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业通史 魏晋南北朝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农业通史 魏晋南北朝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4962905.jpg)
- 王利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3995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农业史-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业通史 魏晋南北朝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
一、自然生态环境2
二、社会环境10
第一章 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方法22
第一节 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22
一、北方旱作农具的改进和配套23
二、南方水田农具初步形成体系26
三、水力加工机具的突出发展26
第二节 农作技术的进步29
一、农作制度的多样化29
二、旱地土壤耕作技术的完善32
三、粮食作物栽培技术的提高35
四、园艺和造林技术的发展39
第三节 纤维、染料和蚕桑生产技术47
一、纤维、染料作物栽培技术47
二、栽桑养蚕技术48
第四节 畜牧兽医技术的发展51
一、畜禽牧养技术51
二、兽医和相畜术58
第五节 农副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60
一、粮食加工与贮藏技术60
二、蔬菜、果品加工与贮藏技术61
三、畜产和鱼类加工贮藏技术65
四、丰富多样的酿造技术68
第二章 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进步73
第一节 三国时期的屯田水利74
一、曹魏屯田与水利建设74
二、蜀汉屯田与水利建设80
三、孙吴屯田与水利建设81
第二节 西晋以后的北方农田水利83
一、关中和西北内陆的农田水利84
二、东部平原地区的农田水利86
第三节 东晋南朝的农田水利90
一、三吴圩田水利的发展90
二、丹阳、晋陵地区的农田水利92
三、淮汉地区的农田水利93
第四节 农田水利的管理及运渠的开凿95
一、农田水利的管理95
二、运渠的开凿及其对农业的影响96
第三章 农业生产结构与地理布局99
第一节 粮食生产及其地理布局99
一、粟的主粮地位及其动摇99
二、麦作的进一步发展推广100
三、水稻种植的显著发展102
四、黍类种植的特殊性104
五、豆类和其他粮食作物105
第二节 蔬菜和油料作物生产概况106
一、蔬菜种类的增加106
二、若干主要菜种的生产情况108
三、油料作物的种植109
第三节 果树的构成及其地区分布110
一、黄河中下游的果树和产区110
二、南方主要果树及其产区116
第四节 衣料生产结构及其地理布局119
一、蚕桑丝织业生产119
二、麻类栽培和麻布生产122
三、棉花种植与棉织业生产124
四、染料作物种植126
第五节 畜牧养殖经济的发展变化126
一、畜牧经济区域的阶段性扩展127
二、国营和私营牧畜规模的扩大128
三、牧养结构的变化和南北差异131
第四章 土地制度和国营农牧经济135
第一节 屯田制度和屯田经营135
一、三国时期的屯田农业经营135
二、两晋南朝的屯田生产经营141
三、两晋南朝的州郡公田经营144
四、十六国时期的屯田经营146
五、北魏时期的屯田农业经营148
六、东西魏和北齐、北周的屯田151
第二节 北朝的均田制152
一、北魏的计口授田制与均田制152
二、东西魏和北齐、北周的均田制154
第三节 国有牧场和国营畜牧生产156
一、历代牧政管理机构156
二、国营牧场经营简况157
第五章 私有土地上的农业生产经营159
第一节 国家对地主的经济政策159
一、三国时期国家对地主经济的优容159
二、西晋时期的“占田”、“荫客”法令161
三、东晋南朝对士族地主的纵容和限制162
四、北朝对地主经济利益的承认和袒护166
第二节 地主庄园的农业经营167
一、士族地主庄园的农业经营167
二、庶族地主的农业生产经营170
三、寺院地主的农业生产经营171
四、依附农民与地主庄园经济173
第三节 自耕农经济的起落176
一、三国时期恢复自耕农经济的努力176
二、西晋自耕农经济的短暂复苏178
三、东晋南朝的自耕农经济状况179
四、十六国北朝自耕农经济的低迷和复兴182
第六章 边疆地区农牧业经济的发展184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农牧业发展184
一、松、嫩流域及其以西地区185
二、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东部地区187
三、东北地区外迁民族的经济状况189
第二节 北方与西北少数民族的经济191
一、北方及西北边地鲜卑族的农牧业191
二、柔然与敕勒的农牧业发展195
三、西域各族的农牧业经济197
第三节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农牧业经济201
一、西南诸族分布的变迁与农牧业发展201
二、汉人统治与西南农业的新发展206
第四节 中南、东南少数民族的经济208
一、东南山夷、山越的农业发展209
二、南方诸蛮的农业发展210
三、岭南等地俚、僚、傒的农业生产212
第七章 赋役制度与农民经济负担214
第一节 赋税制度的调整变革214
一、三国时期的赋税制度214
二、西晋的赋税制度216
三、东晋南朝的赋税制度217
四、十六国至北魏初的赋税制度219
五、北朝的赋税制度221
第二节 徭役制度的变化222
一、三国时期223
二、西晋时期225
三、东晋南朝时期225
四、十六国时期227
五、北朝时期229
第三节 赋役负担与农民生活232
一、三国时期农民生活状况232
二、两晋时期农民生活状况235
三、南北朝时期农民生活状况237
第八章 农产品的交换与流通239
第一节 农产品的地区差异与交换流通条件239
一、农业物产的地区差异239
二、南北水陆交通状况242
三、都市和城镇的面貌244
第二节 各类农产品交换贸易247
一、粮食贸易247
二、蔬菜买卖249
三、果品贸易251
四、木材贸易252
五、禽畜贸易253
六、水产贸易255
第三节 农产品市场、交易方式和商税256
一、市场类型和管理制度256
二、农产品贸易方式258
三、南北互市与农产贸易261
四、农产品贸易税263
第四节 农产品交换对农家经济的影响266
一、对大土地所有者的影响266
二、对小农生活的影响266
第九章 农业思想和农学著作269
第一节 农业思想的发展269
一、统治者对重农思想的继承和肯定269
二、代表性的农业思想和主张271
第二节 《齐民要术》的农学成就278
一、《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和成就278
二、《齐民要术》的农学思想特色281
三、《齐民要术》的农业历史地位283
第三节 农业物产志书的大批涌现284
一、农业知识视野的扩展284
二、《异物志》和地记(志)的农学价值285
三、几部具有特殊农学价值的著作288
结语 魏晋南北朝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293
一、北方农业的严重挫折与南方农业的崛起293
二、农业生产结构经历了显著的调整和改变295
三、自耕农生产的委顿与大地主经济的兴盛298
四、国家直接参与农牧经营的程度明显加强299
五、国家与地主对劳动力和山林川泽资源的争夺301
参考文献304
索引308
后记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