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新实用医学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最新实用医学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4963166.jpg)
- 杨宝亮,杜淑清,范芬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886188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25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13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最新实用医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册)1315
第二十五编 医学检验1315
第一章 尿液一般检验1315
第一节 尿液的生成及主要成分1315
第二节 尿液一般检查的适应证1315
第三节 尿液标本采集及保存1316
第四节 尿液的理学检验1316
第五节 尿液的沉渣检验1317
第六节 尿液的化学检查1318
第七节 尿液沉渣组化定位的进展1324
第八节 尿液分析仪的临床应用1325
第九节 尿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1326
第十节 使用尿液化学分析仪应注意的问题1327
第二章 粪便检验1327
第一节 粪便正常成分及一般检查的适应证1327
第二节 粪便标本采集1328
第三节 粪便的理学检验1328
第四节 粪便的显微镜检验1329
第五节 粪便的显微化学检验1330
第六节 粪便的化学检验1331
第七节 粪便检验的质量控制1332
第三章 脑脊液检验1332
第一节 脑脊液的解剖生理1332
第二节 脑脊液的适应证及标本采集1333
第三节 一般检查1334
第四节 化学检查1339
第五节 细菌学检查1342
第六节 细胞学检查1342
第七节 免疫学检查1343
第四章 血液一般检验1344
第一节 血液生理概要1344
第二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抗凝1344
第五章 白细胞检验1347
第一节 白细胞概述1347
第二节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1348
第三节 白细胞计数1353
第四节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1356
第五节 红斑狼疮细胞检查1357
第六节 白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1358
第七节 血细胞计数仪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1361
第六章 红细胞一般检验1365
第一节 红细胞概述1365
第二节 红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1365
第三节 红细胞各种标准值的测定1371
第四节 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1378
第七章 血液学常规检验质量控制1381
第一节 采血的质量保证1381
第二节 标本的保存及传送1381
第三节 显微镜细胞计数和血细胞计数仪的质量保证1381
第四节 室间质量评价1382
第八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1383
第一节 血管壁检验1383
第二节 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的检查1384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1389
第四节 凝血因子抗原测定1392
第五节 抗凝物质的检验1393
第六节 纤溶系统检查1395
第七节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1397
第八节 甲襞微循环检验1398
第九节 几种出血性疾病的检验诊断1399
第十节 血栓前状态检验1400
第九章 血型血清学检查1401
第一节 红细胞血型系统1401
第二节 标准血清及标准红细胞的制备1402
第三节 ABO血型鉴定1403
第四节 Rh血型鉴定1404
第五节 其他血型鉴定1405
第六节 交叉配血1406
第七节 血型血清学常用检查方法1408
第八节 血型鉴定与输血的质量控制1411
第十章 临床化学实验室基础知识1414
第一节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作用1414
第二节 常用玻璃仪器的清洗和校正1414
第三节 试剂的配制与保存1415
第十一章 生物化学检验的标本1417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1417
第二节 标本的处理1419
第十二章 光谱分析技术1420
第一节 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1420
第二节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1420
第三节 分光光度技术的定性和定量方法1421
第四节 其他光谱分析技术1421
第十三章 蛋白质测定1423
第一节 血清蛋白测定1423
第二节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1424
第三节 血清前白蛋白测定1425
第四节 血清黏蛋白测定1425
第五节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1426
第六节 脑脊液总蛋白测定1427
第七节 其他蛋白质测定1428
第十四章 糖及其代谢物测定1431
第一节 糖测定1431
第二节 糖耐量试验1432
第三节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1433
第四节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1434
第五节 血液乳酸测定1434
第十五章 脂类测定1435
第一节 临床检查项目1435
第二节 标本采集与处理1436
第三节 血脂测定1437
第四节 血清脂蛋白分析1441
第五节 血清载脂蛋白的测定1442
第六节 磷脂及游离脂肪酸测定1443
第七节 血脂代谢疾病生化1443
第十六章 酶类测定1444
第一节 酶活性测定的基本知识1444
第二节 血清丙氨酸转换酶(ALT)测定1446
第三节 同工酶测定1447
第四节 血清门冬氨酸氨基移换酶(AST)测定1448
第五节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1449
第六节 淀粉酶1450
第七节 脂肪酶1451
第八节 酸性磷酸酶(ACP)测定1451
第九节 血清乳酸脱氢酶(LD)测定1452
第十节 血清L-γ谷氨酰基移换酶(GGT)测定1453
第十一节 其他酶类测定1455
第十七章 无机元素测定1457
第一节 钠、钾、氯测定1457
第二节 血总钙测定1459
第三节 血清无机磷测定1460
第四节 镁测定1462
第五节 铁测定1463
第六节 铜、锌测定1465
第七节 硒测定1465
第八节 体液平衡紊乱的疾病生化1466
第十八章 肝功能检验1468
第一节 概述1468
第二节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测定1471
第三节 血浆氨测定1473
第四节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1474
第五节 单胺氧化酶(MAO)测定1475
第六节 血清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1476
第七节 血清胆碱酯酶(ChE)测定1477
第八节 血清5′-核酶(5′-NT)测定1479
第九节 吲哚氰绿(ICG)滞留试验1480
第十节 血清Ⅳ型胶原测定1480
第十一节 血清Ⅲ型前胶原肽测定1481
第十二节 血清层黏连蛋白测定1481
第十三节 透明质酸1481
第十四节 肝纤维化的实验诊断进展1481
第十五节 肝疾病生化1483
