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4990407.jpg)
- 徐明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5694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行政诉讼法-中国-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行政诉讼法概述1
一、背景知识1
(一)行政、行政权、行政法的概念1
(二)行政权利、行政职权、行政职责、行政行为的概念2
(三)诉、诉讼、诉权的概念2
二、基础知识3
(一)行政争议的基本概念3
(二)行政诉讼的基本概念3
(三)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5
(四)行政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8
三、三点分析8
(一)重点:行政诉讼法律关系8
(二)难点: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10
(三)热点:怎样认识行政诉讼的客观基础12
四、实务训练13
案例分析:宋小志诉江新市阳城区土地管理局注销土地使用证案13
五、自学指南15
(一)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历史发展15
(二)2002年中国行政审判概况16
思考题17
第二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18
一、背景知识18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概念18
(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性质18
二、基础知识19
(一)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19
(二)人民法院不受理的事项22
三、三点分析23
(一)重点:确定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依据23
(二)难点:行政行为与行政诉讼的特殊关系24
(三)热点:如何进一步扩大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26
四、实务训练27
(一)训练方法27
(二)案例分析:曾某诉某县工商局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案28
五、自学指南29
本章学习注意事项29
思考题30
第三章 行政诉讼管辖31
一、背景知识31
(一)行政诉讼管辖、主管及主审的基本概念31
(二)行政管辖权与行政审判权的基本概念33
二、基础知识33
(一)行政诉讼的级别管辖33
(二)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36
(三)行政诉讼的裁定管辖38
三、三点分析40
(一)重点:确定我国行政诉讼管辖的因素和要求40
(二)难点:行政诉讼管辖权争议与管辖权异议的处理41
(三)热点:如何理解“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42
四、实务训练42
(一)辨析行政案件管辖与其他案件管辖的异同42
(二)案例分析:张某不服丙市公安局行政复议决定案43
五、自学指南44
(一)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44
(二)如何理解“原告所在地”45
(三)专门法院和人民法庭能否审理行政案件45
思考题45
第四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46
一、背景知识46
行政诉讼参加人的相关概念46
二、基础知识47
(一)行政诉讼的原告47
(二)行政诉讼的被告51
(三)行政诉讼的共同诉讼人54
(四)行政诉讼第三人55
(五)行政诉讼代理人57
三、三点分析59
(一)重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标准59
(二)难点:行政主体与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关系60
(三)热点:行政公益诉讼61
四、实务训练62
案例分析一:公平竞争权人具有原告或第三人资格62
案例分析二: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具有行政诉讼被告资格63
五、自学指南64
(一)行政诉讼当事人共同的权利义务64
(二)我国哪些企业是法人65
(三)如何理解《行政诉讼法》第24条中规定的“近亲属”66
思考题66
第五章 行政诉讼证据67
一、背景知识67
(一)证据的概念和意义67
(二)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必须具备的要件68
二、基础知识68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68
(二)行政诉讼证据的特征69
(三)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69
三、三点分析71
(一)重点: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证据的处理71
(二)难点:行政诉讼举证责任76
(三)热点:如何正确理解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的取证权78
四、实务训练79
案例分析:张三告区工商管理局案79
五、自学指南80
电子证据效力的认定80
思考题81
第六章 行政诉讼程序82
一、背景知识82
(一)行政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征82
(二)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关系83
二、基础知识84
(一)起诉和受理84
(二)第一审程序86
(三)第二审程序89
(四)审判监督程序90
(五)审理中的各项制度92
三、三点分析97
(一)重点:行政诉讼程序中的诉讼时效97
(二)难点:行政诉讼中的具体行政行为98
(三)热点:行政机关败诉的重要原因——消极应诉100
四、实务训练101
案例分析一:王某不服铁路公安局行政拘留案101
案例分析二:当事人要求对再审判决提起上诉案103
五、自学指南103
(一)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的区别103
(二)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区别104
思考题105
第七章 行政诉讼裁判106
一、背景知识106
行政判决的种类106
二、基础知识107
(一)行政诉讼判决107
(二)行政诉讼裁定111
(三)行政诉讼决定115
三、三点分析116
(一)重点: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116
(二)难点:行政诉讼的审查标准118
(三)热点:行政诉讼判决的完善122
四、实务训练123
案例分析:开元大酒店诉朝阳市林业局行政处罚案123
五、自学指南124
行政诉讼中的调解问题124
思考题126
第八章 行政诉讼执行127
一、背景知识127
2002年全国执行工作概况127
二、基础知识129
(一)行政诉讼执行的概念129
(二)行政诉讼执行的种类129
(三)行政诉讼执行的条件130
(四)行政诉讼执行的管辖131
(五)行政诉讼执行的程序131
三、三点分析135
(一)重点: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135
(二)难点:妨害行政诉讼行为的构成、种类和对策139
(三)热点:执行难的表现、原因和对策142
四、实务训练146
案例分析一:某县面粉加工厂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案146
案例分析二:某国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案148
五、自学指南149
行政诉讼的期间、送达和费用149
思考题153
第九章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154
一、背景知识154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154
(二)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关系154
二、基础知识155
(一)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征155
(二)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156
(三)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157
三、三点分析157
(一)重点: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和裁判157
(二)难点: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159
(三)热点: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159
四、实务训练160
(一)概念辨析: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上的特殊性160
(二)案例分析:山前村和山后村关于天然草原所有权纠纷案161
五、自学指南161
2002年中国民事审判概况161
思考题164
第十章 涉外行政诉讼165
一、背景知识165
WTO与中国行政职能的转变165
二、基础知识169
(一)涉外行政诉讼的概念169
(二)涉外行政诉讼的代理170
(三)涉外行政诉讼的期间170
(四)涉外行政诉讼的送达171
(五)涉外行政诉讼与涉外民事诉讼的区别172
三、三点分析173
(一)重点:涉外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173
(二)难点:涉外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175
(三)热点:WTO与我国行政审判176
四、实务训练179
案例分析:John·Geoge(江·乔治)不服公安机关行政复议案179
五、自学指南180
反倾销行政诉讼和反补贴行政诉讼180
思考题183
第十一章 行政赔偿诉讼184
一、背景知识184
(一)国家赔偿的概念184
(二)行政赔偿的概念185
二、基础知识186
(一)行政赔偿诉讼的概念186
(二)行政赔偿诉讼的条件187
(三)行政赔偿诉讼的种类189
(四)行政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192
三、三点分析194
(一)重点:行政赔偿诉讼程序194
(二)难点: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确定197
(三)热点:行政侵权与精神损害赔偿200
四、实务训练201
案例分析:王丽萍诉中牟县交通局行政赔偿纠纷案201
五、自学指南204
(一)行政追偿制度204
(二)2002年中国国家赔偿案件审判概况205
思考题206
第十二章 行政诉讼文书207
一、背景知识207
(一)文书的概念和要件207
(二)法律文书的概念和特点208
二、基础知识209
(一)行政诉讼文书的概念209
(二)行政诉讼文书的种类209
(三)行政诉讼文书的规范210
三、三点分析214
(一)重点:常用行政诉讼文书的写作要求214
(二)难点:行政诉讼文书的写作技巧219
(三)热点:行政诉讼文书的改革与发展222
四、实务训练225
几种常用的行政诉讼文书格式225
五、自学指南229
行政诉讼文书的格式化和电子化229
思考题230
附录23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31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40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55
主要参考文献266