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成功实施ERP的规范流程 知理·知己·知彼·知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陈启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9363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计算机管理系统,ERP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成功实施ERP的规范流程 知理·知己·知彼·知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规范实施流程3
第1章 遵循“知理·知己·知彼·知用”流程3
1.1 想成功,就要规范实施流程3
1.2 “知理·知己·知彼·知用”流程的要点4
1.3 咨询顾问在“四知流程”中的作用5
知理篇9
第2章 摆正管理业务同信息技术的关系9
2.1 ERP成败的“分水岭”9
2.2 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10
2.3 信息化要做手工管理做不到的事10
2.3.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0
2.3.2 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七大特点11
2.4 ERP的实质14
2.4.1 ERP的实质是解决方案14
2.4.2 ERP公司名称造成的误解17
2.4.3 ERP诞生的环境背景17
2.5 治理管理业务与信息技术脱轨的通病18
2.5.1 ERP的成败取决于人的因素18
2.5.2 ERP项目谁牵头19
第3章 一把手工程21
3.1 一把手工程是ERP成败的决定因素21
3.2 要受益先得付出22
3.2.1 受益者22
3.2.2 责任人23
3.3 一把手工程的标志23
3.3.1 明白人24
3.3.2 自己用24
3.4 破解实现一把手工程的怪圈25
3.5 成功实施ERP的基础条件27
第4章 业务流程与信息集成29
4.1 理解ERP从业务全流程切入29
4.1.1 业务全流程29
4.1.2 细化流程分析31
4.1.3 什么是制造业的目标31
4.2 丰田汽车管理优势——重视流程32
4.3 业务流程脱节与解决方案33
4.4 解决业务流程脱节的信息化系统34
4.5 业务流程同ERP的关系35
4.6 怎样定义ERP36
4.7 为什么叫“企业资源计划”37
4.8 控制和优化流程先要可视化37
4.9 流程可视化的必要条件——信息集成38
4.10 信息集成举例39
4.10.1 库存台账的区别39
4.10.2 库存台账变化40
4.11 管理信息集成的条件41
4.12 规范化的业务流程举例42
4.13 小结——实施ERP必须树立的基本观念44
第5章 物料信息集成45
5.1 物料信息集成的模型45
5.1.1 产品结构树46
5.1.2 物料信息集成模型47
5.1.3 物料需求计划的输入与输出50
5.2 物料清单的重要性52
5.2.1 物料清单的基本内容53
5.2.2 企业各部门业务都依据BOM54
5.3 工艺路线与提前期54
5.3.1 MRP工艺路线的基本内容55
5.3.2 提前期和五种作业时间构成56
5.4 产品设计研发集成59
5.4.1 产品结构由众多单层物料结构组成59
5.4.2 物料清单与零件明细表的区别60
5.4.3 PDM对生产制造的作用62
5.4.4 ERP和PDM之间的信息交换63
5.4.5 配置型(模块化)产品结构64
5.4.6 研发设计确定产品成本基调65
5.5 MRP运算66
5.5.1 计划时间三要素66
5.5.2 时段划分与需求量显示68
5.5.3 正确理解滚动计划69
5.5.4 物料需求计算69
5.5.5 计划快速编制70
5.5.6 时间三要素在主生产计划报表的体现71
5.5.7 用主生产计划报表说明信息集成73
5.5.8 不要孤立地理解库存74
5.5.9 信息集成与机构扁平化75
5.6 能力平衡76
5.6.1 物料需求计划与能力需求计划的关系77
5.6.2 有限能力排产——流水生产线78
5.6.3 成组单元与能力计划79
5.6.4 闭环MRP与时俱进的变迁79
5.7 约束理论在计划排产中的应用81
5.7.1 D-B-R计划编制法82
5.7.2 瓶颈工序排产83
5.7.3 关键链84
5.7.4 甘特图排产86
5.7.5 高级计划与排产87
5.7.6 应对制约因素的业务规则88
5.8 小结——MRP89
第6章 物流资金流信息集成90
6.1 MRPⅡ逻辑流程图90
6.2 物流与资金流信息静态集成91
6.2.1 产品成本累加91
6.2.2 详细的成本信息93
6.2.3 成本类型94
6.2.4 管理会计的主要作用94
6.2.5 物料和资金信息集成的切入点——成本95
6.3 物流与资金流信息动态集成96
6.3.1 物料和资金动态集成模型96
6.3.2 资金账在会计科目之间自动结转97
6.3.3 用流程概念看“以财务为核心”98
6.4 MRPⅡ子系统的基本配置99
6.5 小结——MRPⅡ101
第7章 供需链信息集成与协同商务102
7.1 供需链信息集成——ERP102
7.1.1 供应链的实质是供需链102
7.1.2 供需链竞争103
7.1.3 五种流的可视化和实时沟通104
7.1.4 供需链管理与信息集成覆盖范围106
7.1.5 供需链与供需网108
7.2 Gartner对ERP的原始定义109
7.2.1 Gartner最初是怎样提出ERP的109
7.2.2 Gartner定义的深远意义109
7.2.3 ERP怎样理解成了“面向内部”111
7.3 ERPⅡ——协同商务模式113
7.3.1 Gartner为什么提出ERPⅡ113
7.3.2 信息技术落后于管理需求114
7.3.3 ERPⅡ的积极意义114
7.3.4 Gartner对协同商务的定义115
7.3.5 协同层次116
7.3.6 协同文化117
7.3.7 协同是实现实时企业的必要条件118
7.4 支持供需链管理的信息技术118
7.4.1 满足沟通与应变需求118
7.4 2 外部集成常用的信息化手段119
7.4.3 SOA(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120