第十九章 肾功能检验1485
第一节 肾脏功能1485
第二节 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1486
第三节 肾小管功能试验1488
第四节 肾血流量测定1488
第五节 血清尿素测定1489
第六节 血清肌酐测定1491
第七节 血清尿酸测定1492
第八节 浓缩稀释试验1493
第九节 血、尿β2-微球蛋白测定1493
第十节 尿、血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1494
第十一节 尿Tamm-Horsfall蛋白测定1494
第十二节 尿液pH、相对密度及渗透量的测定1494
第十三节 尿酶测定1495
第十四节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1496
第十五节 尿转铁蛋白测定1496
第十六节 α2-巨球蛋白测定1496
第十七节 尿α1微球蛋白1496
第十八节 肾脏疾病生化1497
第二十章 免疫学检验基础1498
第一节 免疫的概念与免疫应答反应1498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499
第三节 抗原1500
第二十一章 凝集反应1502
第一节 凝集反应的特点1502
第二节 直接凝集反应1502
第三节 间接凝集反应1502
第四节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1504
第五节 抗球蛋白参与的血凝试验1504
第二十二章 酶免疫技术1504
第一节 酶免疫技术的分类1504
第二节 均相酶免疫测定1505
第三节 ELISA的原理和类型1506
第四节 ELISA的技术要点1507
第五节 膜载体的酶免疫测定1509
第六节 酶免疫测定的应用1510
第二十三章 荧光免疫技术1510
第一节 有关荧光的基本知识1511
第二节 荧光抗体技术1511
第三节 荧光免疫测定1513
第二十四章 发光免疫技术1513
第一节 有关发光的基本知识1513
第二节 化学发光底物1513
第三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1514
第四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新进展1515
第二十五章 免疫金银及铁标记技术1517
第一节 免疫胶体金的制备1517
第二节 金免疫测定1519
第三节 免疫金银染色1520
第四节 免疫胶体铁细胞化学1520
第二十六章 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免疫学检验1521
第一节 概述1521
第二节 免疫学检测方法和原理1522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测1526
第四节 其他病毒性疾病免疫学检验1531
第五节 伤寒与副伤寒血清学检测1533
第六节 霍乱1534
第七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534
第八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免疫学诊断1534
第九节 虫媒病毒的免疫学论断1535
第十节 呼吸道病毒的免疫学诊断1536
第十一节 肠道病毒的免疫学诊断1538
第二十七章 自身抗体检验1539
第一节 自身抗体的特性1539
第二节 常见自身抗体的检测1540
第三节 其他自身抗体检测1546
第四节 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1554
第二十八章 细胞免疫功能检验1555
第一节 T细胞花环试验1556
第二节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1557
第三节 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1558
第四节 B淋巴细胞功能测定1558
第五节 K细胞和NK细胞活性检测1559
第六节 器官移植的免疫学检查1560
第七节 淋巴细胞毒试验1560
第八节 皮肤试验1561
第九节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与纯化1562
第十节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1562
第二十九章 肿瘤的免疫学检验1563
第一节 概述1564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1564
第三节 癌胚抗原检测1566
第三十章 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1572
第一节 定义1573
第二节 质量保证、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之间的关系1573
第三节 评价免疫学检验质量的指标1574
第四节 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几个主要问题1574
第五节 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原则1575
第六节 常用免疫学试验的质量控制1576
第三十一章 常见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578
第一节 从临床标本分离、鉴定细菌的基本要领1578
第二节 脓液及创伤感染标本的细菌检验1578
第三节 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580
第四节 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581
第五节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583
第六节 上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584
第七节 痰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585
第八节 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586
第九节 鼻、咽、眼、耳拭子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587
第十节 穿刺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589
第三十二章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1590
第一节 室内质量控制1590
第二节 临床细菌室室间质量评价1594
第三十三章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临床应用1594
第一节 在病毒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594
第二节 在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1598
第三节 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1600
第三十四章 干化学检验分析技术的进展1601
第三十五章 聚合酶链式反应检验技术的进展1603
第一节 概述1603
第二节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1605
第二十六编 护理基础1607
第一章 护理学概论1607
第一节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1607
第二节 护理学的范畴与内容1608
第三节 护士的基本素质1609
第二章 护士与患者1611
第一节 角色理论1611
第二节 患者1611
第三节 护士1613
第四节 护患关系1613
第五节 护患沟通1614
第三章 科学思维在护理学中的应用1618
第一节 概述1618
第二节 护理思维的特征及品质培养1621
第三节 护理思维的运用1623
第四章 现代护理的一般理论1624
第一节 系统理论1624
第二节 需要理论1628
第三节 应激与适应理论1631
第四节 生长与发展理论1638
第五节 自护理论1643
