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石敏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5510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3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资源利用-经济核算-研究-中国;环境经济-经济核算-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与绿色国民储蓄核算1
第一节 引言2
第二节 核算方法及说明4
一、绿色国民储蓄的理论框架及政策含义4
二、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退化损失的核算方法5
第三节 资源消耗、生态退化、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结果7
一、资源消耗损失7
二、生态退化损失9
三、环境污染损失10
第四节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及其空间格局12
一、资源环境成本12
二、剔除矿产资源产品流动影响后的资源损耗成本变化13
三、资源环境成本的空间分布格局15
第五节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8
一、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18
二、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19
三、从资源环境成本看相关产业的环境投入产出效应19
四、资源环境成本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20
第六节 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区域差异24
一、绿色国民储蓄和绿色国民储蓄率24
二、绿色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27
三、绿色国民储蓄率为负值的省份,经济发展呈不可持续28
四、东西部之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大于实际的经济差异29
五、扣除资源流动影响后绿色国民储蓄率的空间分布29
第七节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与绿色国民储蓄核算的政策含义32
一、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国民核算体系32
二、资源富集省份是推行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地区33
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增强西部省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3
四、建立资源补偿机制,加大对资源富集区的支持力度34
本章小结35
参考文献36
第二章 环境经济核算与绿色国民储蓄:理论与方法39
第一节 环境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40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40
二、环境价值计量理论49
三、马克思的资源价格理论58
四、现代西方的主要资源价格理论59
五、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理论60
第二节 环境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63
一、直接市场价格法63
二、替代性市场法65
三、意愿调查评估法68
四、费用支出法71
五、评估方法的比较71
第三节 绿色国民储蓄理论框架73
第四节 环境经济核算研究进展76
一、国外环境经济核算研究进展76
二、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的研究进展79
本章小结83
参考文献84
第三章 资源消耗损失的货币化评价90
第一节 引言91
第二节 矿产资源消耗损失核算92
一、矿产资源消耗损失的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92
二、矿产资源损失核算结果95
第三节 矿产资源消耗损失对净储蓄的贡献度分析98
一、基于矿产资源消耗损失的绿色国民储蓄98
二、矿产资源消耗损失对净储蓄的贡献100
三、矿产资源区际流动101
第四节 耕地资源损失核算103
一、耕地资源价格核算方法103
二、耕地单位价值核算结果106
本章小结109
参考文献111
第四章 环境污染损失的货币化评价113
第一节 引言114
第二节 大气污染损失核算115
一、大气污染损失核算方法115
二、大气污染损失核算结果123
第三节 水污染损失核算131
一、水污染的核算范围与研究方法131
二、水污染损失核算结果分析137
三、水污染损失与主要污染行业的关系分析145
第四节 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结果147
本章小结149
参考文献149
第五章 生态退化损失的货币化评价153
第一节 引言154
第二节 生态退化损失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155
一、水土流失损失价值核算方法155
二、沙漠化损失价值核算方法158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162
第三节 中国生态退化损失核算结果163
一、水土流失损失核算结果163
二、沙漠化损失核算结果167
三、生态退化损失核算结果169
四、生态退化损失的空间分布170
第四节 生态退化损失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分析172
一、生态退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空间差异大172
二、生态退化损失与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对比分析172
三、生态退化对下游或下风向地区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173
四、生态退化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174
第五节 我国生态退化治理投入产出效益分析175
本章小结176
参考文献177
第六章 绿色国民储蓄的空间分异180
第一节 引言181
第二节 绿色国民储蓄的理论框架及政策含义183
第三节 中国绿色国民储蓄及其可持续发展184
一、中国的绿色国民储蓄184
二、绿色国民储蓄的空间差异186
三、青海、贵州和山西等省份经济发展呈现不可持续性188
四、东西部之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大于实际的经济差异189
五、考虑资源流动的绿色国民储蓄190
本章小结192
参考文献193
第七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含义195
第一节 以绿色国民储蓄为基础,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国民核算体系196
第二节 重视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其经济增长方式196
第三节 建立资源补偿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公平198
第四节 征收环境污染税,增大环境污染治理投入200
第五节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202
参考文献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