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跨国并购与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谢皓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222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跨国公司-企业合并-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跨国并购与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国内外研究综述1
1.1.1 国外的研究1
1.1.2 国内学者的研究7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9
1.3 本书研究的框架构思11
1.4 本书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2
2 跨国并购的发展及中国的实践14
2.1 跨国并购概述14
2.1.1 跨国并购的含义14
2.1.2 跨国并购的不同类型17
2.2 全球跨国并购的新发展25
2.2.1 跨国并购的发展演变史25
2.2.2 全球跨国并购的发展现状36
2.3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实践41
2.3.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41
2.3.2 中国企业当前跨国并购的特点44
2.3.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浪潮初步形成的原因探析47
2.4 本章小结50
3 跨国并购动因的理论透视52
3.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体系52
3.1.1 垄断优势理论53
3.1.2 内部化理论56
3.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58
3.1.4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59
3.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64
3.2 西方企业并购理论体系69
3.2.1 效率理论70
3.2.2 委托—代理理论71
3.2.3 目标企业价值低估72
3.2.4 交易费用理论73
3.2.5 供给与信息的不确定性74
3.2.6 生命周期理论74
3.2.7 分散经营风险理论75
3.2.8 资产利用理论77
3.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的案例研究——基于扩展的折衷理论解释77
3.3.1 并购双方的情况简介80
3.3.2 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业务的动因分析80
3.4 本章小结88
4 跨国并购的效应分析90
4.1 横向跨国并购中的正向效应:规模经济效应90
4.1.1 规模经济的定义90
4.1.2 规模经济效应来源之一:成本下降92
4.1.3 规模经济效应来源之二:市场支配力增强94
4.2 跨国并购效应的综合分析:福利权衡模型99
4.2.1 威廉姆森的基本模型100
4.2.2 福利权衡模型的含义与拓展104
4.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效应的案例分析——以TCL并购施耐德为例107
4.3.1 并购前双方公司概况108
4.3.2 并购的战略考虑与进程109
4.3.3 并购结果及存在问题111
4.3.4 TCL并购施耐德效应的实证分析113
4.4 本章小结117
5 跨国并购的风险研究119
5.1 跨国并购风险的概念和分类119
5.2 跨国并购风险的识别和管理126
5.2.1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识别126
5.2.2 企业并购风险的管理130
5.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测评134
5.3.1 跨国并购风险的模糊测评法134
5.3.2 模糊测评法的案例运用139
5.4 本章小结141
6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选择143
6.1 人民币升值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时机选择143
6.1.1 汇率变化影响FDI的“两国两公司”模型145
6.1.2 汇率波动对FDI的传导效应149
6.1.3 汇率波动影响FDI的实证研究151
6.1.4 研究小结154
6.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156
6.2.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现状156
6.2.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目标市场的具体选择161
6.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行业选择177
6.3.1 行业差异影响并购效应的一般分析178
6.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现状181
6.3.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业选择的决定因素185
6.3.4 中国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界定187
6.3.5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业的具体选择199
6.4 本章小结208
7 研究总结与展望210
7.1 研究总结210
7.2 研究展望213
主要参考文献214
图表索引11
图1-1 本书研究思路的6“W”图11
图2-1 跨国并购的划分及案例说明17
图2-2 跨国并购的数量比例图20
图2-3 跨国并购的价值比例图21
图2-4 金融性跨国并购和战略性跨国并购的交易额25
图2-5 1995—2007年全球跨国并购总额和增长率的变化图40
图2-6 2001—2007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率49
图3-1 边际产业扩张过程示意图61
图4-1 平均成本曲线91
图4-2 市场份额与利润率的关系图94
图4-3 洛伦茨曲线96
图4-4 没有市场支配力时的福利分析101
图4-5 有市场支配力时的福利分析103
图4-6 TCL并购施耐德的组织结构图111
图4-7 TCL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图115
图5-1 企业并购风险分类图120
图5-2 德尔菲并购风险识别流程图127
图5-3 并购风险分段识别流程图129
图5-4 企业海外并购风险详细指标体系(风险树识别图)130
图5-5 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测评指标体系135
图6-1 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区构成情况157
图6-2 2007年中国境外投资企业在世界各地区覆盖比率159
图6-3 截至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按地区分布情况159
图6-4 2000—2007年亚洲和大洋洲FDI流量变化162
图6-5 世界主要国家矿产储量(潜在总值)对比166
图6-6 2000—2007年发达国家FDI流量变化169
图6-7 2000—2007年非洲FDI流量变化173
图6-8 2000—2007年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FDI流量变化174
图6-9 2000—2007年东南欧和独联体FDI流量变化175
图6-10 市场均衡点变化示意图179
图6-11 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行业分布情况182
图6-12 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主要分行业情况183
表1-1 跨国并购的交易类型10
表2-1 三种类型跨国并购的比例关系19
表2-2 金融性跨国并购和战略性跨国并购24
表2-3 美国矿业和制造业的并购情况(1897—1910年)26
表2-4 美国制造业与矿业中大企业并购及其分布情况30
表2-5 英国工业、商业与金融业混合并购的情况30
表2-6 1975—1986年主要发达国家的企业并购数32
表2-7 2002年全球十大并购事件36
表2-8 2003年全球十大并购事件37
表2-9 2004年全球十大并购事件37
表2-10 1982—2007年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的若干指标(部分)39
表2-11 2005—2007年按区域及若干国家列出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40
表2-12 2003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43
表2-13 2004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43
表2-14 2007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44
表2-15 20世纪全球企业并购浪潮与经济周期的对应关系49
表3-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一览表53
表3-2 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选择66
表3-3 企业并购理论一览表69
表3-4 OLI模型与跨国并购78
表4-1 并购对集中度的影响(Saronovitch和Sawyer)98
表4-2 并购对集中度的影响(Hannah和Kay)98
表4-3 并购影响市场集中度的效果评估98
表4-4 对应所选的η值,足以抵消价格上涨百分比的成本下降百分比102
表4-5 对应所选的η值和k=1.05与1.10,足以抵消价格上涨百分比的成本下降百分比104
表4-6 1996—2001年TCL公司并购情况简表109
表4-7 TCL公司2001—2005年度财务指标统计简表114
表4-8 按行业划分的TCL公司三年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变化116
表4-9 TCL公司彩电销售的地区分布情况116
表5-1 标度的具体含义137
表6-1 汇率变化影响不同决策的支付函数148
表6-2 日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与日本在中国的直接投资153
表6-3 德国和法国对华直接投资额154
表6-4 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向前十位国家(地区)157
表6-5 截至2007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前十位国家(地区)160
表6-6 按2004年境外企业资产总额排序的中国跨国公司前十强184
表6-7 2001—2005年中国10大类商品的贸易竞争指数(TCI)192
表6-8 2001—2005年中国货物行业比较优势一览表193
表6-9 2001—2005年中国服务行业的贸易竞争指数(TCI)194
表6-10 2001—2005年中国服务行业比较优势一览表195
表6-11 1995—2004年中国部分货物贸易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196
表6-12 1995—2004年中国部分服务贸易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198
表6-13 中国国内主要矿产品供需状况201
表6-14 OECD界定的4类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单位206
表6-15 1999—2004年中国R&D经费支出情况207
表6-16 200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R&D经费支出及其占产业增加值的比重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