第五章 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1646
第一节 整体护理1647
第二节 护理程序1648
第三节 护理程序实施模式与护理病历1654
第六章 入院和出院护理1655
第一节 入院护理1655
第二节 出院护理1659
第三节 搬运和护送患者的技术1660
第七章 饮食与营养1662
第一节 概述1662
第二节 医院饮食1664
第三节 患者的饮食护理1665
第四节 特殊饮食护理1668
第八章 舒适1671
第一节 概述1671
第二节 卧位与舒适1672
第三节 清洁与舒适1676
第九章 体温1681
第一节 体温的生理调节与变化1681
第二节 异常体温的观察1683
第三节 测量体温的技术1685
第四节 冷热应用1686
第十章 呼吸1691
第一节 呼吸的生理调节与变化1691
第二节 呼吸的评沽1692
第三节 改善呼吸功能的技术1693
第十一章 循环1701
第一节 脉搏1701
第二节 血压1703
第十二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1706
第一节 静脉输液1706
第二节 静脉输血1711
第十三章 给药1716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1716
第二节 口服给药术1717
第三节 注射术1718
第四节 其他给药术1723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1724
第十四章 心理护理1728
第一节 临床心理护理1728
第二节 护士的心理品质及培养1730
第三节 病人心理1734
第四节 不同年龄期、不同病期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1736
第十五章 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抢救与护理1740
第一节 病情观察1740
第二节 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1744
第十六章 临终关怀1748
第一节 概述1748
第二节 临终关怀1749
第三节 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及护理要点1751
第四节 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要点1752
第五节 死亡后的护理1754
第十七章 护理文件记录1755
第一节 护理文件管理及书写要求1755
第二节 体温单的使用1756
第三节 医嘱处理1758
第四节 出入液量记录1759
第五节 特别护理记录1760
第六节 病区报告书写1760
第二十七编 内科护理1762
第一章 临床护理的发展趋势1762
第一节 重视护患交流,实施整体护理1762
第二节 老人、慢性病及癌症病人的护理1765
第三节 重视临终关怀,提高生活质量1766
第四节 重视护理教育,培养专科护士1768
第二章 临床护理的一般原则1768
第一节 协助诊断、治疗1769
第二节 评估及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1770
第三节 预防并发症1771
第四节 促进康复1772
第三章 急诊病人的护理1773
第一节 急诊处理原则1773
第二节 急救技术1774
第三节 中毒的抢救1778
第四节 几种常见中毒的处理1779
第五节 急性中毒的护理1782
第四章 肿瘤病人的护理1782
第一节 概述1783
第二节 癌症病人的心理反应1786
第三节 治疗1787
第四节 癌症患者的一般护理1792
第五章 濒死病人的护理1800
第一节 死亡的定义1801
第二节 护理评估1802
第三节 护理诊断1803
第四节 预期护理目标1804
第五节 护理措施1804
第六章 胃肠功能失调病人的护理1806
第一节 食管癌1806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1807
第三节 胃癌1809
第四节 结肠癌1811
第五节 慢性肝炎1812
第六节 肝硬化1813
第七节 原发性肝癌1816
第七章 呼吸功能失调病人的护理1818
第一节 呼吸系统解剖与功能1818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护理1818
第三节 肺炎1820
第四节 支气管哮喘1821
第五节 胸膜炎及胸腔积液1823
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1825
第七节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1827
第八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829
第九节 肺结核1831
第八章 循环功能失调病人的护理1833
第一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1833
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1837
第三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841
第四节 风湿热1849
第五节 风湿性心脏病1851
第六节 心律失常1853
第七节 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治的护理1863
第九章 血液及造血器官功能失调病人的护理1865
第一节 造血系统的解剖生理1865
第二节 贫血1866
第三节 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疾病1868
第四节 白血病1870
第十章 泌尿系统功能失调病人的护理1871
第一节 膀胱炎1871
第二节 肾盂肾炎1873
第三节 急性肾衰竭1874
第四节 慢性肾衰竭1876
第五节 透析疗法的护理1879
第六节 肾小球肾炎1887
第七节 肾病综合征1890
第十一章 内分泌功能失调病人的护理1892
第一节 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生理1892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894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897
第四节 皮质醇增多症1899
第五节 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1901
第六节 糖尿病1902
第十二章 神经功能失调病人的护理1905
第一节 一般神经功能评估1905
第二节 脑血管意外1906
第三节 帕金森病1911
第十三章 免疫功能失调病人的护理1914
第一节 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914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1917
第三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1920
第十四章 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护理1923
第一节 纤维胃镜检查的护理1923
第二节 乙状结肠镜检查的护理1923
第三节 纤维结肠镜检查的护理1924
第十五章 内镜及附件的维护和保养1924
第一节 内镜的维护1924
第二节 活检钳及细胞刷的维护1925
第三节 冷光源的维护1925
第四节 治疗附件的维护1925
第五节 内镜及附件的保养与保管1926
第十六章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和保养1927
第一节 内镜清洗消毒的方法1927
第二节 内镜消毒剂的选择1929
第三节 内镜附件的清洗消毒1930
第四节 消毒后内镜的冲洗与干燥1930
第五节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1931
第六节 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与保存1931
第十七章 呼吸内科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32
