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
  • 徐克瑜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603851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诗歌-文学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细读理论篇……Ⅰ3

第一章 新批评概述3

一、新批评的三代批评家3

二、新批评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6

三、新批评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8

四、新批评的理论来源10

五、新批评的成就与局限12

第二章 新批评的文学本体论16

一、新批评的文学本体论主张16

二、文学研究的本体论方法19

三、作品形式结构的分析方法26

四、新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得失33

第三章 新批评的语义学和语境分析理论38

一、瑞恰兹的读诗实验38

二、语义分析的方法39

三、语境理论44

第四章 新批评的细读术语论49

一、复义49

二、反讽59

三、悖论66

四、隐喻70

五、张力71

六、戏剧化结构73

中编:细读方法篇……Ⅱ79

第五章新批评的细读法及诗歌细读分析79

一、新批评以文本为中心的细读理论依据79

二、文本本体论主张的提出和以文本为中心的读诗实践81

三、细读法83

四、新批评一个典型细读分析案例:布鲁克斯对邓恩《圣谥》诗的细读分析87

第六章 中国古代的细读97

一、汉代经学家微言大义式的细读97

二、六朝文士印象式的细读102

三、严羽熟参妙悟式的细读109

四、朱熹熟读涵泳式的细读116

五、金圣叹分解式的细读131

第七章 海外华人和汉学家的细读148

一、颜元叔与台湾新批评家的细读148

二、叶嘉莹的细读154

三、王润生、叶维廉与汉学家宇文所安的细读161

第八章 现代学人的细读168

一、朱自清的现代解诗学及诗歌的细读分析168

二、钱钟书寻章摘句式的细读183

三、孙绍振的细读192

下编:细读案例篇……Ⅲ205

第九章 中国古代诗歌细读案例205

一、以江南丽景反衬故乡之思—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深层反讽主题探析205

二、隐含在乡情乡韵和人生感慨背后的达观情怀—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深层意蕴的细读分析210

三、是视死如归的豪壮语还是厌战思归的愁苦调—王昌龄《从军行》双重复义主题的新批评解读217

四、人生经验世界与艺术象征世界的统一—李商隐《锦瑟》诗的细读批评226

五、是旷达的豪饮之词还是悲伤的厌战之调—王翰《凉州词》双重反讽主题的细读批评231

六、细读杜甫《羌村三首》写情艺术239

七、固化在爱情体验中的多重人生经验和情结—李商隐《无题》诗的还原细读批评249

八、在语义细读的基础上体验诗歌矛盾复杂的心理和情感—王昌龄《从军行》的细读批评258

九、人类向往和寻找精神家园的象征—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细读分析265

第十章 中国现当代诗歌细读案例270

一、对林庚《春天的心》的细读270

二、对穆旦《春》的细读276

三、对穆旦《诗八首》的细读278

四、对舒婷《眠钟》的细读284

五、对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细读289

六、对肖开愚《北站》的细读292

第十一章 外国诗歌细读案例301

一、对邓恩《告别词:莫悲伤》的细读分析301

二、对邓恩《跳蚤》诗的细读分析306

三、对约翰·济慈《秋颂》诗的细读分析312

第十二章 文化诗学的诗歌细读分析案例317

一、诗歌细读的语言维度319

二、诗歌细读的审美维度322

三、诗歌细读的文化维度326

附篇一 当前文学研究中的文本细读问题333

一、对以往文学研究、批评和教学轻视文本细读的批评与检讨334

二、当前文化研究和批评对文本细读的严重疏离与脱离338

三、新批评正反经验的启示和现阶段建立中国式文本细读批评和方法的新构想342

附篇二 作者近年来发表的诗歌细读分析论文346

主要参考书目347

后记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