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回读百年 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 第1卷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回读百年 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 第1卷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4959935.jpg)
- 陈飞,徐国利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大象出版社
- ISBN:978753472351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214页
- 文件大小:474MB
- 文件页数: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回读百年 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 第1卷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卷1
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的广泛传播1
译天演论自序&严复11
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14
及其略传&梁启超14
天演进化论&严复21
驳康有为书&章太炎32
进化与革命&李石曾45
进化之三时期&孙中山54
俱分进化论&章太炎58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陈独秀67
进化论和实验主义哲学&胡适75
《进化》杂志宣言&黄凌霜79
二、比较、判断,更是选择——“东西文化”问题论争85
劝学篇&张之洞95
论世变之亟&严复98
开通学术议&凡人102
文化偏至论&鲁迅115
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陈独秀127
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131
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杜亚泉136
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杜亚泉144
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李大钊151
新旧思潮之激战&李大钊165
洪水与猛兽&蔡元培168
《新潮》发刊旨趣书&《新潮》社170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174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常乃惪189
评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刘伯明201
新旧与调和&蒋梦麟208
东洋文化与西洋文化&释太虚212
西方文明与中国&张东荪217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221
三、东方醒狮的初吼——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233
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梁启超243
革命军&邹容253
民族主义论&余一266
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孙中山274
讨满洲檄&章太炎276
绝命书&陈天华282
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梁启超287
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汪精卫309
心理的国家主义&朱执信333
四、热烈欢迎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与科学的倡扬347
专制之结果&遁园353
箴奴隶&陈独秀357
科学史教篇&鲁迅370
敬告青年&陈独秀380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陈独秀386
偶像破坏论&陈独秀388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蔡元培391
强力与自由政治——答高元君&李大钊394
危险思想与言论自由&李大钊400
科学万能之梦&梁启超402
危险之塞耳政策&朱执信406
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409
五、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文学——从文艺启蒙到文学革命421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严复 夏曾佑429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442
文学小言&王国维447
摩罗诗力说&鲁迅453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464
文学革命论&陈独秀474
我之文学改良观&刘半农478
论应用之文字亟宜改良&钱玄同491
怎样做白话文&傅斯年497
致蔡鹤卿书&林纾510
复林琴南书&蔡元培514
荆生&林纾519
思想革命&周作人522
文学革命之反响&王敬轩525
复王敬轩书&刘半农530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545
我之文学改良观&方孝岳560
六、呜呼,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新史学的兴起565
中国史叙论&梁启超573
新史学&梁启超585
中国通史略例&章太炎616
信史&章太炎620
独史&陈黻宸629
中国历史出世辞&曾鲲化639
国学微论&邓实642
《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序&蔡元培650
七、走教育救国的路——新教育思潮的勃兴653
教育政策私议&梁启超663
论教育书&严复671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蔡元培679
民国教育家之任务——在北京教育界欢迎会之演辞&孙中山686
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蔡元培688
说新教育之弊&范源廉692
今日之教育方针&陈独秀699
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黄炎培706
杜威的教育哲学&胡适712
新教育&陶行知722
八、女子者,文明之母也——女权的觉醒731
哀女界&柳亚子739
女子家庭革命说&丁初我745
论中国女学不兴之害&蒋维乔749
《留日女学会》题辞&吴贯因753
《中国女报》发刊词&秋瑾757
《女报》发刊词&谢震759
女权平议&吴虞761
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吴虞769
战后之妇人问题&李大钊774
废娼问题&李大钊780
女子人格问题&叶圣陶783
男女社交公开&杨潮声791
结婚问题之研究&恽代英794
开放大学与妇女解放&周炳琳799
贞操问题&胡适802
我之节烈观&鲁迅811
女子解放论&李达820
离婚问题&张闻天834
避妊问题之研究&邵振青844
九、读出了“吃人”——“打倒孔家店”!853
致陈独秀&吴虞861
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吴虞863
吃人与礼教&吴虞867
孔子与宪法&李大钊871
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李大钊873
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李大钊875
孔子平议&易白沙883
一九一七年豫想之革命&高一涵895
保护眼珠与换回人眼&陈大齐 钱玄同900
狂人日记&鲁迅904
古迷&彭啸殊914
《吴虞文录》序&胡适918
十、天下者我们的天下——社会改造思潮高涨921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927
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梁启超933
论中国改革之难&佚名937
中国立宪问题&柳亚子939
《革命军》序&章太炎943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陈天华945
《民报》发刊词&孙中山952
改造中国之第一步只有革命&孙中山954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孙中山957
破恶声论&鲁迅966
青春&李大钊976
《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李大钊987
新纪元&李大钊992
一九一六年&陈独秀995
除三害&陈独秀999
《民报》之六大主义&胡汉民1001
创刊宣言&《湘江评论》杂志社1015
民众的大联合&毛泽东1018
致毛泽东信&蔡和森1031
十一、北方吹来十月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041
《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绪言&朱执信1051
Bolshevism的胜利&李大钊1062
庶民的胜利&李大钊1068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李大钊1071
马克思学说的批评&黄凌霜1077
《社会主义史》序&蔡元培1082
谈政治&陈独秀1086
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陈独秀辑1096
我的社会主义讨论&蒋方震1123
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蔡和森1131
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李达1137
现在与将来&张东荪1148
致毛泽东信&蔡和森1162
十二、究竟该怎样解决?——“问题与主义”之争1167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1173
问题与主义&蓝公武1177
再论问题与主义&李大钊1186
三论问题与主义&胡适1192
新思潮的意义&胡适1200
学者的良心&朱执信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