第一节 支气管炎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32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33
第三节 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34
第四节 肺炎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36
第五节 肺脓肿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37
第六节 肺部真菌感染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38
第七节 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39
第八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人标准护理计划1940
第九节 呼吸衰竭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41
第十八章 循环内科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43
第一节 心律失常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43
第二节 心绞痛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44
第三节 高血压病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45
第四节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46
第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47
第六节 原发性心肌病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48
第七节 先天性心血管病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49
第八节 心包疾病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51
第九节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51
第十节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54
第十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1955
第二十八编 外科护理1957
第一章 胃肠系统功能失调病人的护理1957
第一节 胃肠系统解剖生理1957
第二节 胃肠系统特殊检查及其护理1959
第三节 阑尾炎1961
第四节 腹部疝气1962
第五节 肠梗阻1964
第六节 胃癌1966
第七节 结肠癌1968
第八节 痔疮1971
第二章 呼吸功能失调病人的护理1973
第一节 胸外伤1973
第二节 胸腔手术1975
第三章 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病人的护理1979
第一节 风湿性心脏病1979
第二节 心导管检查1984
第三节 静脉曲张1985
第四节 休克1987
第四章 泌尿系统功能失调病人的护理1992
第一节 肾结石1992
第二节 前列腺肥大1994
第三节 膀胱癌1996
第四节 肾脏移植简介1998
第五节 肾移植的护理2000
第五章 内分泌功能失调病人的护理2002
第一节 甲状腺解剖生理2002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002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2006
第六章 肌肉骨骼功能失调病人的护理2009
第一节 肌肉骨骼系统的解剖生理2009
第二节 肌肉骨骼损伤2010
第三节 骨髓炎2015
第四节 截肢2018
第七章 神经功能失调病人的护理2021
第一节 头部外伤2021
第二节 颅内肿瘤2022
第三节 脊髓损伤2025
第四节 椎间盘突出症2028
第五节 颅部手术病人的护理2030
第八章 外科病人基本标准护理2033
第一节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33
第二节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36
第三节 外科感染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38
第四节 外科休克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40
第五节 外科重症监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41
第六节 心、肺、脑复苏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44
第七节 麻醉苏醒期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46
第八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47
第九节 外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48
第十节 器官移植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50
第九章 普通外科病人的标准护理2052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52
第二节 急性乳房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54
第三节 急腹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55
第四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57
第五节 肝脓肿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59
第六节 肝癌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60
第七节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63
第八节 胆石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64
第九节 胆管癌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67
第十节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68
第十一节 急性胰腺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70
第十二节 胰头癌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72
第十三节 肠梗阻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74
第十四节 肠瘘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76
第十五节 短肠综合征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77
第十六节 直肠肛管疾病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79
第十七节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80
第十八节 腹主动脉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82
第十九节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84
第二十节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85
