

登凭虚阁和石少宰韵244

登阅江楼244

狮子山245

游清凉寺三首245

其二245

其三245

寄张东所次前韵245

别余缙子绅245

送刘伯光246

冬夜偶书246

寄潘南山246

送胡廷尉246

与郭子全246

次栾子仁韵送别四首247

书悟真篇答张太常二首247

赣州诗三十六首 正德丙子年九月升南赣佥都御史以后作247

丁丑二月征漳寇进兵长汀道中有感247

回军上杭248

喜雨三首248

闻曰仁买田霅上携同志待予归二首248

祈雨二首249

还赣249

借山亭249

桶冈和邢太守韵二首249

通天岩249

游通天岩次邹谦之韵250

又次陈惟浚韵250

忘言岩次谦之韵250

圆明洞次谦之韵250

潮头岩次谦之韵250

天成素有志于学兹得告东归林居静养其所就可知矣临别以此纸索赠漫为赋此遂寄声山泽诸贤250

坐忘言岩问二三子251

留陈惟浚251

栖禅寺雨中与惟乾同登251

茶寮纪事251

回军九连山道中短述251

回军龙南小憩玉石岩双洞绝奇徘徊不忍去因寓以阳明别洞之号兼留此作三首252

再至阳明别洞和邢太守韵二首252

夜坐偶怀故山252

怀归二首253

送德声叔父归姚并序253

示宪儿253

赠陈东川253

江西诗一百二十首 正德己卯年,奉敕往福建处叛军。至丰城,遭宸濠之变,趋还吉安,集兵平之。八月,升副都御史,巡按江西作。254

鄱阳战捷254

书草萍驿二首254

西湖254

寄江西诸士夫255

太息255

宿净寺四首255

归兴255

即事漫述四首256

泊金山寺二首 十月将趋行在256

舟夜256

舟中至日257

阻风257

用韵答伍汝真257

过鞋山戏题257

杨邃庵待隐园次韵五首257

其二257

其三258

其四258

其五258

登小孤书壁258

登?矶次草泉心刘石门韵二首 二诗壬戌年作,误入此258

望庐山259

除夕伍汝真用待隐园韵即席次答五首259

其二259

其三259

其四259

其五260

望元日雾260

二日雨260

三日风260

立春二首260

游庐山开先寺261

又次壁间杜牧韵261

舟过铜陵野云县东小山有铁船因往观之果见其仿佛因题石上261

山僧261

江上望九华山二首261

观九华龙潭262

庐山东林寺次韵262

又次邵二泉韵262

远公讲经台262

太平宫白云262

书九江行台壁263

又次李佥事素韵263

繁昌道中阻风二首263

江边阻风散步至灵山寺263

泊舟大同山溪间诸生闻之有挟册来寻者264

岩下桃花盛开携酒独酌264

白鹿洞独对亭264

丰城阻风 前岁遇难于此,得北风幸免。264

江上望九华不见264

江施二生与医官陶野冒雨登山人多笑之戏作歌265

游九华道中265

芙蓉阁265

重游无相寺次韵四首265

其二266

其三266

其四266

登莲花峰266

重游无相寺次旧韵266

登云峰望始尽九华之胜因复作歌266

双峰遗柯生乔266

归途有僧自望华亭来迎且请诗267

无相寺金沙泉次韵267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267

文殊台夜观佛灯267

书汪进之太极岩二首267

劝酒268

重游化城寺二首268

游九华268

弘治壬戌尝游九华值时阴雾竟无所睹至是正德庚辰复往游之风日清朗尽得其胜喜而作歌268

岩头闲坐漫成269

将游九华移舟宿寺山二首269

其二269

登云峰二三子咏歌以从欣然成谣二首269

有僧坐岩中已三年诗以励吾党270

春日游齐山寺用杜牧之韵二首270

重游开先寺戏题壁270

贾胡行270

送邵文实方伯致仕271

纪梦 并序271

无题272

游落星寺272

游通天岩示邹陈二子272

青原山次黄山谷韵272

睡起偶成273