7.4.4 具体分析“后ERP”121
7.5 小结——ERP系统的特点122
知己篇125
第8章 企业主体意识与项目成败125
8.1 企业主体意识125
8.2 成功率的争议126
8.2.1 成功的定义126
8.2.2 ERP成败问责127
第9章 风险是可以防范的128
9.1 为什么实施ERP有风险128
9.2 思想认识混乱造成的风险129
9.3 组织工作无序造成的风险131
9.3.1 项目经理人选132
9.3.2 项目经理的责权133
9.3.3 项目组成员人选134
9.4 实施方法错误造成的风险135
第10章 企业定位137
10.1 企业定位的主要方面137
10.2 企业的行业特点及在产业链上的位置138
10.3 制造业的订单响应策略139
10.3.1 订单响应策略的应用140
10.3.2 订单响应策略与产品寿命周期的关系141
10.4 生产与工艺特点142
10.4.1 离散型与流程型142
10.4.2 间歇生产与流水生产143
10.5 企业组织形式与企业规模143
10.6 企业营销模式144
10.7 中小企业信息化145
10.7.1 中小企业定义146
10.7.2 中小企业主要类型与ERP应用147
第11章 需求分析149
11.1 需求分析的战略观149
11.1.1 需求分析的两个层次149
11.1.2 需求分析的战略要点150
11.1.3 置身于竞争环境151
11.2 企业管理诊断151
11.2.1 企业管理诊断从何处入手152
11.2.2 因果分析153
11.3 信息化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155
11.4 微观需求分析157
11.4.1 现行流程分析157
11.4.2 设计理想的业务流程159
11.4.3 报表格式要求160
11.5 需求分析的误区161
11.5.1 局部和全局的关系161
11.6 需求分析的参考做法162
第12章 投资效益分析164
12.1 投资效益分析的必要性164
12.2 收益——开源与节流164
12.3 投入——总体拥有成本166
12.4 投资收益率与投资回收期167
12.5 定性效益168
12.6 敏感性分析169
第13章 目标与项目定义170
13.1 确立目标和项目定义170
13.2 目标源自需求170
13.2.1 信息化目标举例171
13.3 项目定义172
13.4 自行开发问题174
知彼篇179
第14章 选型班子及选型要点179
14.1 选型班子179
14.2 选型的一般步骤180
14.3 选型注意要点183
14.4 ERP产品功能重点考查的要素187
14.5 适应中小制造业的ERP产品188
14.5.1 关于SaaS189
14.6 招标与评标190
14.6.1 招标注意事项190
14.6.2 评标注意事项191
14.6.3 最佳实践192
第15章 选择实施方194
15.1 选择实施方194
15.2 选择客户195
15.3 国内外重金换来的忠告195
15.4 ERP系统的更新问题196
知用篇201
第16章 ERP的效益是人用出来的201
16.1 人才和企业文化201
16.2 不能停留在“成功上线”201
16.3 ERP的效益是人用出来的203
16.4 信息应用不对称204
第17章 项目实施206
17.1 ERP实施进程的要点206
17.2 制定实施计划注意事项209
17.3 培训工作注意事项211
17.4 数据准备注意事项212
17.5 模拟目的与注意事项214
17.5.1 模拟的必要性214
17.5.2 模拟的阶段214
17.5.3 模拟注意事项215
17.6 系统切换的原则与顺序215
17.7 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216
第18章 实施评价218
18.1 项目实施评价218
18.1.1 实施评价注意事项218
18.1.2 项目验收219
18.1.3 评MRPⅡ的ABCD评级219
18.1.4 主要评价内容220
18.2 巩固措施221
18.2.1 怎样巩固成果221
18.2.2 关于深化应用222
第19章 业务流程重组225
19.1 正确理解业务流程重组225
19.1.1 BPR激进吗225
19.1.2 不要忘记3C大前提226
19.1.3 BPR和ERP孰先孰后227
19.1.4 业务流程重组的一般步骤227
19.2 业务流程重组的思维逻辑228
19.3 从牛角尖里钻出来229
19.4 供需链管理下的采购流程举例230
第20章 灵活应用系统功能232
20.1 灵活应用举例232
20.2 用采购材料外协加工的解决办法232
20.3 自制和外购的转换233
20.4 将生产准备纳入计划233
20.5 材料准备计划234
打基础早准备237
第21章 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数据237
21.1 为信息化管理打基础早准备237
21.2 管理信息类型237
21.3 基础数据的相互关系与设置顺序238
21.4 三条主线的基础数据239
21.5 哪些数据项要编码239
第22章 物料信息准备241
22.1 物料信息准备241
22.2 物料为什么要分类241
22.3 物料编码242
22.3.1 物料编码的作用和要求242
22.3.2 物料编码注意事项243
22.4 物料主文件的基本内容245
第23章 能力信息准备246
23.1 能力信息246
23.2 工作中心246
23.2.1 关键工作中心247
23.2.2 工作中心文件的主要参数248
23.3 工艺路线250
23.4 工时定额与激励机制250
23.5 工作日历与编制计划251
第24章 库存信息准备253
24.1 库存信息253
24.2 仓库与货位253
24.3 批量规则255
24.4 订货点法257
24.5 确定批量规则258
24.6 物料损耗259
24.7 确定安全库存260
24.8 安全库存与安全提前期261
第25章 后记262
25.1 树立良好学风和正确的思维方式262
25.1.1 几次重大的舆论干扰262
25.1.2 树立良好学风264
25.2 投影片授课的忌讳264
25.3 推荐《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第二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