第二十一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87
第二十二节 破伤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89
第十章 骨科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2091
第一节 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2091
第二节 严重创伤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2097
第三节 石膏固定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098
第四节 牵引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00
第五节 颈椎病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01
第六节 脊柱侧凸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03
第七节 脊椎骨折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05
第八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08
第九节 手外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09
第十节 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10
第十一节 股骨颈骨折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12
第十二节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13
第十三节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14
第十四节 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15
第十五节 骨盆骨折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17
第十六节 骨与关节结核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19
第十七节 同种异体骨与关节移植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21
第十八节 截肢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22
第十九节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24
第二十节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26
第二十一节 臀肌挛缩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27
第二十二节 气性坏疽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28
第十一章 泌尿外科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2129
第一节 肾损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29
第二节 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31
第三节 肾、输尿管结石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32
第四节 膀胱肿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34
第五节 尿道损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36
第六节 尿道下裂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37
第七节 前列腺增生电切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38
第八节 体外震波碎石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39
第十二章 颅脑外科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2140
第一节 脑血管疾病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40
第二节 颅内压监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42
第三节 颅脑外科重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43
第四节 颅脑损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49
第五节 颅内肿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52
第六节 脊髓肿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53
第七节 γ-刀治疗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55
第十三章 心胸外科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2156
第一节 胸部损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56
第二节 胸腔闭式引流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57
第三节 胸壁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58
第四节 脓胸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59
第五节 食管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60
第六节 肺部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61
第七节 肺移植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63
第八节 心内直视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64
第九节 缩窄性心包炎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66
第十节 心脏肿瘤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67
第十一节 心脏移植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2168
第二十九编 妇产科护理2171
第一章 妇科常见疾病与护理2171
第一节 常见月经病2171
第二节 更年期综合征2174
第二章 感染性痛经2175
第一节 阴道感染2175
第二节 子宫颈炎及子宫内膜炎2176
第三章 器质性疾病2177
第一节 器官移位疾病2177
第二节 器官移位疾病病人的护理2177
第四章 良性肿瘤疾病2178
第一节 子宫肌瘤2179
第二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2180
第三节 卵巢肿瘤2181
第五章 性传播疾病2183
第一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183
第二节 梅毒2185
第三节 淋病2185
第四节 性器官疱疹2186
第六章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2187
第一节 子宫颈癌2187
第二节 卵巢癌2189
第三节 输卵管癌2190
第四节 其他女性癌症2191
