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播入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廉杨,费良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沈阳出版社
- ISBN:754412382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91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509页
- 主题词:广播节目-制作-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播入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广播起源1
第一节 无线电波的发现1
第二节 语言传播的突现2
第三节 广播电台的出现3
一、世界上早期广播电台3
二、世界上人民广播电台4
三、中国早期广播电台5
四、中国人民广播电台6
五、沈阳早期广播电台8
六、沈阳人民广播电台11
第四节 广播趋势的显现15
一、频率专业化17
二、广电集团化19
三、技术现代化24
四、制播分离化31
五、节目商品化33
六、广播国际化35
第二章 广播性质38
第一节 广播的概念38
一、广播38
二、广播电台38
三、无线广播39
四、有线广播39
五、卫星广播39
六、中波广播39
七、短波广播40
八、超短波广播40
九、调幅广播40
十、调频广播40
第二节 广播的属性41
一、广播的经济属性41
二、广播的政治属性43
三、广播的文化属性45
第三节 广播的功能47
一、舆论功能47
二、告知功能48
三、监督功能49
四、教育功能50
五、娱乐功能51
六、服务功能51
第四节 广播的优势52
一、收听方便52
二、流动灵活52
三、指向专业53
四、互动性强53
五、声音传真53
六、穿透力强54
七、整合信息54
八、费用低廉54
第五节 广播的劣势55
一、形象单一55
二、线性收听55
三、随意被动56
四、信息变异56
五、不便查证56
第三章 广播听众57
第一节 广播听众的地位57
一、主人翁地位58
二、受益者地位58
三、参与者地位59
四、监督者地位60
第二节 广播听众的分类60
一、性别分类61
二、文化分类61
三、地域分类61
四、职业分类61
五、年龄分类61
第三节 广播听众的收听需求62
一、求新的需求62
二、求多的需求63
三、求尊的需求63
四、求大的需求63
五、求高的需求63
第四节 广播听众的收听规律一、时间规律64
二、心理规律65
第五节 广播听众的调查68
一、听众调查的意义68
二、调查计划的编制69
三、抽样调查的实施70
四、调查问卷的设计72
五、调查数据的分析73
六、调查报告的撰写75
第四章 广播节目78
第一节 新闻节目78
一、新闻节目的特征79
二、新闻节目的种类82
三、新闻节目的原则82
四、新闻节目的编排87
五、新闻节目的提要93
第二节 文艺节目96
一、文艺节目的作用96
二、文艺节目的特征98
三、文艺节目的种类100
四、文艺节目的编排106
五、文艺节目的编创112
六、文艺节目的创作118
第三节 社教节目130
一、社教节目的任务131
二、社教节目的种类132
三、社教节目的原则139
四、社教节目的编排141
第四节 服务节目144
一、服务节目的种类145
二、服务节目的要求153
三、服务节目的编排157
第五节 广告节目160
一、广播广告的特点160
二、广播广告的品格165
三、广播广告的类型166
四、广播广告的艺术174
五、“卖药节目”的合理性186
第五章 广播语言191
第一节 广播语言的形象化191
一、挑选词语192
二、抓住细节195
三、运用比拟199
第二节 广播语言的适听化201
一、平易近人201
二、准确无误203
三、丰富多彩207
第三节 广播语言的口语化210
一、口语化句式210
二、大众化词语210
第四节 广播语言的音乐化214
一、字音响亮214
二、抑扬顿挫215
三、声音回环216
四、音响和谐217
第六章 广播记者219
第一节 广播记者的重要作用219
第二节 广播记者的不同称谓222
第三节 广播记者的采访艺术222
一、广播记者采访的特点223
二、广播记者采访的任务224
三、广播记者采访的类别225
四、广播记者采访的方法227
五、广播记者采访的录音233
第四节 广播记者的写作艺术239
一、广播消息的写作239
(一)广播消息的特点239
(二)广播消息的结构241
(三)广播消息的样式243
(四)广播消息的技巧255
二、广播专稿的写作266
(一)广播专稿的概念266
(二)广播专稿的特点267
(三)广播专稿的种类270
(四)广播专稿的手法305
(五)广播专稿的标题311
三、广播评论的写作314
(一)广播评论的地位314
(二)广播评论的种类317
(三)广播评论的特点333
(四)广播评论的技巧335
第五节 广播记者的新闻敏感337
一、新闻敏感337
二、新闻线索341
三、新闻嗅觉343
第七章 广播编辑348
第一节 广播编辑的工作称呼348
一、总编辑349
二、总监制349
三、节目监制350
四、责任编辑350
五、专业编辑350
六、节目导播351
第三节 广播编辑的工作任务353
一、把握方向353
二、管理节目353
三、组织报道354
四、组稿约稿354
五、选择稿件354
六、校正稿件354
七、改编稿件354
八、撰写稿件355
九、编排节目355
十、录制节目355
十一、培养通讯员355
十二、通联工作355
第四节 广播编辑的选稿改稿356
一、选稿的标准356
二、改稿的要求358
三、改稿的方法362
第五节 广播编辑的节目制作366
一、节目录音366
二、节目合成371
第六节 广播节目的编排原则374
一、正确导向原则375
二、节目方针原则375
三、注重整体原则375
四、突出重点原则375
五、新闻价值原则376
六、综合兼顾原则376
七、信息适量原则376
八、接近听众原则376
九、适当平衡原则376
十、相互和谐原则377
第八章 广播主持人378
第一节 广播主持人的产生378
一、国际节目主持人的出现378
二、我国节目主持人的产生379
第二节 广播主持人的类型384
一、“一对一”交谈型385
二、“面对面”侃谈型386
三、“采编播”合一型387
四、“记编主”合作型387
五、“特色化”主播型387
六、“串联性”报幕型387
第三节 广播主持人的素质388
第四节 节目主持人节目的优势392
一、节目内容的兼容化392
二、节目传输的双向化393
三、节目个性的形象化394
四、节目制作的一体化395
五、节目语言的口语化395
第五节 主持人节目的编写396
一、写好“我”的形象396
二、增强“谈”的味道397
三、掌握“串”的艺术399
第六节 主持人播新闻400
一、播新闻的特点400
二、播新闻的原则401
三、播新闻的方法403
第七节 主持人说新闻407
一、说新闻的客观性407
二、说新闻的局限性410
三、说新闻的前瞻性412
第九章 广播技术415
第一节 节目制作415
一、节目制作中的硬技术415
二、节目制作中的软技术420
第二节 节目播出421
一、广播节目播出系统422
二、广播节目播出方式426
第三节 节目传送427
一、近距离节目传送系统427
二、远距离节目传送系统428
三、沈阳电台节目传输系统428
第四节 节目发射430
一、发射台430
二、发射机431
三、天馈线434
第五节 节目接收437
第六节 广播与计算机438
一、因特网438
二、新闻网站440
三、网上广播442
四、电子邮件443
五、电子资料445
六、音频工作站447
七、文稿工作站448
第十章 广播管理449
第一节 广播管理机关449
一、广播电影电视局449
二、广播电视集团450
三、无线电管理委员会450
四、新闻出版署(局)451
第二节 广播学术机构451
一、广播电视学会452
二、广播电视学刊453
三、广播电视评奖454
第三节 广播管理法规45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条例458
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468
三、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472
四、沈阳人民广播电台自律公约474
五、沈阳人民广播电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宣传管理的若干规定476
六、沈阳人民广播电台开展节目考评工作的实施方案484
七、沈阳人民广播电台关于优秀节目(稿件)的奖惩办法487
后记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