立春273

游庐山开先寺273

登小孤次陆良弼韵273

月下吟三首274

月夜二首274

雪望四首274

火秀宫次一峰韵三首275

其二275

其三275

归怀275

啾啾吟276

居越诗三十四首 正德辛巳年归越后作276

归兴二首276

其二276

次谦之韵276

再游浮峰次韵277

夜宿浮峰次谦之韵277

再游延寿寺次旧韵277

碧霞池夜坐277

秋声277

林汝桓以二诗寄次韵为别277

月夜二首 与诸生歌于天泉桥278

秋夜278

夜坐278

心渔歌为钱翁希明别号题 钱翁,德洪父。三岁双瞽,好古博学,能诗文278

登香炉峰次萝石韵279

观从吾登炉峰绝顶戏赠279

书扇赠从吾279

嘉靖甲申冬二十一日再登秦望自弘治戊午登后二十七年矣将下适董萝石与二三子来复坐久之暮归同宿云门僧舍279

山中漫兴279

挽潘南山280

和董萝石菜花韵280

天泉楼夜坐和萝石韵280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280

示诸生三首281

答人问良知二首281

答人问道281

寄题玉芝庵 丙戌281

别诸生281

后中秋望月歌282

书扇示正宪282

送萧子雍宪副之任282

中秋282

嘉靖丙戌十二月庚申始得子年已五十有五矣六月静齐二丈昔与先公同举于乡闻之而喜各以诗来贺蔼然世交之谊也次韵为谢二首282

两广诗二十一首 嘉靖丁亥起,平思田之乱283

秋日饮月岩新构别王侍御283

复过钓台283

方思道送西峰283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284

德洪汝中方卜书院盛称天真之奇并寄及之284

寄石潭二绝284

长生284

南浦道中285

重登黄土脑285

过新溪驿285

梦中绝句285

谒伏波庙二首285

破断藤峡286

平八寨286

南宁二首286

往岁破桶冈宗舜祖世麟老宣慰实来督兵今兹思田之役乃随父致仕宣慰明辅来从事目击其父子孙三世皆以忠孝相承相尚也诗以嘉之286

题甘泉居286

书泉翁壁287

卷二十一 外集三289

书289

答佟太守求雨 癸亥289

答毛宪副 戊辰290

与安宣慰 戊辰291

二 戊辰291

三 戊辰292

答人问神仙 戊辰293

答徐成之 壬午294

二 壬午295

答储柴墟 壬申297

二 壬申300

答何子元 壬申301

上晋溪司马 戊寅302

二 己卯303

上彭幸庵 壬午303

寄杨邃庵阁老 壬午304

二 癸未305

三 丁亥306

四 丁亥306

寄席元山 癸未307

答王亹庵中丞 甲申307

与陆清伯 甲申308

与黄诚甫 甲申308

二 甲申308

三 乙酉308

与黄勉之 乙酉309

复童克刚 乙酉309

与郑启范侍御 丁亥310

答方叔贤 丁亥311

二 丁亥311

与黄宗贤 丁亥312

二 丁亥312

三 丁亥313

四 戊子314

五 戊子314

答见山冢宰 丁亥315

与霍兀崖宫端 丁亥315

答潘直卿 丁亥316

寄翟石门阁老 戊子316

寄何燕泉 戊子316

卷二十二 外集四319

序319

罗履素诗集序 壬戌319

两浙观风诗序 壬戌320

山东乡试录序 甲子321

气候图序 戊辰322

送毛宪副致仕归桐江书院序 戊辰323

恩寿双庆诗后序 戊辰324

重刊文章轨范序 戊辰325

五经臆说序 戊辰326

潘氏四封录序 辛未326

送章达德归东雁序 辛未327

寿汤云谷序 甲戌328

文山别集序 甲戌329

金坛县志序 乙亥329

送南元善人觐序 乙酉330

送闻人邦允序331

送别省吾林都宪序 戊子3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