第五节 妇科手术2192
第六节 化学治疗2195
第七节 放射线治疗2197
第七章 不孕症2198
第一节 不孕症概述2198
第二节 不孕症的护理2200
第八章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2201
第一节 常见问题2201
第二节 妊娠期妇女的营养2203
第三节 分娩准备2206
第四节 产前运动2208
第五节 乳房的护理2209
第九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2209
第一节 分娩的重要因素2209
第二节 子宫收缩与特征2211
第三节 母体对分娩的反应2212
第四节 胎儿对分娩的反应2214
第五节 分娩的前驱征象2215
第六节 分娩阶段2216
第十章 待产及分娩的护理评估2217
第一节 待产妇的护理2217
第二节 胎儿评估2220
第三节 产程护理2222
第十一章 产后护理2224
第一节 产后生理变化2225
第二节 产后心理调节2226
第三节 产后护理2227
第四节 新生儿护理2231
第十二章 高危孕妇的护理2237
第一节 常见高危妊娠因素2237
第二节 妊娠剧吐的护理2238
第三节 流产患者的护理2239
第四节 异味妊娠患者的护理2241
第五节 前置胎盘患者的护理2244
第六节 胎盘早期剥离患者的护理2246
第七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2248
第八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2252
第九节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2255
第十节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2257
第十一节 妊娠合并贫血患者的护理2260
第十二节 母儿血型不合患者的护理2261
第十三节 执行手术2263
第十四节 意外事件2264
第十三章 分娩期异常的护理2265
第一节 常见的异常分娩2265
第二节 分娩异常的护理过度焦虑与恐惧2266
第三节 产力异常2267
第四节 产道异常2271
第五节 胎位异常及胎儿发育异常2274
第六节 早产2281
第七节 羊水过多2284
第八节 脐带异常2286
第九节 胎膜早破2287
第十节 羊水栓塞2288
第十一节 子宫破裂2290
第十二节 胎儿窘迫2291
第十四章 产后期异常的护理2293
第一节 产后出血2293
第二节 产褥感染2295
第三节 产后泌尿道感染2298
第四节 乳腺炎2299
第三十编 儿科护理2301
第一章 住院儿童2301
第一节 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2301
第二节 儿科病房的设置2302
第三节 小儿用药的护理2302
第四节 小儿液体疗法的护理2304
第五节 儿科护理技术操作2307
第二章 胃肠功能障碍患儿的护理2311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2311
第二节 儿童营养的供给2312
第三节 小儿腹泻2313
第四节 肠套叠2317
第五节 肠寄生虫2319
第三章 呼吸功能障碍患儿的护理2323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及检查2323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及特殊治疗2325
第三节 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2326
第四章 脑功能障碍患儿的护理2330
第一节 小儿惊厥2330
第二节 小儿癫痫2333
第三节 脑水肿患儿的护理2337
第五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2340
第一节 传染病患儿的一般护理2340
第二节 麻疹2341
第三节 水痘2342
第四节 腮腺炎2342
第五节 脊髓灰质炎2343
第六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344
第七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2345
第八节 白喉2346
第九节 百日咳2347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348
第一节 儿童造血系统的特点2348
第二节 白血病2349
第三节 血友病2354
第四节 小儿贫血2356
第七章 心功能障碍患儿的护理2358
第一节 儿童循环系统概论2358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2359
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儿的护理2362
第四节 风湿热2364
第八章 泌尿功能障碍患儿的护理2366
第一节 儿童泌尿系概论2366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2367
第三节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369
第四节 急性肾衰竭2372
第五节 泌尿道感染2374
第九章 皮肤功能障碍患儿的护理2376
第一节 湿疹2376
第二节 尿布疹2377
第三节 川崎病2379
第十章 儿科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2381
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标准护理计划2381
第二节 肺炎患儿的标准护理计划2382
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标准护理计划2383
第四节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标准护理计划2385
第五节 颅内感染患儿的标准护理计划2386
第六节 病毒性脑膜脑炎患儿的标准护理计划2387
第七节 高热惊厥患儿的标准护理计划2388
第八节 腹泻患儿的标准护理计划2389
第九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标准护理计划2390
第十节 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标准护理计划2391
第十一节 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标准护理计划2393
第十二节 佝偻病患儿的标准护理计划2394
第十三节 肠套叠患儿的标准护理计划2394
第三十一编 手术室护理2397
第一章 手术室护理整体工作模式2397
第一节 手术前患者护理2397
第二节 手术中患者护理2398
第三节 手术后患者护理2398
第四节 复苏期患者护理2399
第二章 麻醉安全的护理管理2399
第三章 普通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2404
第一节 手术常用切口2404
第二节 颈部手术2405
第三节 乳腺手术2407
第四节 疝修补术2408
第五节 胃、肠手术2409
第六节 肝、胆、胰、脾手术2413
第七节 血管手术2415
第四章 矫形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2417
第一节 常用手术切口2417
第二节 内固定手术2422
第三节 手部手术2424
第四节 周围神经手术2426
第五节 断肢(指)再植手术2427
第六节 截肢手术2428
第七节 脊柱手术2431
第八节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2435
第九节 膝关节手术2438
第十节 关节脱位手术2439
第十一节 关节融合手术2441
第十二节 骨移植手术2443
第十三节 骨关节及其他畸形矫正手术2445
第十四节 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手术2447
第十五节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手术2450
第五章 胸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2454
第一节 常用手术切口2454
第二节 胸壁手术2455
第三节 肺手术2456
第四节 纵隔手术2457
第五节 食管手术2457
第六章 颅脑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2458
第一节 开颅手术切口2458
第二节 颅脑肿瘤手术2459
第三节 颅内血管瘤手术2463
第四节 脑神经手术2465
第五节 脑积水手术2466
第六节 颅脑损伤手术2468
第七章 妇科手术的护理配合2470
第一节 常用手术切口2470
第二节 子宫手术2471
第三节 卵巢手术2472
第四节 输卵管及阴道手术2473
第八章 小儿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2475
第一节 新生儿手术2475
第二节 胸、腹部外科手术2481
第三节 肛门手术2484
第四节 小儿矫形手术2486
第三十二编 口腔科护理2489
第一章 一般护理及护理操作技术2489
第一节 一般护理2489
第二节 护理操作技术2490
第二章 牙体硬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2493
第三章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病人的护理2495
第四章 牙周病病人的护理2498
第三十三编 危重症护理2502
第一章 IUC概念2502
第二章 ICU中的系统监测2503
第三章 中枢神经监测2504
第四章 循环系统的监测护理2506
第五章 血流动力学监护技术2507
第六章 休克的监测护理2509
第七章 ICU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2510
第八章 ICU病房的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2512
第九章 监护设备对病人造成医原性损伤的护理对策2512
第三十四编 耳鼻咽喉科护理2514
第一章 耳鼻咽喉科护理工作的基本特征2514
第二章 耳鼻咽喉科护理评估2514
第三章 耳鼻咽喉科护理管理2520
第四章 耳鼻咽喉科常用护理操作2522
第三十五编 影像科护理2527
第一章 影像科护理概述2527
第一节 影像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2527
第二节 影像科检查的护理配合2528
第三节 影像科的护理管理2529
第二章 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2530
第一节 血管入路及方法2530
第二节 冠状动脉造影的导管操作技巧2531
第三章 冠状动脉造影中造影剂的若干问题2534
第一节 造影剂的发展简史2534
第二节 造影剂的生物学安全性2534
第三节 不良反应的预防2535
第四节 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处理2537
第四章 脑血管疾病造影的护理2538
第一节 脑血管造影护理2538
第二节 脑室造影护理2538
第三节 脊髓造影护理2539
第三十六编 供应室护理2540
第一章 供应室护理概述2540
第二章 供应室消毒技术规范2545
第三十七编 预防医学2551
第一章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2551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2551
第二节 传染病防制与监测2555
第二章 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预防控制2558
第三章 心身疾病的预防控制2559
第一节 心身疾病的特点和发病趋势2560
第二节 与心身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2560
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预防控制2562
第四章 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2562
第一节 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563
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2563
第三节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2566
第四节 化学性食物中毒2567
第五节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2567
第五章 流行性感冒病毒疫苗研究的新进展2567
第六章 细菌学检验基本技术2569
第一节 细菌标本形态学检验2569
第二节 细菌的一般接种法2571
第三节 细菌培养方法2572
第四节 鉴定细菌的常用生化反应试验2573
第五节 细菌的血清学鉴定技术2577
第六节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2578
第七章 卫生细菌学检验常用培养基2580
第一节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技术2580
第二节 常用培养基的制法及用途2581
第八章 卫生微生物检验常规技术2584
第一节 菌落总数的检验2584
第二节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检验2586
第三节 大肠菌群及检验2587
第四节 出血性大肠菌及检验2588
第五节 沙门氏菌及检验2593
第六节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及检验2594
第七节 产气荚膜梭菌及检验2596
第八节 肉毒梭菌及其检验2597
第九章 卫生微生物检验技术的进展2598
第十章 食品理化检验2603
第一节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2603
第二节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2604
第三节 食品中铅的测定(双硫腙比色法)2604
第四节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法)2605
第五节 氨基酸总量(氨态氮)的测定2605
第六节 水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2606
第七节 粗脂肪的定量测定2607
第八节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2608
第九节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2608
第十节 砷的测定2609
第十一节 牛乳酸度的测定2610
第十二节 牛乳中脂肪的测定2610
第十三节 酱油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2610
第十四节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2611
第十五节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2612
第十六节 小香槟(汽酒)中总糖的测定2613
第十七节 食品中着色剂的测定2613
第十八节 蘑菇罐头中漂白剂的测定2614
第十九节 糕干粉中铜元素的测定2615
第十一章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2616
第一节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基本概念2616
第二节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范围、内容与原则2617
第三节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2621
第四节 食品卫生法律体系2622
第五节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展望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